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确定了胶凝材料各组分间的最佳比例和各级别砂的最佳比例后,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砂胶比、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度、强度以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砂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减小,抗折、抗压强度减小,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随水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增大,抗折强度增大,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短切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原理,并进行了短切碳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FRPC)的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水胶比、纤维种类、不同短切碳纤维掺入量和长度及减水剂掺量对FRPC的流动度以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FRPC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后张预应力封锚材料的流动度与凝结时间是影响封锚、灌浆施工的关键因素.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硫铝酸盐水泥、缓凝剂掺量变化以及水胶比变化对后张预应力封锚材料制备的浆液流动度与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0.28,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30%,缓凝剂掺量0.5%和硫铝酸盐水泥掺量15%的条件下可达到封锚施工需要的较好的流动度和压浆施工需要的适宜的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4.
复合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复合矿物磨细矿渣、硅粉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优化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仍是影响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磨细矿渣、硅粉等量取代水泥,取代值存在一个最佳值,分别是磨细矿渣掺量最佳值为凝胶材料总量的30%,硅粉的掺量为凝胶材料总量的15%,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泥相容性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减水剂和硅灰品种,考察了水胶比和硅灰掺量对胶凝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硅灰、石英粉、纳米硅等对RPC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比例的硅灰、粉煤灰和纳米硅,可以提高RPC的流动性,RPC中加入缓凝剂,延缓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提高RPC的强度。特别是纳米硅的加入,明显的改善了RPC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致密堆积设计思想并结合新拌浆体试验确定出同步砂浆配合比,并开展了减水剂对该同步砂浆性能影响研究.在不掺外加剂的同步砂浆配比中,筛分渣土∶黄砂=1.97∶1,水胶比0.65,胶砂比为0.8,3 d抗压强度可达到0.61 MPa,28 d抗压强度可达到4.5 MPa,萘系减水剂能够明显提高同步砂浆的流动度,掺2.0%减水剂同步砂浆的流动度是不掺外加剂的流动度2倍以上,而其3 d抗压强度和不掺减水剂配比相近,28 d抗压强度则是不掺外加剂配比的1.16倍,砂浆流动度、强度以及其他参数均能满足规范和施工要求.微观分析显示,掺减水剂配比的不同龄期试样的孔径和孔隙率低于不掺减水组配比,是其强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钢纤维对RPC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不同钢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的影响,采用52.5R硅酸盐水泥、标准砂、硅灰、石英粉、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等原材料,分别对掺量为0%,2%,4%和69/5的镀铜钢纤维,掺量为39/6,6%和9%的端钩形、铣削、方直形和波纹形钢纤维进行RPC配制试验并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工艺条件下可成功地配制抗压强度达201.3MPa、抗折强度达73.67MPa的RPC。说明掺入钢纤维可大大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综合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可以发现端钩形钢纤维比其它纤维更优越。  相似文献   

8.
实验合成了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同时对产物进行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和砂浆减水率的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并能较长时间防止流动度损失,掺量为0.8%时,3h的净浆流动度仍在180mm以上.在已有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基础上,引入三种改性剂,经物理复配制成三种复合型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掺量小而减水率高的特点,掺量为0.8%时,砂浆减水率达28.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适合青藏高原的环境特征并满足工程要求的C80高强混凝土最佳配合比,采用当地硅酸盐水泥、不同的水胶比、掺合料及高效减水剂等配制C80高强混凝土,通过试验室内对比试验,在同一水胶比的情况下,分析不同掺合料用量及养护龄期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掺合料最佳掺量比。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粉的掺量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当比例为16.1∶7.1时,混凝土的强度最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呈非线性增长,并且曲线在早期增长较快,之后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砂浆早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配合比研制的粉煤灰掺量13.6%的3组,粉煤灰掺量11.5%的3组,共6组M5粉煤灰砂浆.经过3天自然养护,对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粉煤灰砂浆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引气剂(微沫剂)掺入会降低粉煤灰砂浆的早期强度.减水剂的掺入可以提高粉煤灰砂浆的早期强度.减水剂掺量一定时,水胶比越小,粉煤灰水泥的早期抗压强度越高.从6组试件中选出28天抗压强度可达M5以上的粉煤灰砂浆,其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轻砂:水:微沫剂:减水剂=1:0.7:4.4:2.0:0.00326:0.096.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法致密化和表面涂覆砂浆,研究了水胶比、矿物掺和料、养护龄期和试件厚度等砂浆特性参数对被处理砂浆试件表面涂层厚度、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减小与养护龄期的延长,砂浆试件生成的表面涂层增厚,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电阻率提升增大;加入掺合料的砂浆试件形成的涂层厚度和电阻率大小顺序为硅粉矿粉无掺合料粉煤灰,掺硅粉与矿粉的砂浆试件电阻率出现的峰值时间早于无掺合料试件;硅粉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增幅大于无掺合料砂浆,而粉煤灰砂浆试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变化不明显;砂浆试件厚度对于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法处理的砂浆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充填料浆的和易性和充填体强度关系到充填采矿安全、经济与可靠。针对金川镍矿尾砂膏体充填管道输送中存在堵管问题,开展了泵送减水剂对膏体的和易性与充填体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膏体物料的物化特性和颗粒级配;然后采用金川镍矿尾砂膏体充填系统工业生产的技术参数,开展了添加不同泵送减水剂的膏体和易性、充填体强度易性以及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添加1%~2%的泵送减水剂不仅改善膏体的和易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充填体强度。膏体的和易性随着泵送随减水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膏体浓度越高提高的效果越显著。但当泵送减水剂添加量达到3%时,充填体28d强度显著降低。综合泵送减水剂对充填体强度和膏体和易性影响的综合分析,确定1.5%~1.8%的泵送减水剂为膏体的最佳添加量。该研究成果为金川镍矿膏体充填系统料浆制备提供依据,已应用于金川矿山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等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找出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的主要因素及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最优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替代率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的显著因素,在普通成型工艺和养护条件下可以配制出抗压强度59M Pa,塌落度215 mm,粉煤灰掺量30%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功能梯度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了多因素(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硅粉掺量、聚丙烯酸酯乳液)作用对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以定量化表征,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拟定的影响因素中,聚合物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最大值,各因素对聚合物水泥基功能梯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以水胶比最大,其次是聚丙烯酸酯乳液、粉煤灰掺量,硅粉掺量最小。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水胶比0. 22、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5%、聚丙烯酸酯乳液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当水胶比分别为1.2,1.3,1.4和1.5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干燥收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密度、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通过压汞试验和SEM扫描电镜分析,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指标随水胶比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干燥收缩随着水胶比的增大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当水胶比一定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干燥收缩早期增长速率较快,后期增长速率较慢;当水胶比分别为1.3,1.4和1.5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密度、导热系数与水胶比为1.2时相比均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1%,40.0%和73.8%;抗折强度分别下降了18.8%,35.7%和77.7%;干密度分别减小了8.3%,19.4%和33.3%;导热系数也分别下降了4.6%,11.3%和21.4%.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各项性能随着水胶比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压汞试验和SEM分析发现,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部孔隙增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煤矸石在煤矿井下巷旁支护过程中的作用开展了某矿井煤矸石相关物理性质测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外加剂对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坍落度、单轴抗压强度及初凝时间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水∶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1∶2∶5.6∶1.6∶0.02为现场沿空留巷巷旁泵送充填最佳配合比。在该配合比条件下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坍落度、28 d单轴抗压强度及初凝时间分别为210 mm、20.8 MPa、224 min能较好地满足现场支护要求并发现该配合比条件下的胶结充填材料实际初凝时间较室内提前约50 min。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的应力腐蚀破坏是影响其耐久性能的主要原因。利用自行设计的应力腐蚀加载试验装置,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3分点加荷及腐蚀溶液耦合作用下抗折强度衰减规律,提出了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两项评价指标,根据方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试验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腐蚀溶液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水胶比对其影响特别显著,而应力水平仅对应力腐蚀因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因此,对配合比设计参数中的水胶比、外掺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可有效地提高公路建设用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