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IPv6由于其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层次化的地址结构、高速的路由、更强的安全性、对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更好支持等特性,是替代IPv4协议、解决目前Internet面临的困境、为下一代Internet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的最佳协议。文中详细论述了IPv6的地址体系结构,IPv6地址的种类及其与接口的关系,IPv6地址模型及IPv6地址、地址前缀、地址类型的详细格式和压缩格式的表示方法,并较完整地论述了IPv6单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地址格式、地址范围及其用途,对于布署IPv6网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播技术是IPv4网络下视频传输的主要手段。在诸如视频会议的多客户端应用中,单播耗费了很多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资源。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及视频业务的飞速增长,单播技术构建的视频传输系统已无法满足这类业务在带宽及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使用IPv6组播技术进行多点数据传输,能有效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并极大减少网络及服务器负载。基于IPv6组播和微软DirectShow视频处理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视频流媒体的组播传输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IPv6网络下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IPv6其广泛的地址空间,优良的服务质量等诸多优势,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而网络的拓扑发现作为网络管理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IPv6网络拓扑结构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许绘香  王浩川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3):114-115,12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IPv6协议将取代IPv4协议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协议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支持网络节点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等。本文主要探讨了IPv6环境下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并以嵌入式IPv6为例探索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ISATAP隧道技术原理和IPv6地址格式的基础上,基于Dynamips仿真平台部署了一个企业IPv4/IPv6网络,设计了拓扑图和IP地址分配表,解析了主要配置命令,验证了网络的连通性.通过查看路由表信息,明确了ISATAP协议构造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方法;通过数据包收发率和网络吞吐量,说明网络具有收敛时间快且抖动较为平滑的特性,为ISATAP隧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通过名字-地址映射关系简化IPv6地址配置和网络迁移的方法.利用IPv6本地链路地址可以在邻居节点间直接通信的特性,将根设备上定义的名字-地址映射信息通过专用控制协议在全网范围内进行涟漪式传递,使得网络设备上须要配置传统128位IPv6地址的地方可以通过配置名字来替代,降低了IPv6地址配置的复杂性,同时大幅简化了网络迁移的难度.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减少IPv6地址配置和网络迁移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误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越来越流行,目前IPv4地址越来越显得紧缺,IPv6地址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IPv4地址问题,因此发展IPv6成为业内共识,如何平稳地过渡到IPv6互联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主流的三种IPv6过渡技术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模拟器仿真隧道协议在现实网络环境中的实施,进行连通性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钟志 《广东科技》2006,(10):43-44
为了解决即将耗尽的IP地址和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IETF提出了下一代IP解决方案,即IPv6。IPv6技术具有一系列使得互联网的用户增强他们的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特征。IPv6与IPv4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大的地址空间,这给网络安全性带来了好处。IPv6的比较大的地址空间(IPv6为128位,即16字节;而IPv4为32位),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同时,大的地址空间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的好处。IPv6的另一个安全性在于在IPv6把IPSec(IPSecurity)作为必备协议,IPSec通过所定义的一套完善的安全机制,在身份认证报头(AH)和封装安全载荷报头(ESP)的支持下,可以为IPv6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层数据提供各种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毅  李会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6):211-213,239
在IPv6网络中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实现客户端IP地址的自动获取和绑定,但是它提供的功能有限。文中提出通过IPv6协议本身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DHCPv6合作,实现客户端即插即用的零配置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IPv4标准的互联网IP地址已消耗70%,而依照当前IP地址分配的游戏规则:中国8000万网民=美国2所高校!“资源穷尽”,“地址枯竭”的红色警报响起,互联网发展的瓶颈、阻碍3C融合的拦路虎凸现!所以,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便成为承载人类无限未来的救世主——“它足以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为运营商提供下一代互联网各种“杀手级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网络体系的变革,给了大家共同的机会。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逐渐面临一个挑战,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这给中国的企业以新的机会去打破现有的网络经济格局——“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千万亿级的市场!”呼声阵阵令人热血沸腾!2004年3月,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启动,连接京、沪、穗等20个主要城市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高速互联,在其开通一年之际,本刊专访沪上五位奋战在该领域一线的权威专家,解析下一代互联网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IPv6解决下一代互联网移动性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巨大的地址空间,而且增强了移动用户的切换能力和实现了路由优化.IPv6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Internet协议,因此移动IPv6将在下一代Internet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网络中,移动IPv6将为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提供一个统一的传输平台,人们不仅对多媒体播放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互能力.针对移动IPv6通信对端绑定中返回路由可达过程带采较大延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提前绑定更新选项的快速绑定方法.该方法不仅消除了50%的标准绑定所造成的额外延迟,而且提高了对交互式实时应用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研究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式,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①通过在校园网出口增加双栈交换路由设备并使用双栈技术,实现了一条线路同时连接CERNET-9CERNET2网络;②在校内核心交换机上建立ISATAP隧道入口,使校内用户可以通过隧道方式访问CERNET2资源;③在UNIX系统上使用Bind9搭建了基于IPv6协议的域名系统,能同时为IPv4和IPv6网络解析校内IPv6域名。目前,重庆师范大学IPv6网络的基础结构和基础应用服务已经构建完毕,为以后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做准备,也为没有构建IPv6校园网的学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v6技术的日趋成熟,IPv6网络在我国的部署也开始逐渐扩大,这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于IPv6地址结构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的IPv4的网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下一代IPv6网络的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尚不支持SNMP协议或IPv6 MIB的IPv6设备,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案,即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 网管系统通过访问委托代理,获取设备上的网管信息,使之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
基于IPv6互联网络的入侵防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具有比IPv4互联网络协议更先进的特点,IPSec协议就是其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IPSec的引进又给传统的网络安全机制带来了挑战.本文将提出针对IPSec协议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已经暴露出诸如IP地址用尽等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IPv6能够解决传统互联网的弊端.高校校园网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的前沿,需要对新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及时部署和研究.IPv6协议的校园网建设必将伴随着两种协议共存、互连等的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Pv6校园网部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将基于对象的分布式文件系统Lustre存储集群网络模块,由仅支持IPv4改进为同时支持IPv4与IPv6双协议栈,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测试比较了IPv6与IPv4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实验表明,移植前后性能基本相同.考虑到设计的前提是适用Linux系统基本的双协议栈架构,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其他需要支持双协议栈的网络程序.  相似文献   

17.
IPv6将作为下一代的Internet协议取代IPv4.因此对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很迫切的需要,该文呈现了一个新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从语义层面上扫描弱点帮助误用检测选择合适的攻击特征并可得出网络行为进而进行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18.
于巍 《科技信息》2008,(23):18-19
基于IPv4的Intranet已不适应当前应用需求。IPv6即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标准。本文分析了航天测控网的IP发展需求,提出了从IPv4网络到IPv6迁移中涉及的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和迁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了IPv6单播地址类型及特点,分析了邻居发现协议的功能以及该协议对IPv6单播数据转发技术的支持.设计了协议一致性测试环境及流程,并给出了测试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