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索基于BMI指数判定超重肥胖的两种标准对甘肃省高校学生超重肥胖的筛查能力及适用性,为修订甘肃省高校学生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甘肃省2010年大学生的BMI指数资料进行统计,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004年公布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BMI筛选分类参考标准(WGOC标准)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WHO标准和美国CDC标准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WHO标准和美国CDC标准在筛查甘肃省高校学生人群超重肥胖时的能力及适用性.结果: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都是美国CDC标准> WGOC标准>WHO标准.在超重筛查能力方面,WHO标准和美国CDC标准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WHO标准判定超重的灵敏度稍高于美国CDC标准;在肥胖筛查能力方面,美国CDC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美国CDC标准更适合于甘肃省高校学生人群超重肥胖的筛查,但在超重筛查能力方面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秦小俊 《科技信息》2011,(36):294-29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定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体质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学院非体育专业319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男生、女生两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肺活量体重指数与不同BMI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肺活量体重指数与不同BMI值之间的关系是:轻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这说明轻体重和正常体重的身体机能明显好于超重和肥胖。本文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状况,并进而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查询、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大庆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77%的学生的BMI分布于正常范围,但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以及低体重学生。男生BMI较女生高,同时男生超重组及肥胖组所占百分数明显高于女生。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男子测试项目中,BMI与握力/体重指数、50m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分析2005年和2014年大学生的BMI指数变化,为改善学生体质状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05年和2014年体质调研数据,通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筛查标准计算男、女学生超重和肥胖及过轻体重的检出率,对不同年级、不同运动项目超重和肥胖及过轻体重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这十年间,大学生肥胖和超重呈下降趋势,标准体重的检出率大幅提高,过轻体重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在校运动兴趣集中,男生超重和肥胖幅度高于女生,女生过轻体重比例偏大.样本过轻体重的检出率依然偏高,必须引起体育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了解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6年在民族高校体检的20-90岁1029例(男442例,女587例)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男性血尿酸420umol/L,女性360u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相关性以及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不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5.45%,男22.85%,女9.88%,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2)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3)高尿酸血症组比正常尿酸组BMI、血脂、血糖及血压紊乱均高.BMI及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结论:高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年龄性别差异影响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不同BMI水平大学生的体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指数分组,分析BMI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理论依据,从而使教师对BMI指数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指数分组,分析BMI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理论依据,从而使教师对BMI指数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数据库的高校数据资料,选取握力、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m跑(1 000m跑)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研究内蒙古蒙汉族大学生BMI指数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将研究对象按照BMI指数分为肥胖、超重、正常、偏瘦4种类型,检验不同类型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BMI指数与身体素质项目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282~0.254);体重正常和偏瘦型学生的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m/1000m跑等项目的成绩明显高于肥胖和超重型;BMI指数越大握力成绩越好;坐位体前屈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肥胖发病率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肥胖发病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肥胖大学生的早餐、饮食量和体育行为与肥胖发病率有着显著关系。对以上问题经过分析论证,找出了大学生肥胖病发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对肥胖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肺活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的关系,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云南师范大学112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和肺活量检测,应用单因素方差及相关分析比较肺活量与不同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肺活量与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肺活量指数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肺活量指数相关性最高(r=0.683),与腰臀比相关系数最低(r=0.202);肺活量指数与BMI、腰围、臀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腰臀比无明显相关。因此,控制体重、腰围和臀围在适当范围是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肺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特殊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部分异常和病、残、弱及体质不及格且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BMI20,BMI≥26.5以下范围的学生群体。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要根据高校的地理人文、师资力量以及现有资源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并根据学生的健康实际最大化挖掘出课程资源的内生性,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建立起科学化、制度化的高校群众体育 ,是一项事关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事关高校体育教育体制的大事 .通过对我省高校课外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力争探索出群体工作的普遍规律 ,为新时期的高校群体工作做出理论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户外运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但影响高校户外运动开展的因素较多,因此对影响高校户外运动开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对4所高校的352名师生进行访谈调查,统计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影响较大的6个因素,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价值和必要性,探讨了相关的应对策略进行,为促进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学生田径运动现状分析,以福建泉州地区高校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结果表明: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受到了空前的冷落,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教学方法单一,考试方法不切合实际,针对此现状,本文进行一系列的深入研究,贯彻科学的体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改革体育考核方式,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现有田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田径教学体系,使田径运动朝"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南京高校众多,近年来,高校体育节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逐渐弱化传统田径运动会在开展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民办高校现有资源,灵活创新开展好文化体育节是值得思考的课题。民办高校开展文化体育节活动虽然存在一些限制,不过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给了组织者更多的创新空间,民办高校学生对于课余生活的需求度也有利于文化体育节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昌市所在高校公体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揭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举措,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公体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通过改进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方法,激发大学生体育动机,培养体育能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体育中来,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终身体育思想的意义,讨论了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志琴 《科技信息》2012,(9):207-20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并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角度分析休闲体育给高校体育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旨在为高校的体育部门提供参考,促进高校由传统体育向休闲体育的快速转变,满足师生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其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就使体育公选课成了许多学生的首选目标。我们认为,在高校开设足球公共选修课,其主要目的:一是普及足球运动常识,二是要学生掌握足球运动这种锻炼手段,三是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社会因素的认识,提高欣赏水平。这样才能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