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龙 《科学之友》2002,(1):16-16
2001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诺贝尔奖本年度颁奖仪式和百年庆祝典礼。所有健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部被邀请前往参加这次百年盛典。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开展了—系列的庆祝活动。诺贝尔奖根据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遗嘱设立,原有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五个奖项,1969年,由瑞典银行捐款开设经济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2001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一百年来,全部六个奖项共有714人获奖(另有20个和平奖授予如红十字会、联合国等团体或组织)。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总要吸  相似文献   

2.
边峰 《科学之友》2005,(12):39-41
阿尔伯特·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北部的圣雷莫市去世,身后留下了一份著名的遗嘱,这才有了最初的5项诺贝尔奖。事实上,诺贝尔的遗嘱有好几个版本。1889年11月11日,他给一位朋友写信时首次提到了遗嘱问题:“我的一位老侍者总在问,我死后他是否能得到什么。但他哪里知道  相似文献   

3.
边峰 《科学之友》2005,(23):39-41
阿尔伯特·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北部的圣雷莫市去世,身后留下了一份著名的遗嘱,这才有了最初的5项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缩影.它记录了百年来几大学科中所有的重大成就,对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被公认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人们崇敬诺贝尔奖,赞叹诺贝尔奖得主们的科学贡献,是他们使人类生活发生的变化在数十年间,超过了过去的数千年.  相似文献   

5.
吴家睿 《科学》2003,55(1):57-5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是国际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值得我们学习.不仅是他们的科学贡献,而且他们的研究历程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6.
严立 《科学之友》2002,(1):17-18
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百年盛典的2001年12月10日,在中国,100名科学家发表了致公众的公开信,信中说:“……当初杨振宁、李政道是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的,结束了中国人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历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这实在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憾事。”科学家们呼吁青少年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尽早结束这一局面。这里,科学家们所说的“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就是所谓中国本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而科学家们向青少年的呼吁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7.
前  言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1 895年在巴黎立下遗嘱 ,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从 1 90 1年执行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来说要求在三个方面之一作出杰出的贡献 :第一 ,首创性的研究 ,即在时间上是划时代的新发现 ;第二 ,卓越的科学成就 ,即在空间上确立了科学的新疆界或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与建立了科学的大厦 ;第三 ,巨大的造福于人类 ,即在物质上是开创性的发明 ,能赋予人类以巨大的利益。本文简要地回眸上一个世纪在大分子科学领域里获得的诺贝尔奖 ,并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获奖要求举例说明。因为分子是化学研究的领地 …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奖以来,中间除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几年暂停颁发以外,已历时95年,先后有9位女性荣获诺贝尔奖,成为世界科学殿堂里的精英。她们以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为妇女在科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为科学界的女士们开辟了一条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10月和12月,不仅是瑞典人企盼和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各国一齐关注和共同庆祝的日于,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前者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评选结果公布的日子,而后者是颁奖的日子。诺贝尔奖已被人们公认为是全球最崇高、含金量最大而且荣誉最高的综合性奖,是“对人类的智力和体力上最高成就的一种评价和奖励”。 100年来诺贝尔医学奖主要是奖励了那些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医学成果。百年来的诺贝尔医学奖有几个特点,从这些特点中可以看出生物医学发展的轨迹和未来的方向。百年诺贝…  相似文献   

10.
向突触致贺     
尽管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仍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骄傲。他的关于“多巴胺是大脑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神经递质”的伟大发现,不仅为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带来了全新的疗法,还引发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划时代革命。 2000年深秋时节,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终于意识到了卡尔森成就非凡,让执教于瑞典哥德堡大学、77岁的卡尔森(见图)和另外两位“神经细胞信号传递领域”的先驱分享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一位是纽约洛克菲勒大学74岁的保罗·格林加德(Paul G…  相似文献   

11.
约翰·巴丁     
当约翰·巴丁(John Bardeen)被授予第二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在同一领域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唯一人物时,他从Leo Kadanoff发出一则电报说:“保持一流工作。赢得三次你就保持了王位。”巴丁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被授予1956年,与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共享,是由于他们的半导体研究和晶体管效应的发现。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在1972年获得,与库柏(Leon Co-oper)和施里弗(J.Robert Schrieffer)共享,则是由于超导性微观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布,诺贝尔基金会网站发布了由该网站记者对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Bishop)博士的视频访谈资料,所谈内容涉及科学家如何做出创造性工作,以及科学和艺术、宗教间的内在联系等,为使读者了解科学大师的亲身感受,本刊特刊出该次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3.
自1901年以来,中外各界人士都把获得诺贝尔奖看作是举世公认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奖是根据著名的瑞典科学家诺贝尔(1833.10.21~l896.12.10)的遗嘱,以其名义和大部分遗产设立的永久性国际大奖。 奖金来源与颁奖方式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法国巴黎写下遗嘱,将其遗产332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合978.3万美元)的大部分3122.5万瑞典克朗(920万美元),捐为设立诺贝尔奖的基金,并将此基金投资所得的部分利息作为奖金,每年颁发一次。 奖金规定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方面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单位(限于和平事业),以资激励人们努  相似文献   

14.
细胞的生老病死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消亡,起到“决死生、处百病”的关键作用。诺贝尔奖评委会“慧眼识事认人”,在生命科学世纪之初的头两年,将医学奖连续两次颁发给这个领域研究成果和学科带头人。自2001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细胞周期关键分子调节机制的3位英美细胞生物学家后,2002年医学奖又颁发给3位英美细胞生物学家——英国的西德尼·  相似文献   

15.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3,(1):34-34,21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常常使人怀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这些人是否居住在其他星球上。他们所表彰的科学成就往往在当时极具价值 ,而历经时间的洗涤就大为褪色。然而 2 0 0 2年掌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大权的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终于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把握现实能力。面对这样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 :谁将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获奖———它做出的回答似乎是 :一个也不给。以上是对 2 0 0 2年评奖结果的一种诠释。 2 0 0 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约翰·苏尔斯顿(JohnSulston)、悉尼·布雷内 (Syd…  相似文献   

16.
何京 《世界科学》2004,(6):32-33
一个孤独的男人1895年在巴黎写下的薄薄的一页纸 ,他的家人在他死后才发现这一遗嘱。写在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 ,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年复一年 ,诺贝尔奖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有时甚至引发争论。诺贝尔奖最初只设立了医学、物理学和化学三个奖项 ,1969年首次颁发经济学奖。此外 ,加上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 ,总共设有六大奖项 ,颁发给最杰出的时代精英们。隆重的仪式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何在?这个只有11位雇员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只有900万人口的瑞典如何能在每年12月10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刘昌 《科学之友》2004,(11):34-35
广受瞩目的2004年度“诺贝尔奖庆典”活动于10月4日拉开序幕,首先宣布的是2004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随后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与“诺贝尔和平奖”等。  相似文献   

18.
于福升 《自然杂志》2023,(5):394-396
1974年丁肇中和Richter教授发现粲夸克被称为粒子物理学的革命,随即于1976年荣获诺贝尔奖。研究粲夸克弱衰变性质的粲物理在过去十年间取得巨大进展。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被科技部评为“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现粲衰变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被英国《物理世界》杂志评为“2019年十大突破”。中国理论与实验团队为这两项突破性进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说起“国际物理年”的由来,还得从历史讲起。100年前,在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年之内,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布朗运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工作中,几乎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赢得诺贝尔奖。因而,1905年又被称为是物理学发展史中的“奇迹年”。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奇迹年的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这项倡议首先由欧洲物理学会(EPS)在2000年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会大会”上提出;2002年,得到国际…  相似文献   

20.
寻访诺贝尔     
瑞典——欧洲第4大国。它闻名于世界,不仅在于拥有蓝天碧水之间的洁美都市、中世纪的欧式建筑群,还在于它诞生了享誉全球的伟大发明家、化学家阿尔弗莱德·诺贝尔,以及他设立的世界最高荣誉奖之一的“诺贝尔奖”。 今年春节前夕,我有机会到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看望在那里做访问学者的妻子。与妻儿团聚之余,寻访诺贝尔成为我游览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