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是细胞色素C的水解产物,它保留了细胞色素C肽链的11个氨基酸残基和血红素活性中心[2].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又与三大植物细胞保护酶之一的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 .活体研究表明 ,稀土微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 ,如过氧化物酶 (POD)等的活性[1] ,但其化学机理尚不明白 ,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基本仍为空白[2 ]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酶具有高化学活性、结构复杂性、构象易变性等特点 ,因此进行这些酶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比较困难 .本文选择与POD结构、性质、生物活性和功能相似的小分子酶 ,微过氧化酶 8(MP 8)为模型物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 ) ,用紫外可见 (UV Vis)吸收光谱的方法研究La3+与MP 8的相互作用 .MP 8为SIGMA公司产品 ,其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我国开始使用稀土微肥并得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但其原因还不清楚 .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 ,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某些作用 ,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电化学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与稀土镧离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镧的加入对MP 1 1自身的氧化还原有较大影响 ,同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的结构如图 1 [1] .图 1 MP 11的结…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c在Eastman AQ聚离子薄膜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磺酸酯Eastman AQ38(AQ)与细胞色素c (Cyt c)的混合水分散系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晾干后可形成Cyt c-AQ薄膜.在pH 7.6的缓冲溶液中,Cyt c-AQ薄膜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活性中心为血红素Fe(Ⅲ)/血红素Fe(Ⅱ)氧化还原对. Cyt c-AQ薄膜在-0.05V(vs SCE)处的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还原氧化峰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在-0.40V的另一对峰逐渐增高,表明Cyt c在AQ薄膜中很可能经历了由其原始构象向另一种新构象的转变,后者在AQ薄膜中十分稳定.对其伏安行为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并估计了体系的电化学参数,如表观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和式量电位E°′等. Cyt c-AQ薄膜电极可催化还原溶液中的氧.  相似文献   

5.
四(对-羟基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相条件下合成了4种四(对-羟基苯基)卟啉稀土(Ln^3 =La^3 ,Pr^3 ,Nd^3 ,Dy^3 )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CP,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变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 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卟啉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在循环伏安图中,出现了三对氧化还原峰,第一对为[C44H22N4O4Ln(III)]^ /[C44H28N4O4Ln(II)],第二对为[C44H28N4O4Ln(II)]/[C44H28N4O4Ln(I)]^-,第码对为[C44H28N4O4Ln(I)]^-/[C44H28N4O4Ln]^2-.  相似文献   

6.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与Yb^3 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Yb^3 优先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1个Yb^3 与MP-11分子中1个丙酸基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跃迁几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量了三种金属酞菁配合物苯硫基酞菁锌(C56H32N8S4Zn),苯硫基铝酞菁(C56H32AlC1Y8S4),烷氧基铝酞菁(C56H32A1C1N8O4)与人肝癌细胞作用后的荧光光谱,并结合细胞杀伤实验作了简单分析,发现金属酞菁配合物与癌细胞作用后内生出血卟啉,从而产生光动力作用杀死癌细胞的。  相似文献   

8.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下,H2O2氧化对氯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偶联反应,反应产物醌型染料在505 nm处有最大吸收本研究依据维生素C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氯苯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偶联反应体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其抑制作用与维生素C浓度成正比[2],建立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抑制法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增强UV-B辐射对诸葛菜POD和CYT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人工条件下短期内增强UV B辐射(0 028~0 029J/(m2·s)),利用不连续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诸葛菜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同工酶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各个种源材料的POD和CYT酶Pod 2,Pod 3,Pod 4(重庆种源处理组除外)和Cyt-2位点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强,Pod 1和Cyt-1位点酶基因被激活而表达.并由于UV B辐射诱导产生许多新的同工酶带,这表明,短期内一定程度增强UV B辐射可以加强诸葛菜叶片POD和CYT同工酶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
用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与配体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制得镧系乙酰丙酮-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新型配合物,Ln[(FBOP)4P]acac(Ln:镧系元素Dy,Ho,Er,Tm;FBOP:4-氟苯氧基苯基;P:卟啉;acac:乙酰丙酮),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双齿轮配位的乙酰丙酮和一个四齿配位的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组成的,由于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之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型的大环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