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了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济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识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力求建立定性定量组合的重庆市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利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了系统、整体的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得到河南省旅游产业投入的产出效率为0.303,在全国排名第21位,情况不容乐观.为提高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收益,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北京市动漫产业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石景山区的动漫产业园区为例,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来比较园区内动漫企业(DMU)之间的相对效率.并将所得结果与北京市抽取的365家动漫企业进行比较,对所得结果加以分析.文章研究内容可以全面客观地对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评价对区域旅游的开发利用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莆田东大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东大村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资源开发条件三方面构建莆田东大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评价获得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辅以问卷调查,进一步对莆田东大村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莆田东大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为5. 46,等级为较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莆田东大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以期为莆田东大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集群既是一种旅游经济集聚现象,又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以福建省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围绕旅游产业集群作为旅游经济集聚现象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方面对福建省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有益的剖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向海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向海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辅以问卷调查,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整体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出6.443的计算结果.在计算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要求,了解其影响因素,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旅游景区低碳化水平)、准则层(低碳旅游资源、低碳旅游设施环境、低碳旅游运营、低碳旅游管理4个准则)、指标层(23个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等级区间.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池州九华天池景区进行评价,以定量化的数值反映其低碳化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景区低碳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情况,提出一种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为基础的交通设施有效性评价模型.首先通过鱼骨图法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反木桶原理筛选关键绩效指标,利用模糊理论得到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施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值;最后以福州大学周边交叉口为例,对其交通设施设置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GA的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贯穿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建设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中最核心的问题,国内多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其中层次分析法在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常规层次分析法通常采用专家打分、多轮意见征询等方法修改调整判断矩阵,耗时、费力、工作量大,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的排序权值计算和一致性问题转化为针对特定目标、决策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标准遗传算法(SGA)对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7个景区的开发、决策顺序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的结果对基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提供更加科学、更具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应深入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机制,以产业为主导,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重庆巫山县26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逐日观测数据,利用温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指标,分析了巫山的气候特征,评估了巫山主要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巫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水量1 029.5mm,日照充足,湿度适中,气压宜人.县内海拔适宜,气候资源优异.同时,巫山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旅游气候资源丰富.低海拔的小三峡景区峡谷气候特征明显,四季旅游皆宜,具有春早、秋爽、冬暖、夏热的气候特色.巫山红叶平均观赏期长达41d,自11月下旬一直延续到12月末.中海拔的神女景区夏季避暑条件优越,旅游舒适期长.高海拔的梨子坪森林公园高山气候显著,平均海拔1 800m,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0℃.根据以上评估结论提出了要保护好生态气候环境,充分开发利用旅游气候资源和加强生态旅游气象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源是一种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具有配置其他资源的特殊属性.广义上,资本是一种金融资源;而狭义上,社会融资量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取的金融资源;中观层面看,金融结构及金融体系等同于金融资源.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用帕累托最优、金融相关比率、增量资本产出率等不同的指标来衡量.而通过增加储蓄率及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提高增量资本产出率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出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评价是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婺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热点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此地现有和潜在的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I18972-2003)对婺源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和极化空间格局演变,时间尺度运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省管市)在1990-2013年的极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空间尺度选取1990、2000和2013年3个典型年份,运用引力模型为基础的空间极化指数分析了其空间极化格局的分布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现象在1990-2013年间呈现出波动阶段(1990-1996年)、上升阶段(1996-2008年)和下降阶段(2008-2013年)三个阶段;(2)中原经济区内部差异明显,仅极化外延区的城市个数比例占到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半数以上,且空间极化指数相对也很低;(3)极化空间分布上,中原经济区极化核心区、极化内缘区和极化过渡区主要交错分布在京广线上,而数量众多的极化外延区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之外;(4)在空间构成上,中原经济区极化空间格局经历了从单中心圈层、双中心雏形阶段到双中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望天鹅景区,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周边地区、吉林省及我国北方的游客。本文针对望天鹅景区的自然景观进行研究,分析评价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等级,为景区的旅游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打黑规制政策对供需格局及价格变化的预期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稀土产业打黑政策对相应资本市场的冲击效果。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稀土产业打黑政策的出台反应不足,打黑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与修订。在影响因素层面进一步研究了投资者、分析师关注以及打黑政策强度的代理变量对事件窗口期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发现投资者对打黑规制政策表现出了“抵触”情绪,其更愿意跟随机构关注、注意力效应去获得事件窗口期的超额累计收益。研究结论对于打黑政策的“常态化”、“精细化”等修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为例,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内,利用最新出版的2007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得到重庆市旅游业的投入结构 产出结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以此对重庆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作了全面的定量分析,为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借助DEA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1-2011年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探讨农业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因素.研究发现:(1)综合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层次,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研究时段总体上下波动明显;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变化波动性较为显著,且二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3)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略强于规模效率.(4)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且分布较为均衡.(5)中原经济区目前大多数县域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