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热回收的意义并阐述了复合冷凝热回收式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的运行原理。然后以三亚市某五星酒店太阳能-冷凝热回收供热水系统运行模式为例,分析太阳能-冷凝热回收供热水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并与其他系统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对太阳能-冷凝热回收系统供热水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我国大阳能资源及其分布,太阳能热利用(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塑料大棚、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高温太阳炉、太阳能空调制冷、太阳池),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开发设想等。  相似文献   

3.
<正>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自从七十年代起,导致了太阳能的利用日益被各国所重视。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而太阳能热水器则又是太阳能热利用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作为一种产品,它又是太阳能应用中在经济上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一种装置。因此,国内外对它都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设计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宿餐一体化系统,它由太阳能热水部分、太阳能发电部分、热水循环部分、电能转换部分、控制部分、厨房除烟部分.厨房废热利用部分.废水循环利用部分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一、太阳能温床的升温原理 太阳能温床是利用透过塑料薄膜内的太阳辐射热能,提高床内空间温度,由于床土内外温差形成的热虹吸作用,热空气由贮热池流经输热道,从排气囱排出,热空气流经输热道时,床内吸收并贮存大量热能,因而土温明显提高;同时床土下有输热道,热空气透入土层,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酿热物分解,产生大量热能,进一步增加床土温度.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辅以生物能的新型温床.  相似文献   

6.
<正> 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宝贵能源。它在防止和改善大气污染方面,加强对太阳能的研究和利用,特别是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把水逐渐加热的热交换装置,它是太阳能热利用的基础元件。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世界人们的注意。由于石油和能源的紧缺,促使太阳能热水器有很大的发展。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部分家用热水来自太阳能热水器。以色列缺石油,而每年有320天是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利用太阳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展示了其诱人的前景。未来10年,太阳能的研究与利用会“火热”一阵,以后会更热,直到聚变核能实现商业化。预计,太阳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到2030年世界电力的50%将依靠太阳能。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太阳能热利用工程的需要,结合海口的环境条件,在实验室进行了热泵与电加热水的对比试验.在揭示热泵加热水的非线性本质特征基础上,计算和实测了热泵温升与电耗的调控阈值.为工程设计参数的选择、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的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太阳能的利用愈来愈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太阳能制冷,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型:一是吸收式制冷。如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二是采用吸附-解析过程来实现制冷循环的太阳能装置。如美国Zeopower公司开发出以沸石-水为工质对的太阳能冰箱。法国也已建成了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太阳能制冷装置。本文所介绍的太阳能空调是利用自流原理,采用蓄热器,避免了系统温度不稳定现象。在保证各部件精度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太阳能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个根据ASHRAE和SRCC有关标准编制的用於标定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用来标定计算各种工质的平板集热器及不同安装和跟踪方式的聚焦式集热器的热性能,可在IBMPC及其兼容机上运行。由于该程序利用了ASHRAE和SRCC有关文件的最新规定,故亦有助於了解美国在集热器热性能标定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讨论了透明盖板吸收太阳辐射较强时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表示式。分析表明,从物理含义及实际应用考虑,选用包含光学效率(τα)。和实际热损系数U'的表示式比之选用包含τα有效乘积(τα)。和忽略透明盖板对太阳辐射吸收时的热损系数U的表示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超轻型电动三轮车新开发的太阳能超轻型电动三轮车,单座或三座,驱动电机功率210-500瓦,微电脑控制,无级调速。用安装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组充电,也可夜间用220伏市电充电,最高时速25公里,最大行程50公里,有漂亮的流线形外壳,照明灯、...  相似文献   

13.
潜热蓄热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十二水磷酸氢钠(Na_2HPO_4·12H_2O)为介质的潜热蓄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蓄热能力、(火用)效率的计算公式。通过与以水为介质的显热蓄热系统进行比较,发现潜热蓄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蓄热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茂州  杨宜德 《河南科技》1991,(7):27-27,32
<正> 一、概述太阳是宇宙赐予地球万物和人类的巨大能源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目前人类还只利用了太阳能的十分微小的部分,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发电等。将太阳能应用于临床医学方面尚属首创。河南省太阳能科技开发公司宗太平医师研制成功可用于治疗疾病的太阳能医疗器,并率先在临床上使用。在临床研究和探索中,总结出一整套太阳能治疗各种疾病的成功经验。许多用药物和先进理疗仪器医治无效或疗效不佳的疾病:如骨髓炎、结核性腹膜炎、牛皮癣、褥疮等顽症应用太阳能疗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数以万计的患者得到康复,为人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空调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当前,国际上用于民用空调所耗电能约占民用总电耗的50%,许多国家都在加紧进行太阳能空调技术的研究。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中家的政府都先后制定出一系列新措施,促进以太阳能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长詹文龙院士来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考察并指导工作。我院副院长、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向詹文龙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各种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器件、太阳能光电试验楼、新农村示范太阳能建筑及近年来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等。詹文龙院士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十分关心,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介绍并仔细询问了相关技术问题和运行状况,对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今后在中国西部能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合作与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还表示,将通过“西部之光”来支持甘肃和青海西宁地区可再生能源事业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发展和利用。詹文龙院士还被聘请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高级顾问,对此他非常高兴,并表示愿意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的未来发展和西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提供支持和帮助。(郝新民供稿)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来我院考察指导工作@郝新民  相似文献   

17.
利用TRNSYS软件对兰州市某住宅小区别墅用户建立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及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模型,并结合兰州地区气象参数,选择在兰州最冷月的太阳辐射强度最小日及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日对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了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的太阳能辐射强度、有效的热量、太阳能保证率及系统效率的分布。分析发现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及系统效率都要比平板型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高,说明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承办的“2008年第二期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于9月8日在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举行结业典礼。参加国际太阳能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的18名学员分别来自埃及、巴基斯坦、马里等13个国家。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现场实习及市场调研等,还就太阳能技术、产品、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经贸与技术洽谈。他们一致感谢中国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培训机会,并表示此次培训不仅使他们学习到了很多太阳能方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增进了相互间的合作与友谊,对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际太阳能技术培训班”目前已举办27期,为5大洲96个国家培训1 000多名太阳能技术人才。该所最近与联合国大学(UNU)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联合国大学在中国大陆唯一合作伙伴的研究机构。(陈建兰供稿)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结业@陈建兰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高效、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文章阐述了寒冷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条件,在分析太阳能和地热能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采暖系统在供暖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采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其诸多方面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太阳能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利用已成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这项新的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太阳能开发等部门积极地在工程实践中探索,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必将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和广泛的普及与应用,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