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测定PVC塑料中的DOP增塑剂的一种新方法——沉淀分离—HPLC法。即用沉淀分离法提取PVC塑料中的DOP,然后,借助于HPLC法分离测定提取物中的DOP。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2SO3)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在改变蛋白浓度,甘油、Na2SO3含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油含量对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并且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最佳成膜配方.即: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0%,增塑剂浓度2.0%,还原剂浓度0.1%.此条件制得的蛋白膜成膜性能较好,抗拉强度可达7 418.62 g,厚度为0.97 mm,透光度0.131,水蒸气透过率20.06g/(h·m2),透氧率0.93 g/(h·m2),二氧化碳透过率3.88 g/(h·m2).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远兴  曾首元 《江西科学》1997,15(2):122-12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银杏提取物水解后的三个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含量,用Novapak C18柱,V(甲醇):V(水)为50:50,pH2.5的磷酸体系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三个黄酮甙元获得良好的分离,利用各甙元的转换因子计算了黄铜化合物的总含量。这种方法定量结果准确,重视性好。  相似文献   

4.
HPLC法同时测定苦豆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苦豆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建立了该中药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三乙胺(55:45:0.02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5nm.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痕量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样品先用甲醇:水(1:1)浸取,环已烷除油脂.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毒素,然后将二氯甲烷在真空中蒸发至干,用乙腈溶解器内壁残留物并定容供分析用。柄曲霉毒素的乙腈溶液用反相色谱系统分离,乙腈/水(55/45,V/V)作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λ=325nm),检出限lpmo1,回收率76.5%。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常用的种群评估方法,应用模拟数据比较研究了两种世代分析方法(VPA)(Gulland(1965)VPA方法和分离VPA方法(Pope and Shepherd 1982))。指出:在没有应用捕捞努力量调谐最近捕劳死亡率时,分离VPA和Gulland VPA都不能正确反映实况;当使用调谐方法后,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有所改善;对三组初始捕捞死亡率,Gulland方法给出相同结果;相反分离VPA对不  相似文献   

7.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中药粉防己中的粉防己碱,建立了中药中粉防己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三乙胺(85:15:0.2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83um.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本研究为中药粉防己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RP-HPLC法同时测定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黄素,建立了该中药中有效成分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乙酸(70:30:0.4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54nm.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扩大该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Ag_2S和CuS以8∶1(或14∶3)的比混合物做为活性物质,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首次研制了非均相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的能斯特响应范围为5.0×10 ̄(-6)~1.0×10 ̄(-2)mol·L ̄(-1),平均斜率为30mV/PCU(25℃),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电极的寿命可达三个月。用试制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与经典法碘量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还用试制的电极测定了标准精镁试样中微量铜的含量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中药粉防已中的粉防已碱,建立了中药中粉防已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三乙胺(85:15:0.2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83nm,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本研究中为中药粉防已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