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结尾是通过精炼的语言,总结归纳、实践经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及时地进行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容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而且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象征是小说的一个很普遍的修辞现象。它的巧妙运用能恰到好处地突出主题。劳伦斯是运用象征的大师,象征手法在他的以下作品中具有三种特性:双重性,依附性,具象性。把握好其小说里的象征是理解其小说主题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术闪光点,并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设置为参照,探索发现出余华小说的特性,进而总结出两者背后广阔的文艺共鸣。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就俄国文坛而言,还是从世界文坛来看,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都以独树一帜的卓绝特质,不失为其间首屈一指的艺术奇葩,让数代读者爱不释手。基于此,本文拟从对话性、戏剧性与哲理性三个方面出发,对其叙事艺术进行挖掘与探索,以彰显其独到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头难起尾难落,千古文章无定格”。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同样,一首好的歌曲也应该有这样的要求。就歌曲来讲,似乎结尾比开头更重要些,作曲家往往在歌曲的结尾上苦苦推敲,倾注更多的心力,使结尾既合理又精妙,从而赢得听众的喝彩。 歌曲的结尾,其艺术方法及结尾处理的优劣,与曲作家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生活知识和创作经验诸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结尾总是与整体水乳交融、和谐美满,既可渲染气氛,也可深化意境,达到  相似文献   

6.
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有“好的结尾”,应该有“余味”“余音”,这对提高和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短篇小说的结尾,有的是深化主题,完成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最后刻画;有的是渲染气氛。以加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有的则是带有哲理性的抒情,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相似文献   

7.
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有“好的结尾”,应该有“余味”“余音”,这对提高和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短篇小说的结尾,有的是深化主题,完成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最后刻画;有的是渲染气氛,以加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有的则是带有哲理性的抒情,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必须讲究结尾.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结尾方法有:归纳式结尾、点睛式结尾、畅想式结尾、反馈式结尾,此外还有撞钟式、开拓式、链索式、练习式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完美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重结尾艺术,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结尾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腈。”“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完美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重结尾艺术,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结尾方式。  相似文献   

11.
徐辉 《科技信息》2008,(6):283-283
一堂成功的物理教学不仅需要良好的开头,更需要完美的结局使整堂课内容得以升华,本文作者主要对平时物理课教学过程中的结尾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的“理趣”和“情趣”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欣尝的一个理论向题。理本身是抽象的,抽象的理论一般是不能唤起读者美感的,但理而有趣,却是美学中一个课题了。 清朝文艺批评家沈德潜曾在《诗说啐语》小说到诗中的理趣问题。他说:“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  相似文献   

13.
杨万里的诗歌观察细致敏锐,语言生动活泼,情感真切深挚,结构曲折多变,充满新奇灵动的“活法”,被后人称之为“诚斋体”。本文尝试对诚斋诗的结尾艺术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创新求变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结尾部分是一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与结尾部分构思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霍桑的成功与他对于小说结尾的处理艺术是分不开的。文章结合三个作品的结束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帮助读者对其作品更好地理解,对小说的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巴金的艺术创作虽然以长中篇著称,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短篇佳作。要了解巴金创作的全貌,探讨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到一九七七年发表《杨林同志》,解放前后巴金共写了八十五篇短篇小说。其中,解放前写的分别收入十三个短篇小说集内,解放后写的十四篇收入《英雄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巴金的短篇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贯穿了巴金创作的各个时期,因而也就成为巴金思想和创作发展轨迹的鲜明体现。其中不少作品发表之后,立刻引起文艺界  相似文献   

16.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课尾小结,便于小学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相似文献   

17.
将空白艺术运用于小说的结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表现形式和效果来看,作者往往在小说结尾采用中断情节、情节发生重大转折或在情节结尾处造成较大矛盾的方式来制造空白,有意留下“弦外之音”“象外之意”“言外之情”,由读者主动进行再创造的审美活动,以追求"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比起他的中、长篇来,数量不算太多。茅盾自己曾经说过:“至于短篇小说,我写得不多。因为我觉得写短篇小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或许比写长篇还难些”。他从1928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创造》起,到1948年写完最后一个短篇《春天》止,20年间只写了5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虽不乏一些脍灸人口的佳作,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萧红短篇小说在现代小说史和她本人的创作生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与审美价值。其思想内容的独特性、真切性与尖锐性,其艺术创造的新颖大胆别具一格,使她成为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最敢于也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林斤澜同志是温州人。正如他自己说的“大概因人老了,也思乡”,于去年四月间回到家乡。本校及其他单位,借此难得的机会,邀请他谈谈短篇小说创作。这里刊出的,是本校姜加标老师根据他两次讲话纪录的整理稿,曾经他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