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元智力测验及多元智力评价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产生以后,智力测验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它曾被人们称为20世纪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成果之一,也由于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点和不足,所以曾遭受过禁止使用和研究的命运。随后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智力的本质,为智力测验操作提供了新的比较全面的理论基础。由于智力本身的极其复杂性和多层面性,要想准确无误地测量智力的全貌还需人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在当前的情况下,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传统智力测验和新型的智力测验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测量智力的方法很多,通常有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个案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和智力测验法等。现代心理学最早使用智力测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1904年法国教育部长邀请科学家与教育家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学校判断低能儿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引言学生智力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智力对学业成绩影响到什么程度,智力对大、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是否一样,看法就不尽一致了。克尤巴赫(Cronbach,1960,1970)认为智力与学业成绩相关显著,智力测验分数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相关平均为0.50,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稍微低一些。麦克莱论(McClelland)却认为智力与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并断言:“智力测验或学校得分除记载有关本人情况于学院证书这种益处以外,对于预测取得许多人生成果的实际能力,都好象是作用不大的”。学生的智力与其学业成绩究竟是什么关系?相关程度如何?我们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侯春红 《科技信息》2011,(25):I0278-I0278
课外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建立课外阅读档案,包括阅读的具体起止时间,阅读的篇目,阅读的字数,阅读过程中的点滴发现、感受、评价、困惑等等。这样教师只要看看他们的档案和计划就可以掌握他们的阅读进度。  相似文献   

5.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智力和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成败的主要因素,而在我们这些偏远苏北中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智力等因素要加以改善,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唯有学生的学习环境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才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转化差生是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差生,人们习惯地把那些学习成绩差得跟不上班的学生统称为差生,这是不太科学的认识。确切地说,差生是指那些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低于自己智力水平的学生。这就是说,差生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差,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而是由于其他因素诸如心理性格上的缺陷、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  相似文献   

7.
徐平 《科技信息》2012,(11):180-180,187
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估理念与传统的智力测验有明显不同,本文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估原则和对教师的启示,即教师应树立有教无类的全人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提升素质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1790—1866)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具有国际声望的师范学校校长和师范教育专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1835年,他出版了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在书中,他从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应从哪方面入手以及教师应如何做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培养与发展学生智力问题。 一、培养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任务是:用科学知识武装青年一代,并且发展他们的智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时,要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多用功夫。他指出:“谁不奠定适当的基础,谁就注定要经常去修补漏洞或者必须耽心整个大厦的倾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迫使他们的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第斯多惠又认为培养与提高人的智力素质指的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热爱知识、善于自学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分别对他们进行三种层次策略使用能力的测量和智力测验,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策略使用能力和智力作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探讨策略与智力的关系,论证思维策略作为智力水平诊断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有章可循,但目前糟理学习质量评价仍采用以前的<物理教学大纲>指导下的评价体系--智力测验,这样的学习评价体系形式、功能单一,与<义务教育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是不一致的.究竟怎样具体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本文结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一些评价方法,希望能对促进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有智力因素,即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还有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性格、动机、兴趣等心理素质.笔者在多年来数学教学中发现,就大多数学生来说,智力差异并不大,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事实证明不少中差生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就是由于改进了非智力因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使之形成优美和谐的人格,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下面就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从兴趣、意志、习惯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谈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赵绍友 《奇闻怪事》2007,(12):40-41
自卑心理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个体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又称自我否定意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卑动摇了学生成才的信念,阻碍了学生去为理想而奋斗。这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给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发现智力属于大脑官能一部分,这至少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而遗传决定人的智力这一概念,则被认为是弗朗西斯·哥尔登提出的。哥尔登是达尔文的表弟,他在1869年通过一系列观察后宣称,当时英国的优秀人物都具有“核传性”的因素,同时认为这种遗传会随着血统的衰微而减少。哥尔登认为,知识是经过感官进入大脑的,所以她首先提出了可用测验来衡量智力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测量视听器官的敏感程度来创立一个关于智力的学说。但是他失败了。 1894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开始寻求一种可用来测量儿童的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在一起议论某些教师、尤其是某些班主任“偏心眼”是学校中常见的现象。实际上.所谓“偏心眼”是一种教师期望偏差,它是教师由于偏见、习惯等影响,不恰当地利用信息所造成的对不同学生期望上的偏见.它使教师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偏爱某些学生,而忽视另.部分学生。教师期望偏差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论智力     
在心理学领域中,象“智力”这样的问题,被人们广泛而经常关心是罕见的。今天,诸如“智力开发”、“英才教育”之类的做法,使有小孩的母亲们感到困惑不解。进行“智力测验”的结果,使父母和孩子既高兴又担忧。并且,还要为进入幼儿园准备考试,从三岁左右开始,又要让儿童做智力测验练习,这种悲喜剧在到处演出。本章试图根据现在研究的成果,为正确地理解“智力”,提供必要的基本事实。一、智力 1、智力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从板书的内容、板书的类型以及板书设计的原则三个方面说明了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有利于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必要的智力准备,是当代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必须明确的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自主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本文从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创造引人向上的评价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智力、智力测验及智商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近20年来有关智力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从智力的概念、智力测验到智力的本质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在新的世纪里将相互补充与结合,走一条综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教学材料、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其功能体现于:传授知识、技能,形成思想、观点、信念,培养语言、行为、习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如何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创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主讲教师在信息时代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