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2kWCO2激光器对45钢表面进行了Cr合金化处理.并对激光合金化工艺、成分、组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合金化层深与扫描速度、涂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并用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合金化层成分与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低Cr(5%~18%Cr)时,合金层为马氏体组织;高Cr(30%~44%Cr)时为铁素体组织,并分析了相应的沿层深方向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用功率为2.5kW的CO2激光器对T12 钢表面进行激光硼合金化处理。通过 各种方法对合金化层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 明:激光硼合金工艺参数可以用P/dv综合表示;合金化层的深度及硬度随工艺参数 的改变而变化:合金化层是由Fe2B,Fe3(CB),FeB,α-Fe多相组成,工艺参数 不同,各相的存在方式、相对含量及组织细化程度不同,最高硬度可达 Hv1740。  相似文献   

3.
以齿轮为研究对象,用辊子模拟方法,对45^#钢制试件进行激光表面铬合金化,然后与40Cr钢调质试件和40Cr钢高频淬火试进行接触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5^#钢试件经铬合金化后,其接触疲劳寿命比40Cr钢调质试提高11.77倍,而与40Cr钢高频淬火试的接触疲劳寿命相当。用扫描电研究分析其显微结构及提高接触强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表面屈服限与疲劳极限间的关系方信贤王惠齐(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福州,350002)1试验方法表面屈服限测量在MSF-2M应力仪上进行.试样为40Cr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38CrMoAl调质、W6Cr5Mo4V2退火和1130℃淬火550℃回火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3Ni5A钢铆钉头部Ni-Cr-B-Si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显微硬度和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并进行了实地考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功率密度为1.3×104W/cm2、扫描速度为5mm/s的辐照工艺,获得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裂纹的熔覆涂层,其组织由Ni-Cr-Fe固溶体、Ni3Si、Cr5B5及W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高出基体两倍多,并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能.激光熔覆处理的铆钉经3700h实际生产考验后.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铆钉.  相似文献   

6.
2024铝合金涂覆Ni,Fe和Cu激光表面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2024铝合金涂Ni、Fe和Cu激光表面合金化,结果表明,在分别涂有Ni、Fe和Cu的合金层,分析形成了Ni3Al,Fe3Al,FeAl和Cu9Al4等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各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在合金化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无孔洞、无夹杂的冶金结合使金表面硬度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及其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42CrMo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后分别获得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再经激光熔化处理后,表层为熔凝层,其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M3C),A′的体积百分数为19.6%;次表层为固态相变层,其组织为M+A′,在近熔凝层处A′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5.4%.淬火+中温回火42CrMo钢的疲劳强度σ-1、σ-1n均高于淬火+高温回火42CrMo钢.对缺口进行激光熔化处理可以提高σ-1n和降低缺口敏感度q,疲劳裂纹源移至次表面  相似文献   

8.
用声发射(AE)技术研究了铁基合金上几种常见氧化层在恒温氧化和随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开裂及剥落行为。获得了AE累积计数及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和X射线射衍物相分析,确定了实验合金表面氧化层的主要物相。结果表明:除了加Si合金的氧化层在恒温氧化过程已开裂外,其余合金的氧化层均在冷却时开裂并剥落。Fe25Cr-10Al合金上α-Al2O3层的开裂及剥落最为剧烈。Fe-25Cr-7.5Nb合金的Cr2O3层AE总计数远远高于Fe-25Cr合金。而Fe-25Cr-4Ti和Fe-25Cr-9Mn的情况与Fe-25Cr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9.
T8 钢表面 Ni-Cr-Si-B 激光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