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经济回升利于东北振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扩大开放获取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扩大开放的途经和对象无疑是全方位的,但若考虑到地理位置、交往历史、产业基础、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强化对日本的经贸关系似应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还是在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背景下实现的。而目前日本经济显现出较强劲的回升势头,更将为东北与日本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这将为东北地区引进日本企业的直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由于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近年来日本企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对大豆加工技术的殖民改造过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保存的档案、报纸、照片、满铁调查等材料进行梳理,以日本殖民者根据自身不同时期战略需求而对东北大豆加工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改造"作为研究核心,从技术演变的社会基础及其导致的社会效果切入,厘清近代东北大豆加工技术的演变和殖民地特质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日本殖民者对近代中国东北地区技术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独占殖民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是东北人民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错误地在业已成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东北地区推行与南方一样的“土地革命”政策。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反而给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认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并对其现状做扼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始自20世纪初。当时沙俄、日本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在东北地区搞了一些工业。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巩固其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也搞了一些工业(其中军事工业占了很大成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1949年以前,东北地区的工业就具有与江浙沿海地区历史上曾经辉煌,现如今仍有优势不同的产业结构,偏向于重工业与采掘工业。东北地区铁路、矿山、钢铁工业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在1949年以前,在帝国主义的强制性安排下,东北工业分…  相似文献   

5.
正当蒋介石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就乘机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即武装占领了我国东北的全部领土。当时全中国铁路14,400多公里,其中东北地区6,3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44%。随着东北领土的被占,这6,300多公里的铁路中,除早已由日本直接占有的南满铁路和安奉铁路干支线约1,130公里外,其余约5,200多公里的铁路也一并落入日本之手(其中包括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1,700多公里,也在1935年被日本从苏联方面强买过去)。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和东北豹(远东豹)在历史上曾经达到了"众山皆有之"的盛况。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森林消失和退化,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在1998—1999年的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和东北虎豹的痕迹,估计当时我国境内仅存12~16只东北虎、7~12只东北豹。2016年12月5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时期,有近50万左右的朝鲜移民迁入中国东北境内。据史料分析可知,大批朝鲜移民迁入的原因主要有:清末新政期间东北地区原有封禁政策的废弛;晚清政府为加速东北开发,抵抗外国侵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朝鲜境内自然灾害的连年频发;朝鲜国内"势道政治"时期的不良政治生态环境;朝鲜民众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压与凌辱,等等。众多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地区后,在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速开发了久经封禁的中国东北土地,为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朝鲜族移民文学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萌生了不同类型的朝鲜移民社会团体;加剧了清政府与日本之间的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借鉴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管理方法以及成功案例,结合东北现代物流业的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特点,提Ⅲ了东北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对策建议,旨在探讨东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很快被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侵略,以实现其“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经济统治,采取特殊会社和一业一社的统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依托大连物流优势加快东北粮食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燕妮 《科技信息》2008,(22):187-187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业的基础和优势,然而东北地区的粮食流通形成了散、乱、弱的局面,直接导致产销衔接不畅,尤其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不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粮食物流的现状,结合大连独有的交通、地理等优势,对加快东北粮食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有利于改善东北粮食物流的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