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长江流经三峡水库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该变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2016年三峡库区统计数据及三峡水库出入库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综合指数法、空间变化幅度、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出入库断面水质情况及两断面间水质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水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宜昌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朱沱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宜昌断面水质好于朱沱断面,主要是氨氮污染的好转;两断面水质在枯水期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平水期,在丰水期变化幅度最小;时间上,水库水质随着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好转,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保持好转趋势;空间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水质较差,反之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库区内水环境管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使用2006—2016年宜昌断面及朱沱断面水质数据与影响因素数据,计算水质变化幅度,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三峡水库出入库断面水质变化幅度的影响时长及贡献率大小.研究表明:长江从朱沱断面到宜昌断面水质变化幅度2006年为0. 07,到2016年下降到-0. 24,在年度上呈好转趋势.水质综合指数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的响应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农药施用折纯量和化肥施用折纯量的响应非常小,持续时间最短,但受其间接影响的持续时间非常长.主要驱动因素在研究时间内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贡献率为38. 1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贡献率为33. 78%、船舶油污水贡献率为24. 17%、化肥施用折纯量贡献率为2. 61%、农药施用折纯量贡献率为1. 33%.不同污染物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溶解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船舶油污水产生量,高锰酸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业废水排放量,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6-2015年黑河干流(张掖段)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并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张掖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目标水质类别,总体状况为优,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黑河干流(张掖段)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沿程水质平均污染指数呈抛物线型变化,莺落峡断面水质较好,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较差,蓼泉桥、六坝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影响黑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污染因子和营养盐类因子.  相似文献   

4.
<正>在《科学世界》2011年第9期的"聚焦三峡"中谈到库区的水质情况,并对水中氮磷浓度进行了统计,但当时并未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那么,库区氮磷污染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库区水质情况如何?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干流的水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1998~2014年,库区干流主要国控断面的监测数据表明,大部分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库区一级支流的水质与干流的水质基本一致,二、三级支流略差。上游支流水质有好转趋势,大部分均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三峡库区2006—2016年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量。【方法】选取易受到水环境变化影响的渔业、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功能为主要水体功能,基于水体功能污染损失率,计算分析库区水体污染对主要水体功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1)2006—2016年三峡库区水体功能中生活用水和渔业受水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农业受水体污染影响最小;各类产业损失值中,工业的功能经济损失量最大,其次是农业、生活用水、渔业。2)库区整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于水体功能经济损失率的下降速度,导致库区水环境污染损失量在功能经济损失率下降的情况下仍逐年上升,但增加值总体呈减小的趋势。研究时间内三峡库区的年均水环境污染功能经济损失高达80亿元,约占年均GDP的2.17%,损失额年均增长值占GDP年均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3%。3)社会经济情况对水质及水体功能经济损失影响很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库区水质变化及水体功能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水质随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而恶化,反之好转;水体功能经济损失的增加随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而加速,反之减缓。【结论】三峡库区经济效益可以弥补库区水体功能损失,但代价非常大,长期发展应以环保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全面把握水环境污染特征是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方法】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2016年九洲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九洲江9个断面综合水质类别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主要污染物依次为氨氮、总磷、溶解氧。从时间变化上来看,除了2月份、6~9月份丰水期外,其余月份均出现超标因子。从空间变化上来看,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1#陆川污水处理厂下游2#大桥坝3#滩面桥、11#温水浪7#文车桥、9#石角镇蟠龙桥、12#顺路沙场4#良田坝、5#飞蛾岭。其中,1#陆川污水处理厂下游指数较高是受到上游干流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排放的影响,7#文车桥、11#温水浪和9#石角镇蟠龙桥指数出现升高,是由于宁潭河、圭地河、古城河3条支流的分别汇入。【结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较之综合污染指数法,弥补了不能直观判断综合水质类别的缺点,有既能判断综合水质类别,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识别单因子水质达标个数,还能够评价劣Ⅴ类水质的黑臭情况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选取泗河流域1980—2019年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水质监测数据,对近40 a泗河流域水质年际变化及污染情况进行比较;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指数法,对泗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泗河水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9年间各监控站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浓度的年平均值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1.600增大至15.926、再减小至4.221,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0.10增大至27.40、再减小至1.13,内梅罗指数由0.12增大至54.24、再减小至1.58;泗河水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氮、磷营养盐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对海宁市饮用水水源长山河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氨氮为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断面双喜桥、长山河大桥和联合桥氨氮相对污染指数分别从1.962、1.824和1.719降至0.262、0.527和0.754,其余指标相对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2015年降幅最为明显.内梅罗指数评价法表明,5年间3个监测断面为轻度污染,且有明显降低趋势,PIp值分别由1.779、1.586和1.769降至0.892、0.861和1.143,其中双喜桥降幅最明显.总体来看,海宁市长山河水源水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引黄济青调水工程输水主干渠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一个调水周期内上游至下游S1,S2,…,S7共7个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影响因子,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程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段主要污染物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 5 d生化需氧量、氨氮;调水周期内主干渠水质总体良好,除总氮外水质基本符合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能达到目标水质要求;从时间分布看,3种评价指数值均基本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冬季和初春水质较差,秋末和春末夏初水质较好;从空间分布看,工程前半段的水质总体优于后半段的,断面S4、 S5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重点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研究,探清受测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沉积物潜在风险,解析重金属来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沉积物中含Cd量和含Mn量的范围分别为0.016~1.30mg·kg-1和380.27~2191.85mg·kg-1,其他6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为3.33~255.05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重金属累积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Mn,Cd,Cu,Zn,Pb,As;Cr和Ni基本处于自然状态。【结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较低,仅朱沱断面处于中度风险状态。但生态风险随水流方向呈逐渐升高趋势,至化工园区下游断面沉积物污染指数最高值达到(4.3);嘉陵江干流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明显低于长江干流断面,表明其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重点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研究,探清受测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沉积物潜在风险,解析重金属来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沉积物中含Cd量和含Mn量的范围分别为0.016~1.30mg·kg-1和380.27~2191.85mg·kg-1,其他6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为3.33~255.05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重金属累积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Mn,Cd,Cu,Zn,Pb,As;Cr和Ni基本处于自然状态。【结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较低,仅朱沱断面处于中度风险状态。但生态风险随水流方向呈逐渐升高趋势,至化工园区下游断面沉积物污染指数最高值达到(4.3);嘉陵江干流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明显低于长江干流断面,表明其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海宁地表水质量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价,为海宁市"十三五"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在海宁市地表水中设置10个监测断面,且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是严重污染指标,其中氨氮成为最主要污染因子.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上塘河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IP值为2.49.2011年各断面PIP值在1.22~3.24间,为中度污染,至2015年袁硖港、洛塘河、市河和崇长港由中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即PIP值低于1.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各河流断面水质虽均未达标,但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调查长乐市3个代表性地表水质监测断面近五年的监测数据,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各断面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水质污染状况,并由内梅罗指数拟合出相对时间的线性模型进行功能区水质达标预测,结合区域污染排放和污染减排措施的调查,分析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对应区域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类型,并提出地表水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海宁市第二水厂水源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3个监测断面中高锰酸盐、溶解氧、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数基本符合Ⅲ类水标准,总磷轻度污染.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7年,3个断面平均PIp值由1.841降低为1.134,泰山桥水厂由Ⅳ类转为Ⅲ类水质,杭申公路桥和丰士水泥厂桥虽暂未达到Ⅲ类水质的标准,但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在其9个监测断面中,小店桥和温南社断面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7年汾河太原段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汾河太原段上游段水质最好,中游段水质次之,下游段水质最差,且滩上桥、寨上水文站和温南社断面在河流解冻期时污染明显加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过分强调最大污染因子及未考虑各污染指标权重等问题,利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基于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组合权重,考虑不同指标对水质的不同影响对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济南市2016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选取溶解氧、氨氮等10个监测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济南市11个饮用水源功能区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饮用水源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良好,本文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境污染评价方法,以期反映广西北部湾海域污染水平的客观情况,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为该海域的环境生态研究以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广西北部湾海域2010年6月和2010年9月调查的数据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并讨论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的合理性。【结果】广西北部湾海域污染等级处于轻中污染至无污染之间,其中利用水质化学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轻污染,利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为轻中污染至轻污染或无污染。【结论】水质化学评价与水质生物学评价在海域污染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利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海域水质污染程度,其评价标准仍有待更多的调查来验证和修正。在实际评价中不能单从指数结果就轻易下定论,应结合理化监测结果,才能得到实际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流江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基于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共3年的南流江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探究南流江全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南流江中上游的玉州区、福绵区、博白县的水质较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这与南流江流域的禽畜养殖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有关,但经过综合整治,南流江的水质趋于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南流江精细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重庆三峡库区(以下简称库区)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阐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绩效、经济结构、开放创新、绿色环保、社会共享等5个方面构建了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库区有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有关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2018年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各区县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均值仅0.269 2,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呈“库尾高,库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表现为由库腹向库尾逐渐递增的趋势。2) 高质量发展各分项指数差异明显,经济绩效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开放创新指数和社会共享指数较低,绿色环保指数较高,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较大。3) 对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为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占比、森林覆盖率、适龄劳动力数量、人口城镇化率、坡度、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等,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表现为双因子和非线性增强。【结论】研究成果初步展示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有关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它们的影响力,为库区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1—2020年嘉善地区13个监测断面的4项水质指标监测资料,采用水质指数、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该区域年度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善县近20年水质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 WQI)总体表现为波动变化.2001—2013年,WQ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4年开始,WQI呈下降趋势,嘉善县地表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从年际变化来看,氨氮年际变化最大,总磷(TP)次之,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变化最小.嘉善县地表水水质污染的突出特征是氨氮、总磷.年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3月份水质最差,10月份水质最好,WQI春季>冬季>夏季>秋季,且氨氮污染指数最高.空间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嘉善县北部水质较好,东南部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