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数学建模是一门提高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课程,应将建模案例教学引入到经管类院校的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案例的选择、引入环节的设计,以及学生课后分组讨论时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提升教学团队的自身能力,精心设计适合经管类学生的案例资源和培训讲义,组织数学软件的培训,开设选修课程,分阶段、分步骤的强化训练,模拟参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等培养经管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在民办本科学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及研究活动,提高了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
虽然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地方院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数学建模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因此,探索一种适合于地方院校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推广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数学建模活动在地方院校开展的现状,探讨了一种适用于地方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数学建模"五维联动"模式的构建,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地方院校通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建模是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1],将概率统计思想有机地融入数学建模的日常教学中,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这类课程.1概率统计理论应用在数学建模中的意义最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涉及的概率和统计知识较多,如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数学建模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途径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学院支持、教学满意度、学习目的及基本能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习目的影响最大,基本能力影响最小.此外,学习时长对学生基本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学满意度与学院支持有双向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改进数学建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我国的影响与日俱增,对高校培养实践创新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等因素对数学建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以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采集了193个有效样本,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社会支持对数学建模教学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学生期望对数学建模教学满意度有负向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对数学建模教学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建议.提出了由数学模型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全过程,加强教材建设,鼓励和培养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引进数学建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提出了加强平时考核,开放式考核内容,鼓励学生设计模拟系统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提高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建模是大学数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起到切实的作用1数学建模课程及竞赛在强化学生科学思维训练中的意义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符号、方程式、图形等将实际问题中的抽象内容表现出来,结合数学知识提炼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建模,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课程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用数学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教材建设是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数学建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分析确定了数学建模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将掌握数学建模实践方法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构建满足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教材建设应强调数学建模方法多样性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教材真正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