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道德教育必须同社会发展相适应,调整和完善道德教育标准,形成多元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的道德人格为目的,注重道德教育实践以形成个体道德的自律。  相似文献   

2.
曾凡敏 《科技信息》2009,(20):I0025-I002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有健康的道德教育才有健康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道德教育观与正确道德教育实施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健康的心理也是滋生学生美德最肥沃的土壤。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来看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忽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发展性需要的满足的教育,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够的教育。由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焦虑与道德冲突,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为我国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增强了人们的规则意识,提供了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政治环境,WTO的一些规则本身就蕴涵着道德教育的内容,极大地促进道德教育的效果。但是,加入WTO也对我国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育开放的承诺、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道德教育手段的滞后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寻找对策,应对加入WTO对道德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围绕着培养合格公民这个基本目标,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把道德理论研究和实验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层次性和各科教学的渗透性,使道德教育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培养健全人格。这给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以极好的启好。  相似文献   

5.
金红霞 《科技信息》2011,(22):283-283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全民参与到弘扬道德文化的建设当中来。我们知道,教育能促进个体适应社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怎样让道德教育成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并产生良好的行为呢?  相似文献   

6.
孙丽娟  赵晴 《甘肃科技》2010,26(10):170-172
道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学校教育心脏的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是沟通学校道德教育和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桥梁。通过对目前国内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现状的考察,用文献法比较、分析和归纳目前隐性德育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向,以期为隐性德育课程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道德素质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根本素质,道德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有诸多有利条件,教师应因势利导,抓住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风强 《科技资讯》2014,12(24):221-222
现实的社会化生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信观念作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也不能例外.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基础单元承担着个体社会化的中转站的职能,离开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将会导致诚信教育的真空并最终导致教育目的的落空.大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是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而诚信教育的感召力来源于个体自身的欲求,社会化背景下社会欲求需要与个体欲求结合:个体欲求、社会欲求以及补偿机制和教育手段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内化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种现代教育;2.它是使人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3.它是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内化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种现代教育;2.它是使人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3.它是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以人为本"成为治国理政主导理念的今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提供了一种"学理资源"。因此,相关理论的研究者首先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扬弃",然后对当前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进行重新梳理,继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提出高校德育发展策略,即通过提升德育个体服务功能、更新德育的思维模式、强化德育发展性功能及营造德育的和谐环境等策略来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为本位的规训式德育与以个人为本位的单子式德育,都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都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在呼唤民主自由和主体自觉的新时代,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高校需要建构与此相一致的德育——共生性德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利益对个人的影响日渐突出,加上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问题,逐渐显现出青少年的“个人中心主义”倾向,使道德教育形势日趋势严峻,就青少年个人中心主义形成的客观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并就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元文化的激荡与演进,土家族道德教育必须在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中深化改革,既要增强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民族特性,坚持社会主导价值导向;又要挖掘土家族文化教育资源,打牢其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还要促进各种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强化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有  于娜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9):94-94,96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本文从诚信的概念出发,强调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论人格内涵与人格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主要指个人的法律人格、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的实质是“平等”,心理人格的本质是“和谐”,道德人格的核心是“善良”。人格教育和养成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激发人格建设的内在意识,发挥教育者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的到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都大为拓展,基于人,社会和自然界广阔背景上思考德育新功能,有助于适当与适度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规范德育.当代学校德育从远离生命的规范德育向生命本体回归.其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引导个体生命获得意义,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增进师生生命之间自由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柯尔伯格公正伦理的研究对象为男性,其理论关注独立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试图论证道德原则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主张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交给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公正评判委员会裁决。而吉利根和诺丁斯在道德教育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她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关怀出发,通过具体道德情境中差异性主体间的交谈、对话、实践等方式在人际关系中构建"关系自我"。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在道德教育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我国道德教育的连续性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济是一种主要以道德教育为手段来发展的经济 ,是劳动者道德素质状况所体现出来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发展道德经济是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积极进步的道德觉悟 ,使之焕发出合法的积极的高效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 ,由此推动社会、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道德经济学是以道德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是为我国发展道德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的科学。当前我国发展道德经济、研究道德经济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