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自然科技资源中心"是2014年湖北省科技厅下文依托江汉大学组建的主要从事食用豆类植物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保存和利用的专门研究机构,将建设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资源库(基因库)及其种质资源性状信息数据库。资源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朱英国院士,主任为陈禅友教授。中心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自然科技资源中心是由湖北省科技厅于2015年批准组建的以江汉大学为依托单位的省级科技平台。中心在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朱英国院士,中心主任为陈禅友教授。中心承担湖北省豇豆、菜豆、毛豆、豌豆、扁豆、蚕豆、刀豆、四棱豆、饭豆、藜豆、绿豆、红豆等12种食用豆类植物种质资源和国内外特色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和保存工作,建成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资源库及其数据库,实施核心种质资源的永续保育,构建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种质资源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3.
烟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烟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成果,并对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战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多样化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于培育高产和理想农艺性状水稻品种显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继代时间、2,4-D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诱变和分化频率的影响,建立了幼穗为外植体、继代培养时间为3个周期(约75d)以及2,4-D的最佳诱变浓度为4.0mg/L的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诱变杂交水稻亲本株1S和中9B,分别成功选育了优良矮化突变株系SV14S和SV9B,为后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这些育种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实了该水稻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草莓属(Fragaria spp.)的全球分布、分类地位及栽培种凤梨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ex Lamarck)的演化历史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草莓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对草莓种质资源的研究包括:中国草莓属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对野生资源地理分布的调查,运用分子标记对草莓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对部分种质进行核型分析(五叶草莓、森林草莓、纤细草莓、黄毛草莓、绿色草莓、东北草莓和西南草莓)及基因组大小估计(五叶草莓(红果、白果两种类型)、黄毛草莓、西南草莓、东北草莓、森林草莓和绿色草莓),对草莓种质的功能基因进行挖掘,草莓种质的生理生化(光合特性、活性成分及非生物胁迫)及遗传转化研究.关于草莓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新品种的选育及引种与驯化,育种方式有实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而最主要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同时与国外的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在草莓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核心种质的概念与核心种质育种、核心种质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构建、新型核心种质的创建、核心种质分子育种、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辅助核心种质育种5个部分,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从提出到完善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不结球白菜种质创新及资源信息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抗性育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和转基因育种、遗传图谱和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种质资源信息管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不结球白菜种质创新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观赏百合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驯化、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百合的资源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在百合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我国百合种质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百合种质资源研究中应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异地收集保存,引入群体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资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在百合育种中应加强倍性育种及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果树多倍体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多倍体育种是利用对自然变异、人工诱变、有性杂交培育、胚乳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培育获得多倍体.多倍体的鉴定以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为主.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以合适的倍性作为育种目标,重视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重视对多倍体嵌合类型的分离纯化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育种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白芍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商业开发利用价值。在回顾国内外白芍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白芍在种质及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进展,针对我国白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认为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今后白芍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盘点了2018年农业科学研发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小麦、水稻、玉米及大豆、荞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基因组测序、分子育种、遗传机理解析、氮高效利用、起源演化、基因编辑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发布了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了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和中黄13的基因组测序,克隆了一系列产量、品质及抗病虫害基因,解析了一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油菜、棉花、茶叶、烟草等主要经济作物在基因组学、风味调控机理、光合效率等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油菜基础研究与应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水稻、小麦、番茄、苹果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畜禽的繁殖、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蜜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解析,蚕病害防治和驯化历史,化肥和水稻品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茎叶类蔬菜和食用豆收获设备、油菜播种机等农机农艺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杂交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甜高粱杂交种的研究认为:甜格雷兹和辽甜在珠三角地区生长旺盛,优势强;其中甜格雷兹生物产量高,适宜于作饲料;辽甜含糖量高,可作为能源作物;育种除注意双亲互补,更应重视株高、节数、茎鲜重、叶面积等性状的选育,方能提高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抗源选择是抗病育种的关键。野生和种间抗源的利用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烟草抗病育种的重要途径。体细胞杂交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不仅丰富了烟草抗源的变异来源,而且使这些抗源易于操作和利用。配子体单克隆系变异与加倍单倍体的产生程序,以单倍体作为育种选择单位的技术,不仅选育出了含有新的抗病种质的品种(系),而且改进了抗病育种方法、并改变了抗病育种策略。新的抗病基因变异源的利用,对抗病性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同时改良,是今后烟草抗病育种必须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果实性状和品质参差不齐问题,测定了70份沿河县沙子空心李种质的果实纵径、横径、平均单果重、白利糖度、酸度和糖酸比,利用相对值综合比较法筛选出LQG-5、XZM-6、LT-3和LYK-9等为适宜示范推广的大果型、口感优的优良种质。为沿河沙子空心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空心李产品品质、促进果农增收及推动空心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育种是研究森林遗传和林木良种选育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其因林木地理变异规律研究而萌芽,伴随着遗传学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完成奠基,在不断推动遗传改良以满足人工林高效培育的良种急需中实现林木遗传育种现代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开启了分子设计育种的深入发展阶段。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创新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形成了一个适合树木生物学特点、遗传基础研究与育种创新应用紧密结合并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基于轮回选择不断推进以选择、交配、遗传测定为核心的育种循环,完成更高轮次的基本群体、育种群体、选择群体和生产群体建设,是可持续遗传改良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或通过远缘杂交选育杂种优势突出的林木品种;或基于有性多倍体化开展多倍体育种,综合利用杂种优势和倍性优势,实现林木多目标性状改良;或采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分子育种技术,进一步改良已有林木品种或优异种质等。而林木良种生产仍然依赖传统的种子园制种和无性系制种,其中体胚发生技术实用化将是进一步实现种子繁殖树种遗传改良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推动林木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提高育种效率和效果,选育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逆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林木良种并应用于生产,保证用更少的人工林面积生产更多的木材及林产品,以减少对天然林的依赖,林木遗传育种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因治疗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回顾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应用成果以及海洋生物技术的开发情况,阐述了彩色棉花等作物的培育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山区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全面介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林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机理机制和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综述各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基因编辑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利用微生物培肥地力新技术、智慧林业理论与技术、提高抵御非生物胁迫能力技术、优化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新技术,以及经济林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技术是未来经济林研究有待实现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欧盟等和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包括产能、标准和政策等。从原料供应和生产经济性角度分析了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建议采用废弃油脂作为起点,推动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特别是要用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和甘油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大幅度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19.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养分的主要给源,直接参与协调作物营养代谢与循环,必然极大地影响着稻麦等各种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品质。本概述了稻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施肥时间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