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阴离子双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具有双亲水基和双亲油基的阴离子双生表面活性剂及其与常规表面活性剂二元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发现,单组分体系中,阴离子双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远高于常规表面活性剂;其与常规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配体系临界胶团浓度低,胶团组成比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强烈,协同作用显著,表面活性明显高于相应的常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相似文献   

2.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深入认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文中从时间、液固比,烷基链长,质量浓度,表面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性质;从烷基链长,质量浓度和表面性质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性质,说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较强,这为进一步研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改善硝酸铵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表面活性剂对硝酸铵进行表面处理,并测定硝酸矮的吸湿性,分析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硝酸铵吸湿性的原因,得出了理想的硝酸铵改性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Span80-油酸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取乳状液膜分离醋酸水溶液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配比为1:1,表面活性剂用量为5%,乳水比为1:2时,其分离率可达90%以上.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复合表面活性剂配比、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乳水比对分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技商城     
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于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所消费的药物、食品、化妆品和个人卫生用品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与人体接触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的毒副作用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首先以保护皮肤、毛发的正常、健康状态,对人体产生尽可能小的毒副作用为前提,其次才考虑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最佳主功效和辅助功效。因此,如何提供最安全、最温和而又最有效的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表面活性剂工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是:1.环保和安全将成为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综述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性质确定了固定液用表面活性剂适宜的处理方法。对处理后的几种表面活性剂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并对几种处理后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图进行研究,总结出了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特征和结构特点,为气相色谱分析时选择固定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铜酞菁表面处理(I)——对分散稳定性,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SAA,NSAA对铜钛菁实施表面处理,观察了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添加方式(处理方法)对铜酞菁颜料分散,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阴离子型及不同HLB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α-CuPC改进分散,润湿性的作用,比较了CuPC颜料分散性能与表面活性剂HLB(hydrophile-lypophile balance) 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及其缔合体系在药物载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药物载体中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应用于药物载体中引起的药物分子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活性、渗透能力等的变化,总结了药物载体中表面活性剂与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体系物理化学性质(如缔合体系相转变、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以及溶液浊点等)的变化.这些性质的变化,对表面活性剂缔合体系作为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秋燕 《应用科技》2000,27(3):34-35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领域精细化工,随着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将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工业表面活性剂、合成胶粘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等市场空间巨大,发展趋势强劲。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将越来越取决于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是:环保和安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醇系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的用量将持续增长,功能性和有效性将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方向,重大开发研究将集中在高技术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将是最安全、最温和又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磺酸盐类共聚物阻垢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磺酸盐类共聚物作为阻垢分散剂发生,发展的过程,对国外磺酸盐类聚物产品作了介绍,对国内磺酸盐类共聚物产品的阻碳酸钙钙垢,阻磷酸钙垢,阴天充酸钙后,阻硫酸钡垢的阻垢性能,以及稳定锌,分散氧化铁的分散性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煤粒子的表面和其在水中的界面分析,研究了用作水煤浆添加剂的亚甲基萘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钠共聚物对水煤浆的分散性能,讨论了该共聚物的分子量、组成、亲水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甲基丙烯酸(M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共聚物,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不同单体配比下共聚物的组成,采用KT法及YBR计算法得到单体竞聚率,采用概率法计算了共聚物的链段分布函数。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与对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的单体竞聚率分别为0.066 15和2.412。随着单体配比中MAA摩尔分数的增大,共聚物分子链上SSS链段数均长度显著降低,而MAA链段分布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4.
含磷聚合物水处理剂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合成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和AA/HPA/AMPS三种含磷共聚物。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pH值,和高硬度的苛刻水质条件下,它们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阻磷酸钙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PEO-TPC-LDABS三元缩聚物,研究了聚合物中PEO单元的含量对其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以及三元共聚物锂离子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以环己烷为溶剂、浓硫酸和丙酸酐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FT—IR谱留证明磺化反应是成功的。研究了磺化条件的影响,确认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浓硫酸:丙酸酐=1:1(mol);23K下,磺化时间为2小时。热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离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离子含量无关,表现出类似于嵌段共聚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PASA)与无机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复配体系的粘度,结果表明,无机盐降低PASA溶液的粘度,而在AS存在下却随AS浓度的升高溶液粘度升高.NaCl和AS共存时,二者的共同作用,使溶液粘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含磺酸基共聚物水处理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次亚磷酸钠-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1-烯丙氧基-2-羟丙基磺酸钠(COPS-1)为单体合成了含磺酸基的水溶性缓蚀阻垢剂。在装有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恒压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按一定配比加入次亚磷酸钠、少量助剂和蒸馏水,在一定温度和搅拌条件下,分别同时滴加过硫酸钠水溶液和COPS-1/AA(AA恒为0.4mol)混合水溶液,进行共聚反应。该文实验通过优选法,考察了该共聚物阻垢性能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寻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阻垢分散性能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一种制备1-烷基苯磺酸钠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现了一种合成1-烷基苯磺酸钠的新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合成了1-十二、1-十四、1-十六和1-十八烷基苯磺酸钠,HPLC表明,该方法合成的1-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很高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表明,1-溴代烷和苯的烷基化反应生成的烷基苯中大约含有30%的1-位异构体.使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可获得高纯度的1-烷基苯磺酸钠.产品的结构通过NMR和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20.
木质素制备香兰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经革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木质素磺化、木质素磺化盐氧化及香兰素的革取过程中,各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质素经磺化,磺酸盐经氧化后,生成的香兰素收率最高可达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