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是细胞色素C的水解产物,它保留了细胞色素C肽链的11个氨基酸残基和血红素活性中心[2].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又与三大植物细胞保护酶之一的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国开始使用稀土微肥并得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但其原因还不清楚 .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 ,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某些作用 ,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电化学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与稀土镧离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镧的加入对MP 1 1自身的氧化还原有较大影响 ,同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的结构如图 1 [1] .图 1 MP 11的结…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日益成为环境生物学关注的焦点 ,在重金属污染中 ,铅、镉污染尤为突出 ,铅、镉在生态系统中的日益积累 ,最终将影响人类 ,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它们特殊的电子结构 ,对植物形态、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及遗传毒理效应等方面已有较多报道[1] ,但从分子水平了解重金属离子对植物损伤的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用电化学和UV vis吸收光谱的方法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 - 1 1 (MP - 1 1 )与Cd2 + 的相互作用 .电化学测量采用美国EG&GPAR公司的Model2 73A恒电位仪及常规的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池 .参比电极…  相似文献   

4.
5.
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在p H= 75 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研究了胆红素与镧系离子由轻稀土 La3 + 离子到重稀土 Yb3 + 离子的作用机理,并同胆红素与铜离子的作用进行对比发现,镧系稀土离子从 La3 + 到 Yb3 + 与胆红素的配位能力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和原子半径的减小稍有不同,但均形成1∶1 立体结构的配合物,与 Cu2 + 离子和胆红素形成1∶1 平面结构的配合物不同,且该类配合物在所研究的电位窗口- 0 .4 ~- 1 .6 V 内,表现为非电活性。同时配合物的形成又促进了胆红素的氧化,最终氧化产物为稀土胆汁红紫素配合物。该氧化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 0 .65 V(vs . Ag/ Ag Cl) 处产生- 2e 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6.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Eu^3+与微过氧化物酶-11(MP-11)相互作用,发现一个Eu^3+离子与一个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两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11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电化学可逆性和Fe(Ⅲ)的暴露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首次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与Yb^3 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Yb^3 优先与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羧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而且,1个Yb^3 与MP-11分子中1个丙酸基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血红素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π-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减少,但跃迁几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角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下微乳体系中稀土Nd^3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微乳体系中Nd^3 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机理。同时,制备了它们的固态聚合物,测定了红外光谱特性,表明BSA在SDS微乳体系中确与Nd^3 离子发生了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合成的3种稀土(Pr,Sm,Dy)同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C155H13N5O2,简称SBTH,以下用H2L表示)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机理.方法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随着DNA浓度的增大而发生减色效应、荧光吸收峰逐渐增高,加入DNA后,配合物Pr(HL)2ClO4和Sm(HL)2ClO4的荧光猝灭曲线均变为直线,而Dy(HL)2ClO4的仍为曲线.结论 配合物Pr(HL)2ClO4和Sm(HL)2ClO4与DNA主要是以插入式结合,而配合物Dy(HL)2ClO4与DNA是部分以插入式结合,并伴随有静电式结合.  相似文献   

10.
稀土金属离子对DNA作用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铈离子和肴离子与DNA的相互作用.铈离子与DNA作用后,铈离子的差示紫外吸收峰呈减色效应,在272nm处出现新峰,DNA的差示紫外光谱呈增色效应,荧光强度减弱.这可能是铈离子对DNA具有切断作用,荧光强度减弱可能与铈离子及DNA之间的能量传递有关,铕离子与DNA作用后,对DNA的紫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几乎没有影响.铕─苯丙氨酸与DNA作用后,紫外光谱呈减色效应,荧光强度剧烈减小,说明铕通过配体能加强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母液中,稀土总量的EDTA快速络合滴定法。提出了以10%磺基水杨酸2.0ml——乙酰丙酮1.0ml的联合掩蔽剂,作为Al~(3+)的掩蔽剂,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这种双掩蔽剂能有效地掩蔽含量高达59mg的铝离子(Al_2O_3)对稀土元素络合滴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农作物中吸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农作物中5个稀土元素(La、Ce、Nd、Y、Gd)的含量分布以及单一稀土的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农作物吸收稀土的能力与土壤可给稀土量呈正相关,植物体各部位稀土含量分布一般为根>叶>茎>果实;单一稀土在根部的分布特征是La>Ce>Nd>Y>Gd,在叶,茎,果实的分布特征是Ce>La>Nd>Y>Gd,说明轻稀土较重稀土易被植物吸收;植物在生长不同期吸收稀土的能力大小为:幼苗期>分枝期>成熟期.总之,稀土元素在植物中不易迁移,主要集中在根部,果实中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13.
14.
在pH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RE(Ⅲ)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形成稳定的1∶3型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23nm,RE(Ⅲ)含量在(0.07~1.5)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据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肥中稀土总量的方法。对三种磷肥样品实测结果表明,该法较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