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数学在人的实践或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对数学自身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实际上不是人的实践和其他科学巽的需要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数学应用为数学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即为数学研究提供研究“起点”;其次,数学应用提高了人们对数学理论的价值评价,使更多的人来研究数学;最后,数学应用为数学提供一种可接受性基础,增强人们对数学科学的信念,加强数学研究的力度,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民族或地域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在世界数学发展的脉络乃至人类科学思维演进的长河中,中算家的思想、方法和成就占有何等位置? 在数学观念和成果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华古算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 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库恩当年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时的奇妙经历一再地浮现在作者脑海:刚开始这位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对书中那么多“明明荒谬之处”感到困惑,而当他一朝顿悟“可以从一开始就一贯采取另一种方式阅读”时,“这些困惑突然消失了。”现在让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库恩当年读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而是欧几里得《原本》,那么他还会先是遇到类似的困惑继而获得产生“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概念那样的灵  相似文献   

3.
最近党中央鲜明提出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两个指导思想: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欧几里得(Euclid,330—275B.C)的十三卷《原本》被视为西方科学的典范。两千多年来,它被译成各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科学的“圣经”。在近代欧洲,“几何学家”即指数学家,“几何学精神”就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精神。1607年,利玛窦(1552—1610)和徐光启(1562—1633)以《几何原本》为名,将这一历史名著的前六卷翻译成中文。“几何”二字是中国固有词汇,冠诸于“原本”之前用以指代广义的数学,这与古希腊先哲的初衷是一致的;欧几里得的著作当然不仅仅囿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几何学”。  相似文献   

5.
古历新探陈美东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658页科学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所涵盖和渗透的领域也几乎到达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科学在20世纪的巨大成功,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所产生之影响正日益加剧,甚至在许多方面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探索根源,科学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并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其关键在于精密科学从17世纪以来所不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就是精密科学史研究之所以受到科学史家更多关注的重要原因。而所谓精密科学,按照传统的观点,通常是指数学、天文与经典力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正处在这样一个形势下面,它必须要考虑自己怎样发展的问题。从数学的外部形势来看,在我国正处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面前、处在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形势面前,科学与技术也正要以新的姿态向前发展,数学应该考虑在现在这个技术革命与科学大发展中怎样发挥它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怎样发挥它的作用,这样的问题尖锐地提到了每个数学工作者的面前。数学与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的国际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期刊(季刊)将在1992年1月创刊,该刊名为《科学与教育: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贡献》(Science & Education:Con-tributions from History Philosophy and History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该刊发表科学与数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以促进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与课程设计。该刊的宗旨是促进: (1)通过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来澄清并处理当代科学与数学教育所面临的许多学术问题,诸如:科学方法的特征化;民族科学的性质;所谓的科学的男性偏见;儿童科学的性质;心智的行为主义模型与认知模型;科学-技术-社会课程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皮亚杰纲领中  相似文献   

8.
数学文化研究是数学哲学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开辟了数学哲学研究的全新视角。本文从文化哲学、科学文化哲学以及数学哲学的后现代发展历程中梳理了数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学与文化: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十年来,在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研究中,学术界越来越注重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尤其是由于数学发展日趋专门化,数学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者的融汇更引人注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文化成了当今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 (一)文化与数学文化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中,数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数学文化(Mathema-tical Culture)探讨的,就是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数学所起的作用,数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数学发展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数学在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始终占据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因其特有的严密性与确定性,在所有科学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不同于其他的科学分支,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集合、函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这些对象是抽象的,外在于时空,与我们没有因果力的关联;其研究方法也迥异于其他科学,人们通常认为数学是通过演绎证明而先验获得,而其他科学则依  相似文献   

11.
维也纳学派与数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基础主义的数学哲学对于维也纳学派的科学哲学观及其一般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分析。由于维也纳学派在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这就从一个方面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在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在本世纪上半叶,数学哲学在这两者之中占据主导的地位,而科学哲学则主要处于前者的直接影响之下。  相似文献   

12.
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能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存在于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数学哲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冯此此为依据提出了“能动作用”这一知识与概念发展的普遍模式,即我们不仅应当高度重视在不同领域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而且应当明确肯定这种关系的能动性质。  相似文献   

13.
建部贤弘的数学认识论--论《大成算经》中的"三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象形”、“满干”和“数”,是日本江户时代数学家建部贤弘在《大成算经》中所讨论的三个范畴 ,也是该书的纲纪 ,谓之“三要”。这些范畴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术数 ,语言晦涩 ,一直为日本数学史界所忽视。文章从中国数学文化传统出发 ,重新解读这些文字 ,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认为在汉字文化圈数学家中 ,建部贤弘在中国象数学文化背景下 ,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数学科学的本质 ,讨论了数学研究对象及其存在性问题 ,并已接触到数学变量的讨论 ,同时对实数系给出了一种分类。其“三要”数理观是汉字文化圈数学认识论的突出反映 ,具有数学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吉尔·培根是13世纪英国杰出的学者,其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大著作》,其中《数学》部分集中体现了他的数学思想及其实践。培根的数学思想是中世纪盛期拉丁西方学界广泛吸收古典与阿拉伯科学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创新性思想。培根深深认识到了数学作为其他学科"门与钥匙"的作用和确定性,并将其数学思想付诸实践,包括论证"地球说"、计算地球赤道周长、修正历法、推导出开普勒第一定律。培根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中世纪盛期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方向,也预示着近代西方科学和思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经济管理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就是说,要求科学的管理。讲科学就要有科学的方法。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和选择一种科学方法呢? 第一点,选择科学方法要从我国经济和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在国内外所看到的,有一条共同的体会,这就是:我国搞经济工作,一方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45-45
第二届Trieste科学奖2006年7月5日揭晓,清华大学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教授因在防治致命传染性疾病(SARS)方面做出的基础性贡献与另3位科学家一起获得本届Trieste科学奖。Trieste科学奖由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意大利Trieste市和Illycaffe公司于2004年12月共同创建(2005年度第一次颁奖),旨在表彰那些为世界科学发展所做出卓越贡献的发展中国家杰出科学家。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两项,每年在不同领域轮换。本届颁奖领域为医学和数学,中国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定信教授因在B型肝炎研究方面的贡献与饶子和教授共享Trieste医学奖,巴西里约热内卢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所JacobPalis教授(因在多元动力系统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印度钦奈数学研究所C.S.Seshadri教授(因在代数几何研究领域的贡献)分享Trieste数学奖。  相似文献   

17.
数学科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个庞大科学体系.它包括纯粹数学、应用数学以及这两者与其它科学的交叉部分,是一门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体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巨大智力资源.而现代科学,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在其发展过程和前沿领域研究中,又对数学科学提出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现代科学和数学科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在把孙显道同志的“关于数学的对象问题”发表在这里。这篇短文对本刊1957年第2期所发表的关肇直著:“论数学的对象”一文提出若干意见与补充。我们认为,数学的对象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把这一问题讨论清楚,就可以把某些唯心主义者所常常利用的一个方面——数学的性质——予以澄清,从而堵塞他们歪曲这一门科学的道路。这问题还牵涉到许多其它富有意义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如何理解“量的范畴”,量与质以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等。希望读者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科学术语被人们广泛应用在了日常生活中,可它们大部分几乎经常被误用,于是一些科学家出来,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科学、准确地理解这些科学术语。以下是十个最经常被人们误解的科学术语。1.证明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说:我认为在所有科学概念里,最被广泛误解的正是"证明"一词。它本身的科学定义是在遵从若干假设的条件下,得出某个结论所使用的逻辑论证——这可比口语中的  相似文献   

20.
一、1958年以来我国数学发展方面的新方向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的科学。从它的研究对象说,它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数学这门科学在不同阶级的人的手里,受到不同的看待。怎样发展数学,无可避免地反映了提出看法的人的世界观,因而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