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承热合成方法,得到了双核Cd(Ⅱ)配合物;Cd2(C7H4O2Cl)4(H2O)(phen)2.对该化合物的单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在晶体堆积中,配合物分于以氢键形式形成1D无限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Sin(Ⅲ)的配位聚合物[Sm(C5H4NCOO)3(H2O)2]n(INA=异烟酸根:C5H4NCOOO).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对配聚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烃基锡氧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通过(ArCH2)2SnCl2在硝酸银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了4个新型十核环状有机锡氧梯形化合物{[(ArCH2)2Sn(O)]5(O2N)}2[Ar=P-ClC6H4(1),p-FC6H4(2),o-ClC6H4(3),o-FC6H4(4)],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p-ClC6H4CH2)2Sn(O)]5(O2N)}2(1)的晶体结构。结论在此化合物中所有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甲酸(1,2-H2BDC)和二-吡啶-(3,2-a:2’,3’-c)-吩嗪(Dppz)为混合配体,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化合物:[Cd2(Dppz)4(1,2-BDC)2]·4H2O,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2.49617(10)nm,b=1.71596(10)nm,c=1.82232(8)nm,β=96.293(1)°,V=7.7586(6)nm^3,Z=4,R1=0.0456,wR2=0.0939.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室温下显示出较强的蓝色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用无水重稀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THF)中于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四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电导的测定,确定化合物的组成为(C4H7)2LnCl3Mg(DME)2(Ln=Y,Ho,Er和Yb;式中DME为1,2-二甲氧基乙烷).以同样方法采用轻稀土化合物进行合成,则可得到一组轻稀土化合物(C4H7)2LnCl5Mg2(DME)2(Ln=La,Pr,Nd,Sm和Gd).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Tb(Ⅲ)的配合物:Tb(phen)2(NO3)3.并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并且以此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制成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统一晶场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能量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关以及计算其ZFS和EPR参量的计算机程序,并总结出了利用该程序对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的光谱、ZFS和EPR参量,并总结出了利用该程序对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进行参量拟合的一般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二维超分子网络,Mn(PIP)2(N3)Cl(PIP=2-苯基咪唑[4,5-f][1,10]菲啰啉),通过元素分析、IR、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a=8.2864(6)A.b=9.7999(7)A,c=39.687(3)A,Z=4,V=3222.4(4)A^3,R1=0.0616,wR2=0.1847。每个Mn(II)与来自N3^-的一个N原子,一个Cl^-和来自两个PIP配体的四个N原子配位形成单核配合物。相邻的配合物单元通过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拓展成2D超分子网络。此外.该固态化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蓝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合成并表征了新化合物[Mn(H2O)(2,2'-bipy)V2O6],且对化舍物进行了相应的红外、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空间群是Pca2(1),其晶胞参数为n=9.1702(2),b=10.4773(8),c=14.5231(3)A,V=l393.54(10)A^3且Z=4;该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钒氧四面体[VO4]以共顶点构成的钒氧链,[MnMO4]八面体将钒氧链连成层;配体2,2’-联吡啶则分布于层的上下两侧,并以π-π相互作用将层与层之间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0.
用无水稀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反应,合成了稀土2-甲基稀丙基化合物(C4H7)2LnCl5Mg2(THF)4(Ln=Ce,Pr,Nd和Sm;式中THF为四氢呋喃).该化合物与茚作用,获得了对空气与湿气敏感的含茚基多核稀土2-甲基烯丙基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该化合物的组成为(C9H7)3(C4H7)Ln2Cl8Mg3(TMED)3(式中TMED为四甲基乙二胺).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Cu(OAc)(Ur)(HO)](HO)配合物,并对这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ray粉末衍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合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氮碱加合物的性能,合成了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配合物,利用其与邻菲咯啉的加合反应,得到了Co[(C2H5O)2PS2]2(C12H8N2)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Co(Ⅱ)与2个二硫代磷酸酯的4个硫原子和邻菲咯啉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二硫代磷酸酯分子中的磷原子与2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合成二水吡嗪甲酸合铜配合物[Cu(CPY)_2(H_2O)_2](CPY=吡嗪-2-甲酸根)的新方法,用吡嗪二甲酸为起始原料与二水乙酸合铜反应得到二水吡嗪甲酸合铜配合物,合成了以吡嗪-2-甲酸根为配体的单核铜(II)配合物[Cu(CPY)_2(H_2O)_2].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该单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其晶胞参数为α=5.4447(11)(A)、alpha=90 deg;b=10.894(2)(A)、beta=98.23(3)deg、c=10.386(2)(A);gamma=90 deg,Volume=609.7(2)(A)3.  相似文献   

14.
室温下利用金属铜粉和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吡唑反应,合成了新的双核铜(II)[Cu2(C8H4F3O2S)2O(C3H3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率进行表征.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63(16)nm,b=1.792 0(4)nm,c=1.705 3(3)nm;V=2.359 3(8)nm3,Z=4,Dc=1.843 g.cm-3.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由3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结构,2个铜原子由吡唑和氧桥联形成双核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运用RHF/LanL2DZ理论方法优化了配合物Ru(bpy)2(SCN)2基态的几何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参数、光谱性质、电荷布居,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析光电催化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4-FC6H4CH2)2Sn(Cl)S2CNC2H4O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的晶体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7.
用染料Ru(bpy)2(NCS)2对ITO/TiO2/PbS复合半导体纳米多孔膜电极进行敏化,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ITO/TiO2/PbS/Ru(bpy)2(NCS)2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及组成光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该电极作为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TiO2/PbS 复合半导体中PbS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使MoCl_5与C_4H_3OCOOH在氯苯溶剂中反应,合成了新的过渡金属钼配合物MoO_2Cl_2(C_4H_3OCOOH)_2。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和电氧化还原性质,还用DTA和TG技术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过程;同时讨论了上述性质与该配合物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TG-DTG和DTA技术研究了[Eu2(m-BrBA)6(H2O)2(phen)2]配合物(m-BrBA代表间溴苯甲酸根离子;phen代表1,10-邻啡罗啉)在静态空气中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根据TG曲线确定热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热分析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确定了第1步热分解的动力学模型为SB(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