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Ca^2+、Na^+处理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初步表明,用0.10%-0.35%Ca^2+、Na^+处理小麦种子18h,在水分胁迫下其发芽率、根冠比、幼苗鲜重都显著高于水处理情形,其中又以0.25%Ca^2+、0.20%Na^+处理浓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锌(Zn^2 )处理玉米种子,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 浓度高于50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长度、根体积和株高随Zn^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和土地上部生物量在Zn^2 浓度为5mg/L时达到峰值,而后随Zn^2 浓度的增加,植株干重减少.随Zn^2 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根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CO)和多酚氧化酶(POL)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Zn^2 浓度为5mg/L时显著高于对照,随Zn^2 浓度的增加,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番茄组培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番茄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根、芽、茎、叶等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以生长15-20天的正常番茄苗的根、茎、叶材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组培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与对照有较明显变化,组培材料酶谱带染色较深,其中根中A—3—α,B—1—α带,愈伤组织的A—3—α带显示最深,组培叶显示了17条带,而对照叶仅显示了5条带;茎显示17条带,而对照显示6条带,尤其是组培材料均显示出B—3带,而对照材料没有此条带.上述结果对探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的生理基础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Sm-6229菌剂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1%、0.2%的Sm-6229菌剂浸种和喷施小麦幼苗,并观测其幼苗的生长与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菌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对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0.2%的菌剂浸种,效果较明显,作为一种促进植物工的物质,可和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北蒿属植物29种、4变种、1变型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1)证明34个试样中竟没有一条共有谱带,几乎每一个种的酶谱都具有特异性,说明属内种间分化较大.(2)酶谱数学聚类分析,找出了一些最不相似的种,有明显的种的鉴定性.(3)有时分子进化水平和形态进行水平是不平行的.(4)多数种间酶谱距离都很大,这种酶谱的距离差异,可以推测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6.
鹰嘴豆β—半乳糖苷酶的提取及其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鹰嘴豆种子中分离到3种β-半乳糖苷酶(酶I,酶Ⅱ和酶Ⅲ)。将酶I和酶Ⅱ纯化后,其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9倍和48倍,测得它们的表现分子量分别为24000和58000,酶Ⅰ含18种氨基酸,171个氨基酸残基;酶Ⅱ含16种氨基酸,305个氨基酸残基;后者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为0。  相似文献   

7.
对4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使用中成药脉君安片治疗13周,观察结果显示脉君安片具有显著降压(P〈0.001),降血脂(P〈0.01),减慢心率(P〈0.001)的作用;对心电图有改善的趋势,但P〉0.05;对血糖,肝功能和血,悄常规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分解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只分解有机过氧化物的不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non-Se-GSH-Px)活性都存在于酵母中。酵母在无氧的条件下培养,Se-GSH-Px活性减弱,non-Se-GSH-Px活性增强;在含有H2O2或CuSO4的培养基中生长,两种形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增加;在含硒的培养基中生长,只有Se-GSH-Px活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GSH-Px在酵母抗氧化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Nadezhda-2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分别在1J/cm^2和4J/cm^2能量密度下对单晶铝进行了辐照处理.1J/cm^2能量密度下,表面处于未熔化状态,表面形成互相平行的带有中脊线的挛晶结构;而4J/cm^2能量密度辐照下,在表面熔化的同时则没有变形条带出现.透射电镜分析表明,1J/cm^2能量密度HCPEB辐照能够在单晶铝表层诱发孔洞甚至堆垛层错四面体这种通常在高层错能金属中不能形成的空位簇缺陷,并且很少观察到位错的出现,也观察不到位错滑移的痕迹;4J/cm^2能量密度辐照单晶铝表层则是位错滑移引起的位错缠结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和赤霉素(GA)混合处理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抗旱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和GA混合处理可以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沙漠绿洲区春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威地区多站点,多年份,多种方法的灌溉试验成果,阐述了沙漠绿洲区春小区生育期间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并对需水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需水量预测预报进行了分析论述,为灌溉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肇州县为代表的松嫩平原地区,喷灌小麦的产量与喷灌次数和水量有关,在土壤水分不超过田间持水量的前提下,喷灌次数越多,产量越高。在未喷灌地块小麦产量越低,喷灌的增产幅度越大。在土壤入渗速度和允许喷灌强度协调的情况下,每次喷水量越大,则产量越高。从土壤湿度上看,大于田间持水量80%的天数占全生育期总天数大于80%时,小麦可创高产,总天数小50%时,小麦将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3.
小麦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影响小麦RAPD结果的反应体系各项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包括:模板浓度、MgCl2浓度、Taq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等。最终优化的小麦RAPD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10倍反应缓冲液(500mmolKCl,15mmolMgCl2,100mmolTtis-HCl,pH8.3),dATP、dCTP、dGTP、dTTP各为0.1mmol,15ng引物,25ngDN模板,1uTaqD  相似文献   

14.
小麦幼苗叶片DNA对O_3极为敏感,O_3处理的第一天就明显下降;RNA第一天降低幅度不大,第二天开始大幅度降低,同时RN_(ase)活性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亦随之降低,SDS─PAGE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高分子量蛋白质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消失。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区小麦水分亏缺特征及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0年(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甘肃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内,春、冬小麦理论需水量(ETm)、有效降雨量(EP)、水分亏缺量(WD)、水分亏指数(WDI1)和小麦生长时间(d)之间的数理关系; 干旱区小麦气候水分亏缺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小麦气候水分亏缺亏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春、小 小麦水发缺撮严重的时期均为拔节-抽穗期,其次为抽穗-成熟期;春、冬小麦理论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肇州县为代表的松嫩平原地区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问题.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归纳、得出这一地区喷灌小麦土壤深度不同,耗水率也不一样,其规律是,随土层加深,耗水率递减。对喷灌轮喷期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甚少,本文以独特方法,主要以作物适宜含水率的上限、下限差为基本理论依据,导出轮喷期的半经验公式,得出这一地区小麦轮喷期可在6-8天.  相似文献   

17.
稀土Nd^3+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d~(3+)离子在低浓度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提高了α—淀粉酶活力,降低了培养介质的电导率,其最适浓度为5ppm。研究还表明Nd~(3+)离子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生长和提高α—淀粉酶活力与萌发幼苗中的电解质外渗量下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和解析模型,系统研究了晋2148小麦品种叶片生存期,功能期,叶片面积大小及衰老参数与密肥条件的关系;并利用产量和叶面积参数模型,计算求出了当地小麦获得6000kg/hm^2籽粒产量和3750元/hm^2毛收益时,生育前期和后期应达到的适宜叶面积值,叶片衰老参数值及有利于增大叶片面积,延长叶片生存期和功能期的适宜播种量和施肥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秋季和春季分别对16个冬小麦品种接种,研究不同时期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感染BYDV病毒,都对小麦的千粒重、产量、生物学产量有严重影响,秋季染病的小麦,其病情指数比春季感染的高出约一倍,感病越早,损失越严重。通过观察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增长动态,认为小麦黄矮病在陇东旱塬的流行程度取决于秋季染病和春季染病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