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红粘土边坡病害现象,采用现场调查、观测与统计的方法,对江西省10条高速公路,6条国道公路总共294处边坡的破坏形式、特点和边坡防护类型、坡高、坡率,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无支护结构下红粘土边坡病害存在坡面冲蚀、剥落、冲刷、溜方、坍塌等现象,以浅、表层破坏为主,整体破坏相对少见;支护结构下边坡破坏主要发生在植物防护处产生的小面积冲蚀、剥落等现象,边坡基本上不会出现整体滑塌,同时给出了边坡在各种支护形式下的适用坡率,为红粘土边坡的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常规的稳定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红粘土边坡,论文在工程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贵州高速公路红粘土边坡的现状,分析了红粘土路堑边坡的坍塌破坏机理,得出了适合贵州高速公路红粘土边坡的稳定计算方法,并结合贵州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红粘土边坡的防护设计比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降雨入渗对裂隙性粘土边坡稳定性作用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认识降雨入渗对裂隙性粘土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研究了降雨条件下不同裂隙深度、裂隙开口宽度、裂隙分布位置、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等对裂隙性粘土边坡渗流场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改变坡体的入渗能力和入渗路径;裂隙开裂越深,饱和区域越大,边坡稳定性越低;裂隙开口宽度的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不大;裂隙分布在坡顶时易发生浅层破坏,稳定性较低,降雨容易导致浅层破坏,且对裂隙分布坡底边坡稳定性影响大;降雨强度主要影响裂隙层达到饱和的快慢,对于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则可以忽略;裂隙粘土边坡稳定性随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裂隙层达到饱和后,其安全系数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红粘土属于特殊土,具有特殊的团粒结构。土工试验规程中,对于用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建议采用不同的分散剂。利用江西某地的红粘土进行了密度计法的颗粒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红粘土适宜采用8%~10%的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六偏磷酸钠对该红粘土分散效果最佳,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反映该红粘土的实际粒径情况。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结论对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红粘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土法和湿土法对红粘土的路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从红粘土的矿物组成和结合水分布等微观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导致不同试验结果的原因.针对公路部门的生产实际,提出了红粘土路基填料的试验方法,为红粘土路基的合理填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缅甸仰光某吹填边坡下存在可液化土(粉土和粉质粘土),在8级地震作用下边坡存在安全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NECCER法对地基土进行液化评估,采用TokimatsuSeed计算沉降量,运用拟静力法分析边坡在地震情况下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红黏土边坡破坏面形状并非圆弧面、参数选取不合理、对雨水入渗考虑不够充分是当前红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传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不太可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干湿循环下红黏土路堤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工程算例验证。结果显示,干湿循环和红黏土边坡损坏特征有关。土体强度、水压等物理指标的下降均导致稳定性降低。建议将边坡分为三层,裂缝较多层、裂缝一般层、裂缝较少层来进行稳定性分析,各个范围层采用不同强度指标。提出了基于复合滑动面(折线-圆弧)红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工程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露天高陡边坡三维固流耦合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下水对露天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对露天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固-流耦合研究.通过与无地下水影响时的边坡稳定状况进行比较,阐述了地下水对边坡应力场、破坏场以及位移场的具体影响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成为边坡失稳的隐患.在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方法,即运用边坡移动速度的变化趋势结合边坡的位移量以及破坏场范围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提高了数值计算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12处高填方路段边坡,提高边坡路堤的耐久性、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地,提高其抗震能力,根据地形及表层泥灰质粘土的厚度,提出采用加筋土路堤设计方法。研究根据欧洲规范的方法利用ELU进行计算,考虑应力以及土质、填料和土工布的部分系数,考虑了各部分安全系数,对路堤边坡进行加强设计。通过采用毕肖甫条分法,分别对未设置土工布和设置土工布2种情况的内部稳定性和总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研究证明采用土工布后的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为更好保证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研究对加筋土路堤的填方基底处理、边坡坡脚处理及排水系统进行了设计,有效保证边坡路堤设计的稳定性。采用该法设计的高填方路堤在运营的六年时间里,路基情况良好。高强度土工布的加筋土路堤设计对高填方路基设计合理有效,对国内外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红粘土分布范围广,具有高液限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针对高液限红粘土在贵州不同地区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工程应用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室内实验、现场观测等手段,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高液限红粘土的分布特征进行阐述,并分析高液限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依据工程实例探讨高液限红粘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可能性。根据134个红粘土样品液限统计结果表明,位于中部的贵阳液限值最高,位于西部的水城液限值最低,且从西部到东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过工程实例可知,高液限红粘土压实度和CBR值都能充分满足路基填筑材料要求,同时填筑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证,可供高液限红粘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顺倾红黏土层严重影响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甚至引发边坡变形失稳的问题,采用数值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平朔东露天矿北帮滑坡灾害防治为背景,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坡脚反压、削方减载两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坡脚反压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增大露天矿内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红粘土工程属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红粘土主要分布在南方,是性质复杂且变化范围较大的特殊土类.讨论中国南方红粘土工程属性的变化规律,对中国南方红粘土进行分区;对剖面性质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以便在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和改造红粘土.  相似文献   

13.
粘土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边坡定值分析法与可靠性分析法相结合,考虑土性参数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在有限土性参数数据可供利用的条件下,由土性参数分布的3σ法则原理以及土性参数变异系数的公开报道值,取得可靠性分析数据,对粘土边坡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评价,并探讨了土性参数的变异性、安全系数变异性和可靠性指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粘土边坡稳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可靠度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顺层边坡位移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顺层边坡演化过程中位移效应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很少,深入研究顺层边坡位移与稳定性的关系能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摩擦定律的状态分析,研究顺层边坡演化的内在机制.根据平面摩擦行为,建立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模型,并从模型的动力学特点出发,建立运动学微分方程.对微分方程进行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研究,探讨位移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志丹  吕力行 《河南科学》2014,32(7):1300-1302
露天矿边坡的治理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点难题.根据某露天铜矿采场边坡的实际问题,采用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设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优化方案,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山区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基于三维非线性应力及位移有限元计算,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sarma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解决边坡问题可以起到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岩质边坡土钉支护后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效果,在广东梅县梅江河右岸坡麓段路堑右侧采用了土钉墙支护方案.应用PhaseⅡ程序建立了分析模型,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岩质边坡土钉支护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土钉支护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好,而且经济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桂林压实红粘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粘土是一种典型的特殊土, 其强度特性较普通粘土复杂. 为了探讨影响红粘土强度的因素, 对干密度相同而含水率不同的压实桂林红粘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固结快剪试验, 得到了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峰值凝聚力和残余粘聚力都随试样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 峰值内摩擦角和残余内摩擦角均随试样初始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另外, 探讨了剪切过程中桂林红粘土的剪胀性. 最后, 将试验结果与Bishop和Fredlund非饱和土强度公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 指出目前非饱和土强度公式无法预测非饱和桂林红粘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高等级公路修建在我国方兴未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所通到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地增多.由于公路路线一般较长,经过的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边坡的稳定性是保证道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一直以来是公路建设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边坡的稳定性,时于如何预防边坡失稳,以及对失稳边坡进行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公路边坡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公路边坡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井进一步分析边坡坡度及边坡形式对边坡本身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建始县红土坪新城区红土中路K1+140-360右侧安置点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Mohr-Coulomb屈服准则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降雨入渗时间岩土边坡渗流路径、渗流速度和孔隙水压力对岩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岩土边坡卵石土层中的渗流路径进一步向水平向倾斜,中风化砂岩层中的入渗深度进一步增大,开始在坡脚处产生水平向的渗流,坡体内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对渗透通道里面的岩土体(卵石土层、强风化砂岩层)中产生冲刷,造成细颗粒的流失,从而导致整个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急剧下降.持续降雨作用下,边坡土体含水率急剧增加,进而饱和,导致边坡土体基质吸力下降,开挖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