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由于思想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双重催生,科学成为一种主流文化,获得无上的权威;但是,作为工业文明主导的科学文化又似乎变得越来越失去文化的内涵,产生了所谓的文化迷失与人文缺失等异化现象。本文深思这种现象,强调科学并不凌驾于其它文化传统之上而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应当从强势文化走向平权文化,回复科学技术的文化本性。文化科学就是让科学回复文化的内涵,重新变得有文化。  相似文献   

2.
科学解释从亨佩尔"演绎—规律"模型到范·弗拉森语用学解释模型的发展,显示出的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即从以语形和语义分析为基础的静态逻辑向以语用分析为基础的动态语境的变化,它深刻地反映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演变路径,标明了语用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手段已全面地渗透于科学哲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4.
科学原创与科学积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匮乏的根本原因是科学积累上的弱势,就科学整体发展水平而论,中国科学正处在一个积累的,而非原创的时代,科学积累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它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学意义,积累是取得的原始创性成果的前提与基础,充分重视科学积累在原创性研究中的作用对我国的科学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社会一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后现代的转向。就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而言,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这是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第一次转向。逻辑主义着眼于科学理论的逻辑分析,追求科学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其代表为逻辑经验主义。波普尔及其学派可以看作是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过渡和中介。历史主义超越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作为“科学的逻辑”的定位,认为单靠逻辑的解剖刀必定歪曲科学,因而把焦点聚集在对科学的社会一历史考察上,更多地关注科学的实际发展,试图建立历史的模型,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是新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不仅有功于从根本上改变科学哲学的狭隘定位,从而使其走出现有的困境,而义还将大大拓宽科学哲学的研究视野,从而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开辟颇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场域中,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是两种性质对立的科学资本.由于制度化科学资本在科学场域中所处的有利位置,制约了科学场域的自主性.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权力化现象,就是由于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转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比较详尽地叙述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研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发展,扼要地阐明了有关学术观点,同时顺便谈及作者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科学宽容:值得深入挖掘的科学文化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宽容是科学文化宝库中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与宗教宽容的比较揭示科学芝容的特点,进而通过对科学真理本质的讨论说明科学宽容的意义内容,最后通过与外部民主的内部自由关系的考察揭示实现宽容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1.
1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13.
14.
从科学哲学到科学社会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从科学哲学到科学社会学这一元科学研究发展趋向作了评析。认为:传统的科学哲学的定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难以将社会历史的观点贯彻到底;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弥补科学哲学的局限性,而且也为整个元科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科学社会学(特别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也有其自身的限度,并不能取代科学哲学对科学内容本身作深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本文抛开哲学层面的一般争论,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近代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价值关系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和评论.从中不难看出,在近代科学刚刚诞生时期科学发展的特点、科学的地位以及科学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微妙的变化,这对于我们透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试论工业化科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略论科学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科学启蒙含义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