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某染料厂提供的活性蓝染料溶液在搅拌剪切力强化作用下进行了纳滤脱盐精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为300r/min时产生的剪切力能有效控制浓差极化和减缓膜污染.在操作压力1.0MPa、温度25℃、搅拌转速300r/min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预浓缩-连续恒容渗滤-后浓缩组合过程操作.先将料液预浓缩1.33倍,经过连续恒容渗滤,染料纯度从71.4%提高至99%以上,最后将染料溶液浓缩2倍,以降低后续喷雾的能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计算,为工业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DK纳滤膜进行了间歇恒容渗滤提纯活性品红溶液,考察了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过程中膜污染阻力的组成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从0.8MPa增加到1.4MPa时,稳定渗透通量增大,渗透通量衰减速度加快;搅拌转速从50r/min增加到300r/min时,稳定渗透通量增大,渗透通量衰减速度减慢;污染膜的污染阻力主要由凝胶层和滤饼层阻力构成.清洗结果表明:采用pH=5.0的HCl溶液清洗30min能使渗透通量恢复到新膜通量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碱性染料离子选择电极.方法:以碱性染料苦酮酸盐为电活性物质,氯苯作溶剂,PVC为隋性支持体.结果:制备了16种碱性染料PVC液态膜离子选择电极.测试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用其中结晶紫电极作指示电极,结晶紫溶液为滴定剂,电位滴定了五种阴离子,均得到良好的曲线.结论:测定了洗衣废水样品中痕量阴离子洗济剂,其精度为0.67%~2.7%,回收率在98%~100.5%之间.检测下限5毫克/升.  相似文献   

4.
将聚酰胺(PA)质地的纳滤膜组装成一种脱盐装置。在此装置上对C.I.活性蓝49染料进行了低盐化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此装置可以将该染料中的无机盐(以NaCl计)含量从7.4%脱除到0.39%,在此过程中C.I.活性蓝49的回收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5.
采用能有效保护抗病毒活性基团的直接水提法提取异枝麒麟菜活性硫酸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多糖得率的工艺参数:KCl质量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通过均匀试验研究了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温度和KCl质量分数为多糖得率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最佳水平分别为125℃和0.93%.结合实际情况,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为:浸提温度95~100℃、浸提时间6h、料液质量比1:90、KCl质量分数0.93%.  相似文献   

6.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制备了两性木素絮凝剂LSDC,并将LSDC用于活性艳蓝X-BR、活性黄X-R、活性紫K-3R、活性黑K-BR等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讨论了LSDC投加量和溶液pH值对不同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ISDC对各染料的脱色率在投加量0~150mg/L范围内脱色率随投加量增大而增大,同时投加量增加可能引起废水COD。的提高,需控制适当的投加量范围,在投加量不大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染料所含活性基因数目和种类对脱色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对实验中涉及的几种活性染料,活性基团数目越多,絮凝脱色量越小。在pH4~8的范围内,活性艳蓝X-BR、活性黄X-R、活性紫K-3R、活性黑K-BR的脱色率分别可达83.7%,99.39%,98.25%和82.13%。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邻甲氧基酚为底物,H2O2为氧化剂的自由基引发体系,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接枝丙烯酰胺的反应过程。考察催化反应各参数对HDPE膜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影响。方法用SEM,UV-Vis分析聚合物膜的组成和表面结构。测定改性HDPE膜的接触角和染色后膜的UV-vis吸光度,分析溶剂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处理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5h,H2O2的浓度为0.03%(质量分数),邻甲氧基酚的浓度为0.5%(质量分数),反应液中丙酮的最佳浓度为30%(体积分数)。结论HRP催化接枝处理HDPE膜明显改善了其亲水性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滤膜脱除高粘度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滤膜考察了操作压力、不同的料液浓度、流量改变和浓缩过程对两性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中盐的脱除和BS-12浓缩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2.5MPa和料液流量为583L/h下,对30%BS-12稀释后的BS-12浓度144g/L和氯化钠浓度39.2g/L料液进行纳滤膜脱盐浓缩,BS-12的截留率达到95%以上,氯化钠除盐率90%以上,可获得含盐量低于1%的BS-12,因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毛泡桐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天然产物毛泡桐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其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及精制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每次lh;温度85℃;乙醇浓度90%-95%;石油醚3次除杂,每次18—24h,加入量为沉淀的l5—20倍;乙醇反复溶解浓缩2—3次,用量宜为沉淀量的3倍左右;精制3—4次。所得熊果酸晶体用红外、紫外、质谱进行了表征,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为96.9%。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法纯化天然牛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膜分离法纯化天然牛磺酸的工艺条件,利用超滤和反渗透浓缩技术,考察了Ultra-flo和卷式膜超滤系统对牛磺酸水提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和蛋白质等杂质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聚丙烯腈膜平均膜通量达88 L/(m2·h),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卷式膜平均膜通量为45 L/(m2·h),经两级超滤,蛋白质质量分数可降至0.2 %以下,滤液质量高,利于后续工艺.离子交换后,牛磺酸收集液经反渗透可浓缩35倍左右,平均膜通量为43 L/(m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