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尾猴分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进华 《科学通报》1995,40(15):1423-1423
虽然非人灵长类的分群现象并非常见,但它在人工投饲或自然种群中确实存在.这一事件的发生,生态学观点认为是种群增长超过了环境容纳量;社会学观点则理解为这是由于某些群体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疏远引起.非人灵长类的分群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在日本猴(Macaca fuscata),Nishimura报道1只雌猴通过与另1只外来雄猴形成配偶关系,然后这对配偶带领该雌猴的后代一起离开原群;Furuya观察了1个自然群的分群,其核心由1只顺位正在下降的雄猴和一些年轻的雄  相似文献   

2.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6,38(2):116-119
所有的灵长动物都是社会性动物,其社会群体的组成成分依物种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它们在群体中进行取食、漫游、休息和睡眠等各种活动。对灵长动物的社会组织进行归纳分类有助于对各个物种进行比较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便于研究能够影响社会组织多样性的各种因素。灵长动物的社会分群是多种选择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种因素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猴群的大小、组成成分和数量动态。虽然大多数灵长动物生活在本物种所特有的社会单位中,但它们并不是终生都生活在同一个社群中。有些种类是雌猴留在自己的出生群,而雄猴外迁到另一个社群中;还有一些种类是雄猴留在自己的出生群中而雌猴外迁;吼猴和小狷猴等是雌雄两性都外迁。从个体的视角看,灵长动物的社群并不是一个稳定持久的单位,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个体的出生、成熟、外迁、迁入、迁出、配对、生殖和死亡而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关于灵长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来自于持续1~2年的短期观察,但现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长期野外观察资料,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多创新。这些资料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生物学视角并开辟了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借仔学做保姆的猴 在动物社会,有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真亲”,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做“假亲”。动物学者经常观察到,猿猴在失去母亲之后,就由无血缘关系的母猴照看。死了母亲的黑猩猩幼仔,常常由其它猩猩抚养,或由它们的哥哥姐姐照看。日本猴当母猴走失后,其幼仔就由猴群中地位较高的雄猴照顾,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动物世界的假亲有时表现得比真亲还要亲。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生物间最残酷的战斗就是婚斗。每当交配季节,只要你留心窥视大自然的后院,就可能看到:两只雄鹿顶头交战,鹿角噼啪声响彻森林;两只雄象奋起踩脚.砰砰起舞震颤沙漠;两只雄猴债怒对峙,闪示大犬齿拼个死活.它们都是为  相似文献   

5.
“大仔”是一只川金丝猴,1991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它长得五短身材,显得十分敦实,全身的被毛呈很深的黄色,头顶部的都接近褐色了,它背部的毛呈金黄色而且很长,最长的大约要有30 ̄40cm,浅蓝色的脸上长着一双非常明亮的圆眼睛,眼窝很深,前额的毛很长,像帽檐似的,不注意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它原来是一个金丝猴群里的头领,在这个群体里称王称霸,别的猴都要看它的眼色行事,对它唯命是从,哪个稍有不顺从,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大打出手。这个群体里有“大仔”的妻儿,还有一只刚刚成年的出生在2000年的年轻的雄猴“小四”。“小四”原来是和一雌一雄…  相似文献   

6.
川金丝猴群移动时的成员空间分布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金丝猴在社会生物学方面的一个方面特点是包括多个成年雄性和多个成年雄性在内的几十只甚至上百只成员构成较大的群,本研究探讨了各年龄性别组成员在全各中空间位置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行进过程中群的空间结构是前后轴长于左右轴的椭圆形,其中成员最集中的地方是椭圆形的中央和中后部。成年雄猴在猴群的最前方,中央和最后方;成年雌性和幼猴位于群的中央和次中央;雄性亚成体主要集中于中后位和后位,但同时也见于  相似文献   

7.
猴子的趣闻     
印度首都新德里无人养猴,但因市民不敢惹猴,所以猴子能自由来去,放胆扎营,以致泛滥成灾。据说,这里的猴子最多时可达两千多只,它们经常流窜到政府大厦撕咬印刷品,警卫发现也无可奈何,不能开枪,不敢殴打。因为猴是印度的尊神。  相似文献   

8.
陈淳 《自然与人》2010,(1):13-15
轰动的发现1983年,德国梅塞尔化石遗址出土了一件化石标本。是一只雌性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动物,身高3英尺,年龄约为9个月,被叫做“艾达(Ida)”,学名为达尔文梅塞尔猴(Darwinius masillae)。达尔文梅塞尔猴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原始灵长动物——免猴下目,它的近亲有狐猴、蜂猴及婴猴。它生活的年代为距今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它离人类的出现至少要早4000万年,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化石标本表明这种灵长类动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员近日发现,雄性猴子为了看一眼猴群头目和雌猴的后腿及臂部,竟然不惜舍弃自己最爱喝的果汁,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雄性恒河短尾猴(一种猕猴,多用于实验)捉供两种选择,畅饮樱桃汁或者减量享用这一美味果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着深厚的“悼念之情”。在动物世界中,同时存在着葬礼的仪式。 在这方面,猴子表现突出。老猴刚死,其他活着的猴子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猴尾巴留在外边,群猴注意观察动静。如果来一阵风,风一吹,尾巴一动,群猴就高兴地把死猴挖出来,百般抚摸,盼望复活。当见到死猴毫无反应,又重新掩埋。往往反复十多次。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里,有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当同类鸟死亡时,其他鸟便把绿叶或五颜六色的花瓣覆盖在死鸟的尸体上,以示“哀悼”。 热带森林里,老象断气后,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泥土,用鼻  相似文献   

11.
南美洲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她的大部分位于赤道带和热带,小部分位于亚热带,极小部分位于温带。地形较单纯,地貌主要以准平原化高地、冲积平原、低地以及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性气候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在这里就生活着众多鲜为人知的人类近亲──灵长类。南美洲面积大约有1797万平方公里,生活着灵长类 100多种,约占全球现存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物种总数的40%;我国的地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但是只有22种灵长类,不足南美洲的1/4,可见南美洲灵长类的丰富程度。 栖息于南美森林中的猴子属于灵长目卷尾猴科和狨科,有面似猫头鹰的夜猴、奇貌无比的僧面猴、光头“歇顶”的秃猴、叫声如雷的吼猴、聪明绝顶的卷尾猴、形如松鼠的松鼠猴、长有“第五只手”的蜘蛛猴、小巧袖珍的诚和婿……南美洲的灵长类体型较小,四肢灵活,尾巴多缠卷,为典型的树栖型。多数种类的臼齿是3枚。它们的鼻孔间距很宽,故被称为阔鼻猴,而亚非大陆(旧大陆)灵长类的鼻孔间距窄,称为狭鼻猴。许多老百姓知道猴屁股是红的,但是在南美洲,你见不到一种猴子的臀部是裸露的,更不会有鲜艳夺目的颜色。它们完全依赖热带森林,不同于非洲的排拂、大猩猩,它们当中没有长期生活在...  相似文献   

12.
正对雄性寡妇蜘蛛来说,交配是一种暗藏杀机的行为。寡妇蜘蛛包括黑寡妇蜘蛛和红背蜘蛛等种类,个头大的雌蛛经常在交配过程中吞噬个头较小的雄蛛,这就是这些蜘蛛种类被称为寡妇的原因。一些情况下,雄蛛在试图逃生时被雌蛛抓住。但更常见的是,雄蛛看来自愿赴死,主动跳向雌蛛的长牙。这种自杀举动看来是有理由的。加拿大科学家梅迪亚尼1996年发现,如果雄性红背蜘蛛愿意让自己被雌蛛吃掉,那么交配时间会长一些。通过牺牲自己,雄蛛  相似文献   

13.
休闲时光     
珍奇国宝——笔猴人们都知道我国最珍贵的动物是号称"国宝"的大熊猫。然而,对于另一种小动物一笔猴,却鲜为人知。不久前,有人在福建武夷山区发现了早已失踪多年的珍稀动物:中国笔猴。笔猴重200克左右,它具有猴子的全部体型特征和灵长目动物的智慧。笔猴是猴类家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分支,也是这个家族里的"侏儒"。  相似文献   

14.
鬼鲎     
每当春夏繁殖季节,雌雄鲎便结为夫妻,成双结对爬到沙滩上掘穴产卵。此时若捉住雌鲎,"痴情"的雄鲎决不松手。如果捉住雄鲎,它往往即刻放开妻子,意犹"快逃命吧",宁愿牺牲自己。雌鲎则全然不顾"夫妻恩爱",溜之大吉……  相似文献   

15.
阳光明媚的一天,在非洲塞雷根季自然保护区,俄罗斯生物学家别斯科夫与同事们正驱车前往大草原。前面有几辆汽车停在一间草盖的圆形小房子附近,这时,在其中一辆车旁出现了一场非常吸引人的活跃场面,生物学家们敏感地拍摄并记录下了这一奇妙的情景。原来,在不远处的树枝上挂着一个布袋似的织布鸟的鸟巢,许多织布鸟在鸟巢附近活动。突然,其中一只织布鸟从车上的镜子中偶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大概不能容忍在自己的领地里有一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雄织布鸟。于是,一场恶战爆发了。这只勇敢的小鸟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拼命地啄咬自…  相似文献   

16.
昆虫发出鸣声,意在求偶。但纺织娘的求偶与繁殖却另有一番情趣。雌虫听到鸣声,会循声飞来,把头埋入雄虫翼下,主动与雄虫交配。不过,雌虫的爱情并不专一,常和多个雄虫交配,而雄虫却十分注意繁殖的后代是否亲生。有趣的是,纺织娘雌虫体内有一个特殊的储精器官,交配后并不立即受精。雄虫可以在交配时把储存在雌虫体内情敌的精子挤出,换入自己的精子,并在交尾结束后,蜷曲身子,把嘴靠近腹部尖端,把情敌的精子吮吸干净,才放心离去。据对雄虫精子中的染色液分析,雄虫交配时可挤出情敌90%以上的精子,保证繁殖的后代确系亲生。纺织娘的这种奇特繁殖现…  相似文献   

17.
吉祥的猴与“侯”猴为灵长目动物,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古人将猿猴并称,有猨、犹、猱、獶、禺、为等名,《说文》中说:“为,母猴也。”“猴”本作“侯”,东汉班固(32—92)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见人设食伏击,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由于它是动物,所以加了个反犬旁“犭”,故名猴。自古以来,猴子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物,“猴”、“侯”同音,是对猴的称赞,引申为一种美。《诗经》中有“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韩诗》解释说:“侯,美也。”拜相封侯,是古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古代有公、侯、伯、子…  相似文献   

18.
长鼻猴新探     
长鼻猴(Nasalis larvatus)又名大鼻猴、天狗猴,属灵长目(Primates)疣猴科(Colobidae),是婆罗洲的特产动物,也是世界著名的珍贵、稀有猴种。为了保护这种濒于绝灭的猴子,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林业部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办公室,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是靠炫耀自己美丽的羽毛、动听的歌声来吸引异性,取得生殖后代的资格的.如松鸡、孔雀等就都是靠"广告"来吸引雌性.松鸡喜欢合群,几百只雄松鸡每到发情季节就集中在一块方圆数里的地区,一个个"高歌跳舞",故其自己的身体,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雌松鸡们站在周围观看着它们的表现,以挑选自己的伴侣.啼声不太洪亮或羽毛不够美的雄松鸡,可能没有一只雌松鸡看重它,便要等到下个季节再来碰运气.春夏之时,雄孔雀经常路过雌孔雀的地方,张开云锦似的雀屏,发出夺目的光彩,来回踱步、翩翩起舞,并发出"哎乌伊"的歌声,以此来吸引附近的雌孔雀.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9,(7):9-9
说起牙齿保健,也许恒河猴可以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在泰国华富里的一座废弃寺庙里生活着一群恒河猴,当地人认为早在10年前,它们中就有一些猴子懂得了如何剔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