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平板初筛和50℃培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高温霉菌MY菌株,其CMC培养基最适pH为6.0,培养温度为40℃,最佳产酶时间为5d.以MY菌株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提高30%以上或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为筛选指标,共筛选到97株突变株;通过测定粗酶液CMC酶活力,从中筛选出29株CMC酶活力提高30%以上的菌株;结合突变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实验,最后筛选得到1株性能优良的霉菌MY004突变株,其CMC酶活力比原始菌株MY提高了80.6%.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牛粪中的纤维素降解效率,筛选牛粪发酵菌剂的优良菌种,采用连续稀释平板法,以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为碳源,从新鲜牛粪和腐熟牛粪中对纤维素降解菌株进行初步分离.对所得菌株进行纤维素水解圈测定,并进一步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再结合菌落形态、生化反应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  相似文献   

3.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及刚果红染色从酒糟泥中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6d内的滤纸酶活,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该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酒糟泥中获得4株长势良好的菌株,其中菌株FIB-3刚果红染色后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1.88±0.175)最大,并且该...  相似文献   

4.
豆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04份土样中分离到一株产豆凝乳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酶活力0.3u/ml。经UV-DES诱变及培养基调整后,酶活可达1.6u/ml以上,其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麦麸2.5%,(NH4)2SO4 0.5%(NH4)2HPO4 0.5%,CaCl2 0.05%。  相似文献   

5.
针对奶牛粪便中的纤维素,进行了高酶活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从奶牛场排水口处土壤、林地和菜园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9株纤维素降解菌,经过滤纸条复筛和奶牛粪便纤维素降解率的测定,选出3株降解率相对较高的菌株,分别为F2,F3和F9.对其进行诱变选育,F3.1.6和F9.1.8酶活提高较大,其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提高了47.69%,47.51%和53.41%,50.17%.继代培养后比较可得,F9.1.8传代稳定性较好,其CMC酶活和滤纸酶活较原始菌株F9分别提高了13.47%和22.11%,可作为后续发酵产酶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6.
分解纤维素菌HT3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榈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菌29株,经复筛得到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菌有6株,其中HT3细菌酶活力最高。该菌产酶为胞外分泌,在最适条件下培养,酶活力可达5.1U。  相似文献   

7.
降解纤维素的真菌分离、筛选及其酶活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然界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并将这4种菌株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特性的研究.混合菌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44h后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可达到33μmol/mL,超过菌种的单独培养.这4种菌均对李坑污水有一定的降解能力,若能继续进行研究,对实际应用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分离筛选得到四株纤维素降解菌进行生化性质研究,为纤雏素降解菌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健康水牛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得到纤维素降解菌,然后对其生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比较研究pH值、碳源、氮源及培养时间对不同菌株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四株纤维素降解菌分别在接种后22h、23h、13h、16h时长势最好,最适PH值分别为8.5、8.5、8.5、8.5、8.0,最适生长的碳源分别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最适生长的氮源分别是大豆蛋白胨、牛肉膏、尿素、牛肉膏;[结论]不同的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生长速度及最适pH值、碳源、氮源都不相同,这些数据给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并研究了温度和pH对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0、40℃时,其酶活最高,CMC酶活最高达31.36 U/m L,为进一步扩大纤维素降解菌种的筛选和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对生物体具有极强的诱变性和致癌性,且较难被生物降解.以萘为研究对象,从某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工艺的污泥中筛选到1株对萘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菌株N5,观察该菌株生化特征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30 ℃,自然pH,氮源(NH4)2SO4质量浓度为0.3 g/L,接种量为0.5%的最适条件下,菌株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萘在120 h内的降解率高达99.9%,该菌对高质量浓度萘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木聚糖为初筛培养基的唯一碳源,从多个海洋来源样品中一共筛到60株有透明圈且形态各异的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38株具有产木聚糖酶能力,其中B659菌株产酶能力最高,酶活力为525.3 U·m L-1.结合B659菌株的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Bacillus属.对B659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得到酶活提高13.9%且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G3-17;对G3-17菌株进一步进行微波诱变得到酶活较G3-17菌株高出11.6%且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W1-40.对B659菌株和W1-40突变菌株进行发酵试验,72 h时W1-40菌株的酶活力达到645.2 U·m L-1,比B659菌株(517.9 U·m L-1)提高24.6%.  相似文献   

12.
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加入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稻草固态发酵的浸提液,并用这种培养基直接从自然环境中筛选了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容的菌株,在PDA和MEA平板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相容性测试,选择出了生长稳定、可以与黄孢原毛平革菌较好共存的6株真菌.然后,对它们进行了固态发酵产酶的研究.对发酵体系中滤纸酶活(FPA)、木素过氧化物酶(L 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这种筛选出来的菌株组合可以部分增强酶的活性,完善体系中胞外酶的组成,其中编号为F05的菌效果最好,它在混合培养时,体系中的FPA和Lac都得到了加强,比单独培养F05和P.C.时的酶活分别提高了55.5%,24.1%和217%,146%.  相似文献   

13.
从病烂的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X-12,革兰氏阴性,经鉴定为噬纤维菌属(Cellulophaga sp.)中的一个种.该菌株在温度25℃、培养基起始pH 8.0条件下培养56 h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活力高达354.8 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TX-12产生的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0~100℃酶活均能保持最高酶活的70%以上.酶液在100℃时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Fe2+、Cu2+、Mn2+对酶反应有一定促进作用,Hg2+和Pb2+对酶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高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探究合适的培养条件。从长庆油田ZJ2区某联合站取回生化池四级处理水样、单井注入水及采出水等共9处水样,依据性状的不同,一共分离出23种菌株;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溶血特性,使用血平板培养基挑选出7种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1];通过对培养条件的优选,优化培养条件,并结合实验对菌株进行筛选,优选出2种高活性的菌株;从NaCl质量浓度、含油量、pH值及温度等方面对优选菌株进行适应性评价,并进行驱油模拟实验。试验表明,菌株具有较好的抗温耐盐耐碱性,生物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能够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对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时间的优化及对采油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研究以了解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接近中性(pH6.0~7.0),培养时间为12~24h条件下,3种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最大絮凝率达91.5%;3种菌株对采油废水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絮凝率为30%~40%,CODCr去除率可达40%.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玉平  胡波  夏璐 《广西科学》2007,14(1):78-80
采用稀释法和划线纯培养法,从土壤、湖水及湖底淤泥样品中培养分离出16株细菌,筛选获得2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菌株,利用其发酵液进行絮凝实验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两株高效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率均达到90%以上,两菌株初步鉴定为氮单胞菌(Azomonas sp.)和动胶菌属(Zoogloea ramigera)。  相似文献   

17.
高产柚苷酶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桔皮粉为诱导底物,采用富集培养的方式从堆积腐烂桔皮的泥土中筛选出一株高产柚苷酶(Naring-inase)的生产菌株WP-108.其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达910.1 U/mL,同时其继代培养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的观察,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相似文献   

18.
以含PVA的土壤作为菌种来源,PVA为唯一碳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采用I2-KI及硼酸染色法进行初筛,再通过测定PV A 降解效率的方法进行复筛。初筛得到PV A 降解菌6株,复筛得到4株单一的PV A降解菌A ,C ,E ,F ,降解效率在48%~61%之间。通过对4株PV A降解单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A为假单胞菌属,C为球菌属,E为微球菌属,F为链球菌属。  相似文献   

19.
从某钢铁集团焦化厂污水处理曝气池取样,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经过分离与筛选,最后得到4株苯酚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这些菌株最高可耐受3.0 g.L-1的苯酚.苯酚降解能力测定表明,4株菌在72 h内能将浓度为1.5 g.L-1的苯酚完全降解,72 h内对浓度为2.0 g.L-1苯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4%、80.5%、73.5%、7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