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相交包括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问题,主要是求交点、交线和判别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重迭部分的可见性问题。利用积聚投影法和辅助平面法,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和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学生基本都可正确求出。对于单纯重影可见性判别也可理解,可是当利用重影点来判别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重迭部分的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几何观点看三角形“四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光  赵艳 《科技信息》2009,(24):I0085-I0085
外心、内心、重心和垂心是三角形的几个重要的特殊点,它们分别是三角形三中垂线、三内角平分线、三中线和三高线的交点。然而两直线如相交交于一点是显然的,但对于三直线来讲,三线共点并非显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自然地问"三条直线是否恰好相交于一  相似文献   

3.
k维单形上的广义余弦定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余弦定理推广到k维单形(三角形在高维空间的类似物)上去,旨在为余弦定理和作者的建立在四面体上的以面积为关注点的余弦定理(任何四面体的任一面的面积平方等于其余各面的面积平方和,再减去其中每两个面的面积与它们所成的内二面角的余弦之乘积的2倍)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此证明:余弦定理从此不再是个初等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空间角度分析了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相交的特点,提出用重影线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和直线投影的可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文(1)的结论给出面积坐标的定义,运用点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竞赛题中的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面积坐标的定义 文(1)运用面积比证实,若P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任一点,直线AP、BP、CP分别与边BC、CA、AB或延长线相交于D、E、F,则 PD/AD+PE/BE+/PE/CF=1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来考虑一个示例。拿一条具有1,2两个端点的线段和一个具有顶点3,4.5的三角形。这条线段是否与这个三角形相交?这个问题在计算机图形学、自动机工程学和许多几何问题中是基本的和决定性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计算由这条线段给出的直线和由这个三角形给出的平面之间的交点,然后决定这个交点是否位于这个三角形和这条线段之内。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这种类型的判定,这是很典型的。根据有向拟阵理论,我们了解到答案只是取决于5个符号,即由4个点的有序子集合构成的四面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文献[1]的基础上,分别对Buffon丢针问题四类推广中,Buffon针之长度或直径大于平行直线族或平行平面族之间距离的情形进行了讨论。在此情形下,求出了Buffon针与平行直线族或平行平面族相交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与《大纲》相比,《标准》中立体几何内容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立体几何内容的选择、立体几何内容的结构体系以及其内容处理方式、方法。一、内容的选择方面的变化表1:《大纲》和《标准》中关于立体几何内容选择的比较《大纲》2000版标准必修(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1、平面及其性质,立体图形直观图画法;2、平行直线、异面直线所成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平面与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三维空间中到两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文章就二定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三种情况给出了轨迹表示的曲面类型,并把二维平面上对应的轨迹问题作为所得结果的特殊情形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正交变换。在二维空间中,从平面上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变换谈起,把平面上的平移变换看作平面上对称轴平行的轴对称变换之偶数乘积,旋转变换看作对称轴相交于一点的轴对称变换之积,中心对称变换看作是两对称轴垂直的轴对称变换之积,并用代数法加以证明。在三维空间,亦可把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变换看作过此直线的两垂直平面为对称面的关于平面的对称之积,也用代数方法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1.
藉助射影几何的理论,通过将直线投影到无穷远,将两相交直线投影成两平行直线及任意四边形投影成平行四边形。首先给出Desargues逆命题在平面域内的证明,然后用射影几何方法构造了一个辅助三点形,利用Desargues定理证得了两异面三点形对应边的交点共线,再用如上所述平面域内所得的结论证得了两同面三点形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最终得到了该逆命题在空间域内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藉助射影几何的理论,通过将直线投影到无穷远,将两相交直线投影成两平行直线及任意四边形投影成平行四边形。首先给出Desargues逆命题在平面域内的证明,然后用射影几何方法构造了一个辅助三点形,利用Desargues定理证得了两异面三点形对应边的交点共线,再用如上所述平面域内所得的结论证得了两同面三点形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最终得到了该逆命题在空间域内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用圆法研究了一个整数表为三个素数的平方与一个素数的k次方之和问题,推广了刘建亚关于四素数平方和问题的结论.该文得到例外集E(N)N12-25×4k-1 ε.  相似文献   

14.
利用几何画板工具探究了椭圆中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问题,给出了过坐标轴上一定点的直线交椭圆的两点和原点构成的三角形.证明了当该定点到原点的距离超过某值时,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仅与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有关的两个定理.  相似文献   

15.
“当直线与抛物线不相交时,抛物线上到已知直线距离最短的点是与已知直线平等的抛物线切线的切点。”的证明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Cohen-Sutherland裁剪算法对不与边框相交的线段进行裁剪时效率较高,而对与窗口边界有交点的线段裁剪效率低.而且很多的时候,被裁剪线段仅与窗口边界延长线相交,求交点到最后是无效的操作,因为线段可能完全被丢弃;并且被裁剪线段与窗口边界相交时交点的取得比较复杂.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利用点与直线位置的关系性质,提出基于Cohen-Sutherland算法的图形裁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二次系统中的一个特殊情况,具有三条两两相交,但不交于一点的积分直线的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这一系统的轨线结构有且仅有四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二次系统没有三角形奇异环的结沦.文中所提的,“三条两两相交直线“是指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但不交于一点而言.  相似文献   

18.
针对APIT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未知节点位置的方法。首先选择3个任意组合的锚节点,通过任意一个锚节点对另外两个锚节点所在直线作垂线得到垂直交点,通过比较这个锚节点到交点的距离和它与未知节点的距离的关系,初步判断未知节点位置,同时,通过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得到未知节点的精确估计值。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较经典APIT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辅助平面—椭圆法是利用平行干椭圆长、短轴的直线,且与椭圆相交交点的仿射变换原理建立的图解法。该法不但克服了辅助球面法的不足,还纠正了偏交时不适合图解法的偏见。文中还简介了斜交、偏交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该法是一种新型的图解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利用闭环系统的频率响应与开环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一个阻尼比分布半圆。根据奈魁斯特的稳定判据,稳定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的奈氏轨迹必与这个半圆相交,交点所对应的频率就是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而过交点作到(-1+j0)点直线,此直线与负实轴的夹角β可以在图上量取,最后由tgβ=1/(2ξ)得到阻尼比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