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苜蓿幼苗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50,100,150,200,250 mmol·L-1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分析苏打盐碱胁迫对苜蓿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5种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苜蓿幼苗适宜的模拟混合苏打盐碱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混合苏打盐碱浓度增加,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50mmol·L-1混合苏打盐碱浓度为LM807幼苗模拟最适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常见葡萄种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黑龙江省常见的葡萄种和栽培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揭示:不同葡萄种中的九个品种,在三个生育期叶片中共显示23条酶谱带,按其电泳相对迁移率的集中程度由快至慢可分为A、B、C、D四区。不同生育时期酶谱有较大变化,不同种的葡萄品种酶谱差异显著,B区和C区酶谱带的数目和表达先后与不同种有明显的相关性。杂交种反映双亲所在种的酶谱带的特点,并有新酶带产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连续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室内和野外种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室内和野外两个种群的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谱带均存在差异,酶带颜色也深浅不同.野外种群与室内种群相比,POD同工酶多一条迁移率为0.038的酶带,EST同工酶多一条迁移率为0.58的酶带.说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室内种群与野外种群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石榴种内不同居群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栽培于同一生境的6个石榴居群同一生长期叶片中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ST同工酶酶谱在各居群间,甚至在同一居群内除少数共有的特征谱带外,其余的存在较明显的频率差异.石榴各居群EST酶带总共有10条,分为3大酶区,A区带有酶谱2条,B区带有酶谱4条,C区带有酶谱4条.其中A区的E1、E2,B区的E5和C区的E9为各居群所共有的特征谱带,顺序为较强与最强带.  相似文献   

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无油盐碱土和石油浓度为5 g/kg的盐碱土,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Y-2对苜蓿生物量、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对总石油烃(TPH)降解率的影响,以不接种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Y-2能够在石油胁迫下显著促进苜蓿的生长,接种处理通过提高苜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降低植物体内MDA含量减缓了石油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并且接种Y-2显著增加了苜蓿对石油盐碱土壤的总石油烃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对南方水稻田中4种优势种蜘蛛-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武昌獾蛛(Trochosa wuchangensis)和白跗狡蛛(Dolomedes pallitarsis)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蜘蛛的POD同工酶谱带清晰,不同种间差异较明显,同属于狼蛛科内3种蜘蛛的POD酶谱相似性强,与白跗狡蛛谱带差异显著,同时发现拟环纹豹蛛POD酶对农药胁迫有明显的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三元鲤及其双亲(资江鲤(♂)、芙蓉鲤(♀))的血清蛋白、酯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酶。研究结果表明:双亲的血清蛋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B_2区和B_3区的MA带上。F_1代表现了亲本的血清蛋白,B_1区和B_2区为双亲的嵌合型,B_3区为母本型。双亲的酯酶、过氧化物酯亦存在组织特异性和种的特异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心脏和肾脏。F_1代酯酶酶谱偏向父本,肾脏中间主带的酶相对活性明显高于亲本,肝脏阴极端出现一条新的酶带。F_1代心脏的过氧化物酶为母本类型。作者认为血清蛋白、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在鱼类育种中可作为区分亲本、亲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标记。同时,酯酶同工酶谱型的变化,可以作为预测杂种优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番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通过对朱展才报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可用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测定,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提供一个定量的方法。在酶谱分析中,用酶谱带的染色深浅表示酶活性高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永法研究了在~(60)Coγ—射线作用下,水稻芽中酯酶等同工酶的变化情况。通过酶谱技术显示的谱带图样看出:与对照比较,处理的水稻芽中酯酶同工酶,缺少酶带3,增多酶带8′,各酶带活力降低,处理的水稻芽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缺少酶带4,增多酶带4′,各主要酶带活力增高,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处理与对照相同。结果表明,水稻芽中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60)C0γ—射线作用有密切关系,而此二酶可衡量遗传效应。因此,分析同工酶的变化规律,有可能为预测辐射的遗传效应,探讨辐射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对杂交水稻花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条发育途径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作了细胞学观察,结果如下:(一)正常配手体发育途径中,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均不相同,各有特点,减数分裂期与双核期的特点尤为明显。(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粉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转化启动时,花药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有很明显的变化,上部泳动较慢的酶带大大地合并,酶活增高。(三)离体培养时,只需糖的供应,花粉就能去分化启动。(四)不育系与保持系相比,只有减数分裂期,保持系的酶带数目多于不育系,单核期与双核期,并不保持这一差异。  相似文献   

11.
TMV对不同抗性番茄品种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TMV O株系接种番茄不同抗性品种,分析对照和接种番茄在不同生育期内同工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根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均发生酶活性的变化,并且整个生育期总酶谱带数也发生改变。这些结果可以考虑作为番茄抗TMV的生化指标,从中可见基因表达程度与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黄芩悬浮培养过程中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并对不同培养时间测定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确定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与培养液及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培养周期中,过氧化物酶酶谱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黄芩悬浮培养14 d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黄芩悬浮培养第15天时,黄芩苷质量浓度最高.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随黄芩苷累积均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植物性杀虫剂鱼藤酮、藜芦碱对蚯蚓的影响选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揭示鱼藤酮、藜芦碱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急性染毒试验鱼藤酮对蚯蚓24h、48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3.96mg/L、5.991mg/L,藜芦碱对蚯蚓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0.67mg/L、20.33 mg/L。说明藜芦碱、鱼藤酮对蚯蚓有致死效应,鱼藤酮的毒性强于藜芦碱;蚯蚓体重的增长受到了药物浓度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随时间的延长对蚯蚓体重的抑制效应减弱;在药物胁迫下,SOD与POD活性变化随质量浓度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蚯蚓体内SOD、POD响应不同,POD对药物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辐射对水螅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长为365 nm的4 W紫外线灯照射水螅,50 min时水螅全部死亡,LD50=26 min.紫外线灯照射对水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影响显著.在水螅恢复的过程中三种酶活性开始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SOD 16 h后、POD和CAT 24 h后酶活力分别逐渐下降.说明水螅在抗紫外线的修复过程中保护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锌(Zn^2 )处理玉米种子,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 浓度高于50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长度、根体积和株高随Zn^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和土地上部生物量在Zn^2 浓度为5mg/L时达到峰值,而后随Zn^2 浓度的增加,植株干重减少.随Zn^2 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根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CO)和多酚氧化酶(POL)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Zn^2 浓度为5mg/L时显著高于对照,随Zn^2 浓度的增加,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草甘膦不同浓度胁迫下,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铁皇冠叶片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草甘膦胁迫条件下导致铁皇冠叶片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都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常温下MDA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低温下MDA含量逐渐增加,这说明低温和草甘膦双胁迫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蓝萼香茶菜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对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影响 ,测定了 8d ,4℃低温胁迫下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后蓝萼香茶菜幼苗叶片的SOD和POD的活性呈上升趋势 ,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低温伤害 .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为农业服务的途径,发现激光能够使种子提前发芽,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我们利用He-Ne激光作为光源,对番茄两个品种的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功率密度、不同时间、多个组合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在0.016瓦/厘米~2~0.024瓦/厘米_2,辐射时间为6分钟,辐射湿种子时,其发芽率最高,幼苗长势最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活性最大,根尖细胞分裂相明显增多,提高番茄产量已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月季感染白粉病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月季常见栽培品种粉和平(Pink peace)、达拉斯(Dallas)、红胜利(Red success)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白粉病胁迫下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抗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白粉病胁迫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酶活力均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粉和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最大,达拉斯次之,红胜利最小.受白粉病胁迫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也表现出显著的升高,但易感病型品种红胜利的MDA含量的增幅最大,含量也最高.以上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能对白粉病的胁迫做出敏感反应,抗病性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也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