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3,(18):71-71
宫崎骏准备收山 日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传来消息称.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放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该片制片人宣布宫崎骏正式退休。这意味着《起风了》将是宫崎骏最后一部长片。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受宫刑以后,身心俱创,在生与死面临抉择的关头,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苟活,发愤著书这条路,为我们留了光照千古的历史著作──《史记》。他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由于受“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的人生观的影响,生要生得轰轰烈烈,死也要死重如泰山,司马迁不仅用自己的一生,同时也用他笔下的一个个悲刷英雄诠释了他壮烈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在今天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刊人物     
《世界知识》2013,(20):11-11
作品《起风了》发布后.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意外地宣布退休,理由是自己年老体衰。考虑到他庞大的工作量确实如此。每部宫崎动画的原画数量都很庞大.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就有17万张,而与《起风了》同时期制作、由高烟勋导演的《辉夜姬物语》又占用太多日本的画师能手.  相似文献   

4.
藉由考察《论语》原文中可见的孔子之生死观,对《先进篇》中“未知生,焉知死”一语之意涵进行再检讨。  相似文献   

5.
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对日本国民的个人修身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隐阐书》是武士道最重要的理论典籍,而生死观则是武士道核心精神的体现。从生死观的角度来考察并阐发武士道的精神:(一)其特点是重死轻生和向死而生;(二)其内容为“离生死”、“任事”和修武德;(三)其意义为忠君奉公的世间意义和道身合一的终极意义;(四)“死狂”心理和“预立”意识是武士了脱生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无我之境”的典型范例——读沈从文的小说《丈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作家沈从文小说 《丈夫》看不到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 也看不到跌宕起伏的性格场面, 看到的只是作者描写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刻画一些常见的人物, 冷静、客观地叙述一些平凡而揪心的事件, 把自己对家乡的爱而怨, 对故乡人民的同情与希望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作家这种不靠抽象说教而是通过 “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显示了他爱憎的合理主张, 他的作品表面看似无爱憎, 处处 “无我”, 实则爱憎流注其间, 处处 “有我”。更能表现作家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从容平淡, 隽永有味, “无我之境”的特色风格  相似文献   

7.
李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4,(17):246-247
宫崎骏动漫在世界动漫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众多的动漫系列中,都塑造了成功的少女形象。该文主要以宫崎骏的动漫《风之谷》为对象,以《风之谷》中的女主角娜乌西卡为主要论述对象,从娜乌西卡的经历、性格等方面入手,对娜乌西卡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期望通过对宫崎骏动漫中少女形象的了解,以增进日语学习者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田松先生在“民间科学”方面已作了多年研究,发表过一些论文和文章。最近又出版了《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一书。人们对此书评价不一,我也不太认同,但他对“民间科学”现象的重视,还是值得大家感谢的。我现就此书所反映的一些重要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格律诗发展的高峰,杜甫则是卓立于峰顶、雄峙千古的诗家巨匠。此老的律诗绝句所以能健笔凌云,汪茫万汇,是与他在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炼字琢句技巧上刻意求新 善于通变分不开的。他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提出自己的诗歌主张:“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便是这种艺术追求的自我表白。杜甫偏好警语佳旬刊“死不侏”的程度,不仅表达了他刻苦顽强的艺术追求精神,而且体现了他“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严谨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0.
龚志伟 《世界博览》2014,(10):78-79
日本是一个漫画的国度,小小的格子可以反映世间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发生在昭和前期的"十五年战争"。2013年的年初和年中,日本分别上映了两部以零式战斗机为题材的电影,一部是改编自百田尚树的《永远的零》,另一部是著名动画电影制作人宫崎骏出口的《起风了》。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能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天空之城》中,宫崎骏的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自然和人类文明尖锐矛盾的描写,呼唤回归自然和对人类希望的塑造成为作品的主线,也是宫崎骏美学思想的特征体现。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的生死,推动着《西游记》故事的延承发展,同时反映着在佛教道教影响下,中国民间渊远流长、丰富复杂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深深地体现着世俗的,然而伟大的人性之美。认识《西游记》中的生死,对认识《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青 《青年科学》2010,(9):55-55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5.
阮籍五言《咏怀》诗充满感伤,其内涵包括时代政治之压抑,个人处境之艰难,然而更多的是一种忧生惧死,孤独渺小的无奈和深沉的绝望,这与建安文学之悲慨有着极大的区别,它主要源于人生之短暂,祸福穷达之无常。这种人生固有的痛苦为何在阮籍《咏怀》诗里表现得格外突出,其原因除了时代政治、个人处境之外,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生死观和天命观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宫崎骏简介宫崎骏生于1941年1月5日,四兄弟中排行第二。他们家原本住在东京都文京区,后来二次大战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住鹿沼市的伯父经营了一家飞机工厂,宫崎骏的父亲在那间工厂担任主管。宫崎骏的母亲是个很严格的人,头脑很聪明。宫崎骏的么弟后来回忆说,他看到《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虽然长得完全不像,但是个性倒神似。宫崎骏小学一到三年级都在宇都宫市的小学就读,后来他们搬回东京,便转到东京的学校读书。1947年的时候,宫崎骏的母亲患了结核病,在床上整整躺了9年。从《龙猫》这部电  相似文献   

17.
《五蠹》篇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的重要思想家韩非的主要作品之一。传说,《五蠹》和韩非的另一作品《孤愤》流传到秦国,秦始皇读到时,对文章中警辟的见解,透彻的论述,赞叹不已。说:“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能见到此人并和他交游的话,死了也甘心!(事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由此可见,中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进化与轮回,有限与无限......这一组组对立矛盾的范畴,便构成了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鲁迅这种矛盾抗争的心灵结构也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创作中的显结构和潜结构。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在他的小说中已有所表现,而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得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呈现。深刻的绝望与对这种绝望的悲壮反抗,便构成了鲁迅精神追求的矛盾运动的两极,贯穿在他心灵的诗篇《野草》中。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庄子》一书中,他以寓言故事的言说方式,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基本观点。以马丁等人提出的评价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庄子》寓言为文本语料,观照庄子有关"生死"主题的探讨,可以窥见庄子对生与死问题的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和评价态度,领悟庄子的生死观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两大著名的现代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死亡文学”中的典型代表,都是通过意识流的方式,展现濒临死亡的主人公的意识流动过程。虽然描述的都只是他们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天,但是内容各不相同。本文尝试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此希望人们能够对死亡拥有正确的认识。有助于人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思考死与生的问题,实现人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