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凌云 《科技信息》2009,(26):I0255-I0256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根基,提升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文化养成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更是责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祖国,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优秀文化融入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渠道。为了改进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该文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内容,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搭建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是五千多年积淀形成的,是历史的内涵和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及民族自豪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指导大学生的人生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需要遵循批判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互补性与互容性原则,而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及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二者结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长在民族地区,他们的思想、心理及行为深刻地烙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文章认为,从思想意识形成的历史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地从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民族感情、民族禁忌、传统节日文化等方面,探讨对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对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团结互助、尊重平等和爱国爱家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塑造大学生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要在高校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就要让大学生真正"过"节,并引导大学生创新传统节日仪式。此外,还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全方位、立体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鹤龄  李延军 《科技资讯》2012,(9):212+214-212,214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民族思维、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民族精神,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并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胡素珍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64-16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财富,精神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高校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积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是文化教育,更是精神教育,它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传承使命感以及提升自身人文品质和道德素养。因此大学应努力为大学生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要了解中国教育传统,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就不可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文化有丰富的优秀的内核,也有封建的糟粕,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区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今天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大学人文教育不但要从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上确立其应有地位,还要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寻找和拓展途径,那就是:设置人文学科课程,建立人文教育主渠道;建设校园文化,构筑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社会人文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钟喆  徐继开 《山西科技》2010,(6):123-124,130
网络作为一种传媒介质,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网络本身已经具有了文化的内涵,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更是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悄然诞生。针对这一文化的形成,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加强新型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性,探讨了图书馆在少儿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责任,提出了图书馆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瑛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116-1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其鲜明的形态和特点,是中华民族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教育体系设置和人才需求现状等原因,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在高职院校没有更多的条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借助礼仪教学这一极为有效的平台,利用提高认识、整合内容、挖掘底蕴、培养感情的方法,培育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李成华  田军鹏  林一鸣 《科技信息》2011,(27):I0005-I0006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作用,积极探求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数字环境下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包括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数据库,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既表现在课业上,也体现在心理上,这一基础教育的顽症,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根源,广泛的0社会因素,急待创新的教育,都是形成“重负”的原因,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和用人标准,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去粗取精,高等教育基本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做好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为“减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教育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以传统大学教育为基础,传统大学文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根本文化;以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又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大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个性解放运动在当前是必要的,而且它是一种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运动.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华,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个性因素,如积极的入世精神、尊重个性的教育思想、“和而不同“的个性解放氛围等,这些对于今天开展个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