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强烈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近期的增湿作用下能显著改变其工程性质。浅层土增湿后,具有和新近堆积黄土近似的性质。它不同于一般湿陷性黄土。在某些黄土场地的勘察中,往往发现浅层黄土和深层黄土工程性质差别较大。浅层黄土较之深层黄土湿陷性及压缩性偏高,其界线深度往往在地面下5、6米左右。新近堆积黄土与下部黄土的界线也以5、6米为多,给人形成新近堆积黄土的分布厚度多数不超过6米印象。在预浸水处理后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往往也是5米或6米以上保留湿陷性。因此这一深度界限及其内在规律值得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不同沉积相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冲积平原上河流冲积物所具有的沉积层向上逐渐变细的正韵律特点会引起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随沉积层变化而变化.同时,河流出山以后,河谷展宽,水力梯度减小,使得冲积平原上的河流冲积物从上游至下游具有逐渐变细的趋势,各不同沉积相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永定河的河流冲积物为例分别从垂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来讨论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与沉积相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新近沉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北某电解铝厂工程给排水设计为例,简要从检漏管沟、防护距离的确定和管道检漏防水措施、管道接口形式、管材的选用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各项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萨拉乌苏组是我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标准地层.根据雷西高速公路沿线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及室内试验,系统分析了萨拉乌苏组黄土的分布特征、赋水特性以及物理力学指标,并就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新近堆积黄土(Q24→3)的特殊土质,分析了确定该类黄土地基承载力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承载力受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基于统计理论,以大量实测载荷试验数据为样本,统计了承载力与影响承载力物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新近堆积黄土地基承载力的多因素综合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表明,应用该计算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相对误差小于5%,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3S技术,针对黄土滑坡最主要的致灾因子进行了地学空间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天水盆地的黄土滑坡分布与致灾因子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布规律,主要体现在与地层岩性的变化处发生滑坡灾害的频率较高;地形坡度的变化对滑坡灾害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天水盆地黄土容易出现滑坡灾害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耕地。通过对天水盆地黄土滑坡灾害发生现象的提取,分析黄土滑坡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对于研究黄土滑坡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广,公路建设经常穿越该土质地段。针对湿陷性黄土特有的工程地质性质,分析该土质路基沉陷、路堑和路堤边坡的变形、黄土陷穴等病害,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应避免因为地基浸水湿陷而导致建筑物损坏,可采取地基处理,结构措施和防水措施三种主要的建筑设计措施。此外,施工期间应严防雨水和施工用水浸入建筑物地基。 相似文献
14.
15.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跃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6):144-146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介绍了3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排水、边坡防护、路基监测、路基养护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控制路基沉降,为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陇东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的成因,从公路设计、工程质量、构造物防护、公路养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公路排水及病害的防治措施,论述了做好公路排水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处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结构的描述、分析,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基础设计中,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地质结构条件应采用不同的诊治手段,以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陷性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简要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湿陷事故发生机理和建筑物的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