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之唐宋辨     
唐诗主情,宋诗逐理.文章从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诗歌形式入手,通过对二者的师承对象、学风政风差异的比较,以及词出现之后,诗词承栽功能的异同分析,来阐明诗分唐宋的成因,以深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诗歌范型.  相似文献   

2.
汪晓勤 《科学》2003,55(6):58-60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数学家本人也可能是诗人,数学家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诗歌,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歌颂数学家的业绩,诗歌中融入了数学的概念或意象,等等.自然,第一种情形乃是数学教育史研究中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何军英 《科学之友》2010,(2):144-145
杜甫著名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传诵千古的诗篇。历来有不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首诗给予多种多样的鉴赏和感受。笔者从诗歌描写的4幅画图中看出了这首诗的4句话实际是写了一年四季的蜀地风景,从而表达了作者杜甫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由衷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4,(12):45-46
据《Nature》杂志报道,天学家已经证明,黑洞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发出X射线;而区分这两种X射线的不同,将会使天学家更好地了解黑洞的奥秘。科学家已经了解黑洞周围的喷射物和吸积盘可以释放出不同的射线,但是将两种不同的X射线区分开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杜甫著名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传诵千古的诗篇。历来有不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首诗给予多种多样的鉴赏和感受。笔者从诗歌描写的4幅画图中看出了这首诗的4句话实际是写了一年四季的蜀地风景,从而表达了作者杜甫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由衷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6.
傅杰青 《自然杂志》2004,26(2):116-117,F002
现代的医师都知道缺铁引起的贫血与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再加上叶酸的缺乏)导致的贫血是不同的两种疾病。不仅病因不同,而且症状和体征也不同,其转归也有所不同。贫血有很多种类,病因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迥然相异。这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说来都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7.
杜甫著名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传诵千古的诗篇.历来有不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首诗给予多种多样的鉴赏和感受.笔者从诗歌描写的4幅画图中看出了这首诗的4句话实际是写了一年四季的蜀地风景,从而表达了作者杜甫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由衷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与诗歌和传说距离很近的地方,这也是一个必须以“石头”作为文化与生存注脚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沈春生 《科学之友》2009,(12):138-139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于两种文化之中,因此它们有着各自的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习俗和宗教等。而这一切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即文化负载词。文章主要讨论文化、语言和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的关系,并把联想意义分为3种类型,接着探讨了与之相应的翻译,并提出了几种翻译技巧以达到流畅翻译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尼安德特人消失于3万年前某一时候,而智人却继续兴旺发展了呢?去年4月份的一次”占生物学会议上.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卡斯和克里斯·拉夫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些线索:尼安德特人有更为强壮的胳臂,他们让自己的小孩疲于奔命。这两位人类学家研究了约2打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骨脂化石。这些化石全部来自近东一些发掘完好的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属于15万年前。这两种人群都在不同的时期居住在那里。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特林卡斯说,尽管人类学家不能确定这两种人所处的时期是否有部分重迭,但他fi’--J明显地有不少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力系统变电站的两台主变压器保护配置中不同时间级差的保护动作行为,在假设条件下,对中、低压侧发生各种短路保护的动作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对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提供了分析的依据,提高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段宝娟 《科学之友》2009,(8):139-14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文化的原始记录以诗歌的方式开始。诗歌贯穿了中国人5000多年的文化生活,诗歌也走进了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试卷。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词一般表现豪放,文中以《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为例,重在分析词中所表现出词人的婉约浪漫特征,从艺术表现方式、思想感情、词结构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词中婉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翻译难,难就难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本文简要探讨了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并提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同时结合实践,提出两种实用的英汉翻译法则,以此希望这些研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毕劲松 《科学之友》2008,(10):106-107
文章分析了先锋派诗歌一味沉溺于形貌修辞学,忽视内容与思想深度的挖掘,超出了新奇求异心理的那个“度”,从而导致流于形式的弊端,为诗歌今后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陈宁辉 《科学之友》2009,(10):131-133
文章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流程分析,剖析了现行停车收费系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弱点,提出新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并用精益生产理论对两种收费系统收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李晋芳 《科学之友》2009,(3):152-153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就要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这也正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此类题型屡试不衰的重要原因。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考试中最头疼的也最难于拿分就是古诗鉴赏题。那么,如何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笔者认为首先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从独立的词语法化为附加语素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宋朝时“期-儿”缀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由小称后缀发展成名词标记。本文拟通过语料分析,揭示这一重要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