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吸附丝/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栀子花头香,共鉴定化合物86种,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98.5%.其主要成分有芳樟醇、β-香叶烯、苯甲酸甲酯、罗勒烯、L-柠檬烯、惕各酸顺-3-己烯酯、异戊酸顺-3-己烯酯、惕各酸异戊酯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水乙醚超声萃取得到新鲜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浸膏提取物,顶空固相微萃取富集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鉴定了挥发性化合物中的75个成分,约占相对总含量的96.5%;挥发性成分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超过96.0%,其中主要的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为2-己-烯醛(19.75%)、3-己烯-1-醇(13.89%)、苯乙醇(9.76%)、2-己烯-1-醇(8.03%)、正己醇(7.94%)、2-己烯酸(5.11%)、己酸(3.51%)、3-己烯酸(3.32%)、水杨酸甲酯(3.29%)等。  相似文献   

3.
3—己烯—1—醇及其酯类的合成和香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叶醇(cis-3-己烯-1-醇)及其异构体的实用合成路线。由顺反混合(或全反式)3-己烯-1-醇制备了一系列羧酸酯,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香气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新香料。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成虫嗜食寄主的基础上,利用GC-MS技术鉴定五角枫嫩枝和叶片的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成虫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寄主植物混栽区,黄斑星天牛成虫更偏好取食五角枫的嫩枝补充营养,更喜好在旱柳和复叶槭枝干上刻槽产卵.从五角枫挥发物中共鉴定到34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物质是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物组成的70.49%和23.94%.(Z)-β-罗勒烯、桧烯、β-石竹烯、α-水芹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在挥发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达21.07%、19.59%、7.35%、13.58%和12.99%.在10 mg·mL~(-1)质量浓度下,雌虫对β-石竹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气味物质,雄虫对乙酸乙酯和α-蒎烯的EAG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α-蒎烯和乙酸乙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雌虫对β-石竹烯和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雄虫.本试验在黄斑星天牛成虫感受信息化学物质的角度分析了成虫偏好五角枫的原因,对利用化学生态手段调控该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艾蒿、臭蒿和黄花蒿三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探寻其与叶面腺毛体的关系,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并利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毛体数量.结果表明:1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三者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化合物;2三种植物均含有顺-3-己烯酸乙酯、蒈烯、桉树脑、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3艾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罗勒烯、2,6-二甲基-1,5,7-辛三烯-3-羟基、樟脑、β-榄香烯、丁香烯、桉叶稀、杜松烯、E-环氧法尼稀,臭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羟基脲、β-蒎稀、β-榄香烯、丁香烯,黄花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3-己烯-1-醇、2-辛烯-4-醇、5,5-二甲基-1-乙基-1,3-环戊二烯、邻异丙基甲苯、莰烯、D-柠檬稀、β-蒎稀、E-β-法尼烯;4三种植物中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大;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其腺毛体密度也处于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小.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对青天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6,9,10-三羟基-7E-烯十八烷酸(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22-烯-3β,6β,9β-三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6)、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7)、3β-羟基豆甾-5-烯-7-酮(8)、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9)、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10).其中化合物3、5~8、10为首次从青天葵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以氧杂冰片烯二乙酯和各类伯胺、仲胺化合物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经0.5~72 h逆D-A反应合成10个β-烯胺酯化合物,产率最高可达77%.该反应首先通过Aza-Michael加成反应过程,形成氧杂冰片烯β-氨基酯中间体,然后再经Retro-Diels-Alder反应,转化为β-烯胺酯目标化合物.实现了在绿色简单的无溶剂、无催化剂反应体系中,仅通过调控温度,高效构筑β-烯胺酯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简便,对环境友好且收率良好,为合成β-烯胺酯化合物提供新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胆木叶中的化学成分,为胆木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溶剂提取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可知:从胆木叶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5个化合物,分别是1:β-谷甾醇棕榈酸酯、2:豆甾-4-烯-3-酮、3:β-谷甾醇、4:24-烯-环阿尔廷酮和5: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其中1和4两个化合物是首次从胆木叶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草豆蔻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xhet提取器以乙醚为萃取剂提取草豆蔻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分离出的37种化合物中共鉴定了24种成分,占总量的62.16%.分别是棕榈酸、桉油精、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桉油精、α-水芹烯、3-苯基-2丁酮等,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2.3%.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11.
报导用无分流进样及毛细柱气相色谱分离昆虫外激素组分中几何异构体的初步结果,用合成的马尾松毛虫雌性引诱外激素三个组分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Z-5,E-7-DDOL);顺5,反7-十二碳二烯惭酸酯(Z-5,E-7-DDA);顺5,反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Z-5,E-7-DDP)及它们的几何异构体作为标准化合物来探索分离进样方法,用非极性的OV-101熔融硅弹性毛细柱可分离这三个组分的顺反与顺顺,反反异构体,用极性PEG-20M弹性毛细柱又可将顺反及反顺异构体分离。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的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Faldermann)引诱剂化学物质,对已报道的金龟子科两性引诱剂单一组分进行了触角电位(EAG)和Y型嗅觉仪中的嗅觉反应测定。结果表明:在10μg刺激剂量下测试的11种植物挥发物中,只有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有明确的EAG反应值,其他7种化合物具有弱反应值。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具有明确的EAG活性的4种化合物激发的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呈正相关。在Y型嗅觉仪中,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4种化合物在1,10,100μg剂量下的行为反应百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溶剂正己烷,且雌雄之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苹毛丽金龟田间引诱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蓟鲜花提取物对访花昆虫的引诱性气味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i鲜花乙醇提取物浸膏,两相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使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各分离流分对熊蜂的嗅觉引诱效果,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分析,确定了大蓟鲜花中对熊蜂具嗅觉引诱性的7个化合物分别为:(3R)-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酮;4-甲基-3-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酸丁酯)酯(酯类);L-来苏糖;十九烷基酸乙酯;(9Z,12Z)-9,12-二烯十八烷基酸;(9Z,12Z,15Z)-9,12,15-十八烷基三烯-1-醇.  相似文献   

14.
灰绿黄堇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灰绿黄堇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3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6.80%);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酯(11.90%);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0.66%);α—松油醇(8.31%)等,上述4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7.67%.为进—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A9-肟羟基的醚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烷氧基环己烯(1-异丙氧基环己烯,1-乙氧基环己烯和1-甲氧基环己烯)对红霉素肟的羟基加以保护,同时与醚化剂2-乙氧基丙烯作了比较,反应在二氯甲烷中进行,盐酸吡啶作催化剂,实验发现,1-异丙氧基环己烯和1-乙氧基环已烯的保护比较完全,并对后者进行了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山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本实验条件下,黄山松松针挥发油得率为(0.48±0.02)%,共分离出80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相对峰面积达到1%以上)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5.28%,主要成分为1-石竹烯(14.18%)、乙酸冰片酯(7.31%)、β-蒎烯(6.89%)、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5.1%)、α-蒎烯(4.97%)和大根香叶烯D(4.37%).与同等条件下提取的湿地松松针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的得率相近,主要的化合物都为萜类物质,但两者的差异成分分别占总成分的51.74%和43.54%,两者共同成分中的一些主要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其中1-石竹烯和乙酸冰片酯是黄山松松针挥发油中含量最高而且特有的成分.由此可知,黄山松松针与湿地松松针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报导用无分流进样及毛细柱气相色谱分离昆虫外激素组分中几何异构体的初步结果。用合成的马尾松毛虫雌性引诱外激素三个组分顺 5,反 7-十二碳二烯醇 (Z - 5,E - 7-DDOL) ;顺 5,反 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 (Z - 5,E - 7-DDA) ;顺 5,反 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 (Z -5,E - 7-DDP)及它们的几何异构体作为标准化合物来探索分离进样方法。用非极性的OV -1 0 1熔融硅弹性毛细柱可分离这三个组分的顺反与顺顺、反反异构体。用极性PEG - 2 0M弹性毛细柱又可将顺反及反顺异构体分离。  相似文献   

18.
没药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没药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中鉴定出45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4,5,6,6A-四氢-2(1H)-并环戊烯酮、1,5,9-三甲基-1,5,9-环十二碳三烯、4-乙烯基-4-甲基-3-异丙烯基-1-异丙基-环己烯、α-毕橙茄油烯、十氢-3A-甲基-6-亚甲基-1-异丙基-环丁[1,2:3,4]二环戊烯、脱氢香橙烯、1R,3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碳-3-烯、柏木烯、1-乙基-1-甲基-2,4-二异丙烯基-环己烯、7-亚甲基-2,4,4-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4.3.0]壬烷、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异丙基萘.  相似文献   

19.
对滇产宽叶鼠麴草(Gnaphalium adnatum)枝叶粗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7-O-(2′-异戊烯基)-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1),7-O-(β-D-葡萄糖苷)-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2),5,7-二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3),银椴苷(4),4-(3′,4′-苯甲氧基)-3-甲基-3-烯-2-酮(5),对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二醇酯(6),3β-香树脂醇(7),4,22-二烯-3-酮豆甾烷(8),4,22-二烯-3-酮-6β-羟基豆甾烷(9),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0),5-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12),豆甾醇(13),胡萝卜苷(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研究扁缩滨珊瑚(Porites compressa Dana)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a-十八碳烷醇甘油醚(鲨肝酵)(I)、N-1-羟基甲基-2-羟基-(E,E)-3,7-十七碳二烯基十六酸酰胺(Ⅱ);同时经GC-MS鉴定6个甾醇:麦角甾烷酵、豆甾-22-烯-3β-醇、麦角甾-5-烯--3β酵、胆甾-5-烯-3β-醇、麦角甾-5,22-二烯-3β-醇和豆甾-5,22-二烯-3β-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