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关于显花植物童性的生理机制,生理生化标记,童期调控和花诱导等方面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学术界有3种假说解释植物由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生理机制,许多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植物童性的标记,通过环境、栽培措施、营养物质等条件的改变或施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阶段转变。 相似文献
2.
对脱落酸代谢途径和信号途径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揭示脱落酸介导的信号网络调控植物应答干旱的分子机制,同时对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脱落酸信号调控干旱胁迫响应的最新研究进行介绍,最后对未来脱落酸调控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脱落酸信号调控干旱胁迫响应及培育抗旱能力强的植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植物嵌合体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嵌合体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镶嵌形式,它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价值,综述论述了植物嵌合体的结构特点、产生原因和遗传机理,并对其在植物发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嵌合体的分子分析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旱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植物抗性机理的研究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抗旱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从5 个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和评述,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体内CO2 再循环、激素调节、基因响应、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等,并对耐旱性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9.
温度,水分,湿度,初始硼浓度、土壤pH值、交换性离子的类型和数量、土壤类型等外部环境对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硼的影响很大,其中与水的关系尤其密切.从这些因素入手,以硼素与水的关系为重点,综述了硼水关系对植物吸收硼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对作物抗逆育种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整体水平上阐述了植物感受盐渍胁迫及其应答的基本分子机理,并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nammed cell death,PCD)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发育过程中,是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本文对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本特征、调控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盐胁迫对植物的整个生命进程产生影响,盐分通过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使植物细胞膜透性改变,造成氧化胁迫、代谢紊乱及蛋白质合成受阻等现象,植物的耐盐性主要体现在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区域化作用、渗透调节、光合作用途径的改变以及活性氧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翅果油树为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翅果油树的种质资源、生态学特性、植物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及资源开发和应用前景。同时对翅果油树濒危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植物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植物种群生态学近20年在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其动态作如下归纳:(1)植物种群生理生态学在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也向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2)植物种群繁殖生态主要集中于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分配通货,生殖值,生活史进化,繁殖时间和频率等;(3)无性系种群生态学主要集中于无性系性、生理整合,克隆生长格局,无性系生长型,等级选择模型和空间拓展性等,(4)植物构件生态主要集中于植物沟件种群动态和形态结构与构件的关系。(5)遗传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种群遗传结构,变异、分化、适应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型及其遗传基础,多态性等。(6)植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对植物觅源生态学研究,并集中在资源分配格局、表型可塑性,资源异质性以及觅源行为和进化,种群统计学主要涉及图解模型和转移矩阵模型,植物种群生理生态、生殖生态、遗传生态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均与分子机制相关联,因而成为种群生态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eight examples briefly given in this paper, namely, (1) Polymyxa graminis and the cereal viruses it transmits; (2) the geographical types and facultative migration of cotton bollworm as well as the safety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3) development of crop near-isogenic lines with resistance to diseases; (4) molecular-biological researches induced resistance of rice by infection of blast fungus;(5) to use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biological techniques for breeding wheat varieties resistant to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6) mass rearing and field releasing of Microplitis mediator for cotton bollworm control; (7) identification and recombination of insecticidal crystal gene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8) interplanting of diverse resistance rice varieties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of blast disease; which reflec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cent advances in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es of Chi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