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录两则“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立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数可数,非常数)”。诗一首阴阳虚实太极中,宇宙易化变无穷; 天演地适人竞道,三才谐振肇生生。缘起 1990年10月,笔者参加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国际周易与自然科学讨论会,作成两件极富意义的工作:一件是向大会呈交并简介作者所写的《洛书的数学研究》三篇论文;一件是在会议讨论中谈到中国哲学家如冯友兰等多将《易经》理解为  相似文献   

2.
近来,一些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生殖文化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哲学与生殖文化的思想渊源关系,给我们研讨阴阳哲学的深层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殖文化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产物,而生殖崇拜又是生命崇拜影响的结果。人类总体的第一需求是维持自身生命的延续,这需要以人类生殖为手段,即生命依赖生殖而不断延续。同时,生殖又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在十分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原始的生命崇  相似文献   

3.
杨均 《科学之友》2001,(6):18-18
宇宙创始取决于秩序与混沌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一观念始见于文明古国的创世说。古埃及人认为,早期的宇宙是无形的深渊。在印度神话里,造物主湿婆神住在令人恐怖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老子》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在巴比伦创世故事里,一个叫"大隐"  相似文献   

4.
太极图与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蔚芳 《世界科学》1997,(11):24-27
马飞马跑与龟爬,事属遗传非近化;六四易卦基因子,太极图演核酸体。一、引言“太极”与“太极图”是描绘中国原始文化建立所根据的两个基础名词。顾名思义,太极图就是代表太极的图像。“太极”一词首先出现于《易经·系辞传》,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只是解释八卦衍生的顺序,并没有定义出“何谓太极”?再者,《易经》虽然提出了“太极”这个名词,却从未示出太极图像。所以:何谓太极?如何根据太极绘制太极图像?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中尚无可稽考的两个原始问题。根据史传,太极图像最早出现于东…  相似文献   

5.
河图→洛书→易卦→太极图──焦氏“河洛易数学体系”焦蔚芳笔者根据现代数学中的代数学、几何学与数论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对《河图》、《洛书》和《易卦》三大符号体系的初步数学研究,建立了对河图和洛书的数学分析,洛书矩阵学说,洛书数字几何学,及周易宇宙代数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学说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4,13(1):111-118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宇宙生成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观念形成阶段:时间相应于先秦(前221-前206),人们普遍相信宇宙万物是逐渐生成演化而来的;理论繁荣阶段:时间相应于两汉(前206-公元220).先秦时期的“无中生有”说被《淮南子》的“无形生有形”所取代.由此导致了宇宙生成理论的全面发展;成熟阶段:在与宇宙结构理论相协调的过程中,宇宙生成学说进一步完善,到南宋时期(1127—1279)达到了它的顶峰.  相似文献   

7.
曾传宜 《科学》2000,(9):58-59
中国是世界文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推拿法,成为世界的三大流派(另两派是印度、希腊)。在夏代,我国就发明了治病的石针、骨针,50万年前所发现的火的运用更为灸法和”角法“(即拨火罐疗法)提供了依据,由此发展形成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针灸疗法。汉代著名的外伤科医家华陀,其高超神奇的医术闻名于国内外。晋代葛洪在《肘后急救方》中,  相似文献   

8.
白金书架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周易宇宙代数学──河洛易数学体系》一书已正式出版《周易》或《易经》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第一部由符号到文字著成的古经已被世界学者认为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80年代以来,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研究周易的热潮,迄今仍在继续。随着21世纪的将临,中...  相似文献   

10.
李国材教授的《谈谈物质宇宙和非物质宇宙》一文关于我们物质宇宙之外还存在非物质宇宙的假说是一篇有激烈争议的论文。它涉及自然科学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也必然地与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相关联;同时发表的周守仁同志《“非物质宇宙”设想的逻辑矛盾》一文认为,李国材的“非物质宇宙设想有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是不能成立的理论。”对于宇宙模式这样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也许不是我们当代人能解决的了的,但是谬误和真理是一对孪生子,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在内,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或许能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1.
<正>早期宇宙的黑暗深处与《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有什么共同点?答案远超你的想象。当我们所知的宇宙从炽热的大爆炸中诞生时,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高能粒子、反粒子和辐射量子:这就是宇宙的原始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膨胀又冷却,最终冷却到足以产生稳定的中性原子,这时,时间已过去了几十万年。尽管在这段宇宙历史的前1亿年至前1.5亿年内很可能形成了最早的恒星和星系,但在长达5.5亿年内,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黑暗、对光不透明的,这是因为早些时候形成的中性原子极其擅长阻挡光的光学波长。只有通过渐进、缓慢的宇宙再电离过程,宇宙才变得对光透明。  相似文献   

12.
黄政新 《科学通报》1975,20(6):258-258
河外星系光谱红移现象的解释,是近代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科学上和哲学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鉴于对红移的宇宙学解释的不满,特别是它从理论上为宇宙膨胀论提供了依据,因此国内外不少人致力于建立新的理论。唐孝威同志发表了《基本粒子演化假说和河外星系红移解释》(下面简称《解释》),进行了尝试。对此,何祚庥同志从科学上和哲学上进行了批评、之后,围绕《解释》在科学上和哲学上的正确与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综合这些意见,本文想继续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浩瀚宇宙,茫茫苍穹,千百年来带给中华民族无尽美好的想象。屈子云:"高飞兮安翔,乘清风兮御阴阳。"中国人对太空始终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正在渐渐被我们所熟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和平探索太空作出了巨大努力。当《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的时候,浩瀚的宇宙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窗     
中国的宇宙开发现状和未来计划一九八七年六月八日~十日,以日本、美国、中国等三个国家为主在北京召开了题为《宇宙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的环太平洋国际专题讨论会。讨论会上最令代表们注目的是中国的载人宇宙飞行计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杨嘉墀教授谈到:中国若在21世纪初建设独立的空间站,那么本世纪初就得开发出能够往返于地球和宇宙之间的经济的运送方法。作为空间站的建立及中国式航天飞机开发的具体计划,中国究竟是否已经着手进行,杨教授没有明言,但据日本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对将要在宇宙空间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加紧训练。中国宇宙医学工程研究所这次也发表了有关载人宇宙飞行必需的宇飞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于静夜读老子,心平气和,神清目爽。老子生而耳大,后世画家为其画像,夸张成两耳齐肩。老子的母亲一定是知书达理、识文断字的贵夫人,给儿子起名李耳。耳大,兼听则明,明察四方。传说,老子生而白首,故曰老子。老子还有一极具平民色彩的小名:老菜子。亲切得似邻家老翁。那一日,老人家作毕千古奇文《道德经》,骑着毛驴出关而去,莫知所终。给后人一个永久的背影,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古代的哲学家大都有诗人气质,老子应算是中国甲骨文以来第一诗人。老子作《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字字珠玑,句句哲理。而形式则是纯熟的哲理散文诗。韵律跌宕而不拘泥,…  相似文献   

17.
近来,随着自然科学中系统科学的崛起,在哲学上也兴起了“易学”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两者在思维方式上是并行的,皆属于对大自然的宏观思辨。本文把这一思想用于观察大自然的构成,揭示出大自然的一切系统在一切层次上都是阴阳构成的,从而发现了阴阳论这一《易传》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今十分活跃而广泛深入的学科——系统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并进一步用阴阳论来解释了若干客观现象。特别地,阴阳论还可用到更多的方面,比如它将有助于统一物质结构论中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辩,关于这点可在另文中见到。  相似文献   

18.
导论 根据世界人类文化史的资料与记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为世界上四大古老文明国家。中国文化起源于约475,000年前出现的北京猿人。 根据中国文化史的资料与记载,笔者建议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一)由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的出现开始,到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公元前22年),笔者称谓“先秦原始文化”阶段。(二)由秦王朝开始,直到最末一代的清王朝逊位(公元1911年),笔者称谓“封建传统文化”阶段。(三)由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直到今日,笔者称谓“现代民主文化”阶段。 中国人民在先…  相似文献   

19.
戴吾三 《大自然探索》1996,15(1):119-124
本文对古代重要的科技典籍《考工记》所反映的生产技术管理作了考察,分述为以下六个方面:(1)技术分工,协作,等级式组织管理;(2)规定部件名称,制订器规格;(3)确立用料标准,提出选材方法;(4)制定技术工序,建立制作规范;(5)确立检验制度,从严质量管理;(6)立度量衡标准,并行实用度量。  相似文献   

20.
《宇宙的构造》作者布赖恩·格林宇宙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 ?还有其他的宇宙吗 ?时空的本性是什么 ?这些问题已经吸引了诸多文明社会中的思想者们几千年 ,由此产生了宗教信仰、神话、迷信和哲学 ,最后产生了科学。这些问题对人类想象力的把握非常牢固。回答它们所需的工具———用来进行必要观测的技术手段和用来制定有力解释的物理理论———在这些年都已经变了。在《宇宙的构造》一书中 ,布赖恩·格林(BrianGreene)巧妙的把最新测量的天文数据连同平常的例子呈现出来 ,以帮助我们了解它们。20世纪理论物理学最伟大的两个成就———广义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