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霞 《太原科技》2003,(6):93-94
阐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特征。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在他的作品中和声新颖、崇尚复调性、偏爱多声部的线条,在音乐处理上将浪漫的感伤化为法国特有的“情感反应”,在技巧上表现出一种闪烁、独特的音响、微妙的气氛、打破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体系和章节处理的韵律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揭示了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在音乐上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作品《欢乐岛》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特点.并提出了能体现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演奏方法与要领。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他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本文主要从德彪西的生平、创作背景、创作技法、配器手法入手来剖析其作品《大海》的创作魅力和艺术特点,旨在通过对德彪西的人生经历及艺术创作加以分析和介绍,将他的创作思想置于大文化背景下的开放视角中,希望以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对作曲家的创作活动予以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力求做到科学、细致地阐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焰火》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晚期的代表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的曲体结构、调式和声、音乐形象和演奏要点的分析,旨在领略印象主义音乐的特殊魅力,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学习做基本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把音乐家作为一个创作的基本单位,阐述了拉威尔的音乐思维正是基于他生活——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对其影响而形成的。通过综合分析生活,追溯“拉式”印象主义风格形成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德彪西钢琴小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在曲式、旋律型等方面的具体分析,论述了印象派音乐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印象主义音乐来源于印象主义绘画,后来发展为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绘画,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探讨性的问题。全文通过绘画中的绘画形式表现和音乐中的音乐形式体现来说明印象派艺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阿文兴 《科技信息》2008,(21):169-169
德彪西《水中倒影》是其印象主义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其中以根据作曲家欲展示“画面”而对音乐手法进行处理,以客观的、现象的、瞬间的、局部的、色彩斑斓的音乐律动意境,来提供与“画面”意境相统一的印象生成。并以此创造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律动的音响效果,较好的诠释了作曲家强调对事物的客观印象的音乐印象主义曲风。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绘画在整体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受心理学通感及联觉的作用,音乐与绘画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本文从绘画的角度对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后期,随着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印象主义音乐也随之诞生。这些文学艺术流派对音乐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也使印象主义在音乐创作中显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3.
梵高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阵营中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许多杰作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具有个人鲜明的特色。通过对梵高一些代表作的品读,并结合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初步揭示其绘画艺术的三大特色。他重视心灵表现,对现代艺术,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方的表现主义首先出现于绘画艺术,后扩展到文学、音乐等领域。表现主义与印象主义相对而言,印象主义描绘的对象主要是大自然,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以及周围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却是人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情绪,强调的是艺术家自我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的两册共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被音乐学家们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也是钢琴家、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作品。作为钢琴教学方面,也是在本科阶段钢琴主修学生必须接触的文献作品。本文从创作风格、音乐形象理解和相关文献阅读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钢琴教学中教授这套作品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那些抱负远大的美术家以顽强的意志抗拒着传统习惯和流行趣味,用卓越的才能谱写着西方美术新的动人乐章: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及后印象主义,各流派承前启后、相互交汇却又独树一帜。文章着重剖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这两大流派的绘画,比较两者诸多方面的相似和差异,达到对其艺术观念、表现形式、风格魅力的全面认识和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17.
与谢芜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俳句,他在遵循俳句创作的民族化艺术道路的同时,通过化典、借鉴和创新,使其俳句散发着古典美和传奇的趣味。考究与谢芜村的艺术人生,对照其俳句风格与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与谢芜村成功的俳句艺术特色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汉学情结是其创作出清新自然俳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刘天华先生科学地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积极摄取西洋音乐的事实,通过对刘先生二胡作品的分析、探究,阐明他之所以取得超越时代的成就,是由他“采取本国固有精粹”,并进行“东西的调和与合作”来完成的。作者在努力探求刘先生创作风格的同时,希望能对改革开放下的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特别是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帧 《科技信息》2011,(5):I0159-I0159
担当山水画在云南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日益突显,关键在于其特殊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魅力。而促使他有所成就的根源是其特殊的生命经历以及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渐悟。担当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多描述云南鸡足山、苍山等一带山色。与江南小景有别,又不同于高山险壑,在笔致墨韵间描绘了云南特殊的地貌形态,同时又不失传统文人画之精髓,在仿古间创新,形成担当特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李莉 《科技信息》2009,(24):215-215
《牧神午后》这部作品,作曲家德彪西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了细腻、精致而丰富的多变创作手段,充分利用管弦乐队交响性表现了诗中的变幻、朦胧飘渺的意境。在音乐形象的刻画及乐思的发展上有其独特之处,达到了创作手段与内容形式表达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