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中籼稻是安徽水稻的重头戏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220万公顷左右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籼稻占80%以上,其中又以杂交中籼为主.尽管安徽杂交水稻面积较大,但水稻平均单产却相对较低,据报道,安徽粮食作物及小麦、甘薯、玉米、大豆的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唯有水稻低于全国平均亩产18.8千克.近年来徘徊在400千克左右,低于邻近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尤其2003年中稻抽穗灌浆期间遭受盛夏异常高温热害,全省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仅387千克,比全国的平均亩产468.16千克低17.34%.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全省21.33万公顷两系杂交中籼平均亩产却高达495千克,略低于全国两系稻507.75千克的水平.由此认为安徽水稻单产的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杂交中籼稻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08,(Z1):11-11
袁隆平爷爷是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和世界吃饭的大事,到2004年时,亩产已达到800千克,被国际水稻界称为"东方魔稻"。  相似文献   

3.
深秋时节,景宁畲族自治县岳溪镇的38.03亩杂交水稻再生利用示范田喜获丰收.这些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是从头季稻茎节上长出来的,“一次插秧,两次收获”的愿望实现了.示范田早季平均亩产553.5千克.再生季平均亩产238.2千克,两季亩产791.7千克,比单季稻亩增312.8千克,增产65.32%.其中郑昌鸿种植的1.34亩“油菜—稻—再生稻”攻关田,油菜亩产110.89千克,早季亩产646.7千克,再生季亩产320.7千克,两季平均亩产达967.4千克.据农业部门统计:1992—1993两年龙泉、景宁等五县市共推广杂交水稻再生利用5067亩,早季平均亩产506.12千克,再生季平均亩产174.4千克,两季亩产680.5千克,比原单季稻增产34.46%,为发展山区“一优两高”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满心欢喜:继在今年春天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培育的“掖单”13号玉米良种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在2004年6月结束的山东省科技大会上他又作了典型发言,由他创办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证监会同意上市。一面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大旗,一面是上市公司数亿元的雄厚资金支持。科技,又一次高高擎起莱州产业龙头!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需肥量大的高产作物,每产出100千克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2.22-4.24千克氮,平均量为2.57千克;磷(P2O5)1-1.5千克;钾(K2O )1.52-4.00千克,平均量为2.14千克.产量越高,氮、磷、钾吸收就越多,采用平衡施肥技术,是发挥玉米大幅增产的重要措施.不同生长时期氮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就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氮肥的需求以及施肥技巧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市遵玉系列杂交立米的选育和推广,玉米产量有了较人幅度的提高,大面积产量超过亩产550kg,高产示范连片100亩以上面积亩产达700kg以上,最高产量亩产超800kg。为了更好指导全市推广遵玉系列杂交玉米,特总结制定遵玉系列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缙云县农科所和大洋农技站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海拔900多米的大洋镇前村、石亭等村,开展了“高山坡地亩产粮双纲、钱双千”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种植的300亩“春马铃薯/春玉米/生姜/秋蔬菜”一年四熟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春马铃薯2096公斤(折原粮419.2公斤)、春玉米387.2公斤、生姜2729.5公斤、蔬菜25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粮食806.4公斤(超过“双纲”),亩产值达3254.32元.与原来的春马铃薯—春玉米两熟相比,粮食亩产增12.6%,亩产值增长2.64倍,为高山坡地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后不久,我们再次见到了李登海,此时的李登海已于10年前大不相同: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国家农业部三人专家顾问组成员之一。繁忙的社会活动占据了他三分之一的精力,另外三分之二他是花在山东和海南的试验田里。刚从北京参加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李登海一回到农科院,就以每天近2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处理院内事务,因为元月20日,他又要飞赴海南椰乡进行他的玉米育种研究,在那里度过他的第20个异乡春节。  相似文献   

9.
(一)东阳县虎鹿公社党委和厦程里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科学实验和“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九七五年和厦程里大队科技组三结合搞了一块三熟制高产试验田。秋粮是杂交玉米“旅曲”和“虎7419”,于十一月七日收获,经全公社党员大会代表和上级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实测面积为2.25亩,其中早播杂交玉米“旅曲”0.729亩,实收燥籽733.5斤,平均亩产1004斤;迟播杂交玉米“旅曲”0.326亩,实收燥籽278斤,平均亩产852斤;杂交玉米“虎7419”1.2亩,实收燥籽1122斤,平均亩产935斤。合计实收燥籽2133.5斤,平均亩产948.2斤。春粮为大麦“早熟3号”,亩产608斤。早稻品种为“军协”和“原丰早”,平均亩产1036斤。全年三熟合计亩产2592.2斤,超过了“三纲”。  相似文献   

10.
东阳县虎鹿公社农科站三块共4.13亩“两旱一水”三熟高产试验田,去年平均亩产春粮632.2斤,早稻1189.4斤,杂交玉米1266.9斤(玉米折稻谷平均亩产1583.6斤),合计三熟平均亩产为3092.6斤,最高的一块,平均亩产3146.9斤。比1978年增产48.7斤。这三块试验田,是由县委、区委、公社党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约18%,比玉米高一倍左右,而且富含动物必需的氨基酸,素以“牧草之王”著称。种植一次可利用5—8年,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鲜草2000-3000千克,水肥条件好的可达4000千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题千变万化,有些题看似相同,实则有异。如果不分析清楚其中数量间的关系,就可能屡屡中招,掉进题目设定的"陷阱"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何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两道题:1.给一块地施化肥,若每亩施50千克,还差100千克;若每亩施40千克,就要多出2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化肥?这块地共有多少亩?2.一块稻田若亩产600千克,就要比计划总产量少600千克。若亩产700千克,就比计划总产量多1200千克。计划总产量多少千克?这块地  相似文献   

13.
缙云县盘溪区的101.8亩山坡地旱粮三熟高产示范方喜获丰收。经地、县农业、科委等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全年平均亩产达1315.2公斤,其中春马铃薯亩产292.83公斤(折干),春玉米亩产436.97公斤,甘薯亩产585.40公斤。5.17亩高产攻关地,春马铃薯亩产357.79公斤,春玉米亩产505.65公斤,甘薯亩产700.56公斤,全年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14.
孙宏  雪梅 《应用科技》1999,(5):12-13
彩色玉米做为一项新兴的种植项目,近年来正在我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c由于彩色玉米营养成份比普通玉米高,加之种植方法简单,又宜于鲜食和加工,经济效益一目是普通玉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彩色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被专家誉为中国未来五年内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它们以其特有的颜色、优良的品质和天然的风味等特点,在特种玉米家族中又形成一道色彩斑斓、美丽诱人的风景线。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采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株高160cm,穗长15cm左右,籽粒红色,光彩鲜丽,穗型整齐美观,品质一流,爆花率极高,亩产300kg。巴西五彩…  相似文献   

15.
东阳县虎鹿公社党委和厦程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和“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伟大教导,一九七五年和厦程里十六队的广大社员、干部一起搞了一片旱地杂交玉米试验畈,经省杂交玉米会议全体代表和县、区、社、队干部社员代表实地验收,实测面积5.76亩,其中杂交玉米“双三”1.94亩,实收玉米燥籽1997斤,平均亩产1029斤,突破了千斤大关;“丹玉3号”0.7亩,收燥籽716斤,平均亩产1023斤;“丹玉2号”3.12亩,收燥籽2897斤,平均亩产928.5斤。全畈合计实收燥籽5610斤,平均亩产974斤。  相似文献   

16.
<正>中粮集团旗下中国粮油生化能源事业部的柠檬酸和淀粉产品分别依据PAS2050产品碳足迹标准实施了碳盘查,并顺利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国际认证机构的核查。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受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委托执行碳足迹第三方核查的结果是:每吨食用玉米淀粉生命周期内产生CO2的当量是847.3千克,每40千克包装食用玉米淀粉生命周期内产生CO2的当量是33.98千克。这些数据是记者从4月13日召开的中粮生化能源事业部"清洁低碳节能,绿色持  相似文献   

17.
王淑芳  尚继红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5):455-455,493
黄土丘陵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固原清水河流域的黑城、杨郎等行政村,该区是固原较为富裕的经济作物产区,年降雨量300mm,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量资源一熟有余,气候干燥,各不同区域特别有利于早、中、晚熟玉米杂交制种,一般亩500kg,比较效益高,深受制种农民欢迎。现就在几年的玉米制种实践中总结出的高产途径介绍如下,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民以食为天,为解决吃饭问题,科学家们不知在培育粮食优良品种上花费了多少心血。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半个世纪奋斗,2011年9月中国杂交水稻在湖南隆回县超级稻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官方曾这样评价袁隆平: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袁隆平是一介农夫,他也是一位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已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9.
绍兴县越南区广大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指引下,五年来大搞山地旱粮改制,把夏玉米改种为春玉米,全区从一九六六年3.5亩,平均亩产470斤,激增到一九七○年6852亩,亩产620斤,总产达四百多万斤,为山区旱粮高产闯出了新路。同时,对从省内外引入和本区发掘的十三个春玉米品种,进行小区试验,多点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发展优质玉米、玉米产业化以及提高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玉米品种更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阐述了购买优质玉米品种的科学方法,希望可以为农民合理选用玉米杂交品种提供借鉴.选择优质的玉米杂交品种,才能够让玉米品质和质量都获得提升,确保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