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实验型通识课是以自由选课制度为前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如何保证初次(或较少)进入实验室的非理工专业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从现阶段实验型通识课程学生的构成情况、存在的安全问题出发,提出安全教育方案,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模式安全教育,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简介《法学概论》是针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和非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是培养中小学政治教师和政法工作人员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目的在于:第一,使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国家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师范大学通识课程《走进机器人世界》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质所进行的尝试,阐述机器人教育通识课程对拓宽认识领域的重要性,探索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创新思考、提出独特观点并进行实践,有利于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既有专门技能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将通识课程设计为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科学实践为一体的特色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的文化价值,对拓展通识课程含义及完善通识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的通识教育称之为“新”通识教育,并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变革和创新。该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构想期(1993-1996)、实施与评估期(1996-1998)、新生聚合( cluster)项目(1998-2002)、辐射期(2002至今),并确立了新的课程方案。UCLA 为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研讨课( Fiat Lux)、新生聚合课程,以及单学季课程。UCLA“新”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把握了其核心价值和理念,又体现了通识课程研究的校本特色。这可为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而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与漳州师范学院在通识课程设置理念、学分比例、内容结构、管理模式及非正式通识课程开设等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在汲取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大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通识课程提出改进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公选课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生公选课是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及在教学计划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而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公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在大学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与人类文明”是上海大学在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通识课,课程旨在突破专业壁垒,拓展思考角度,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该文对开课背景、教学理念、内容设置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介绍,并对开课三个学期来的教学探索与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释综合大学开设《科学育婴》公选课的必要性,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方法:自制问卷,对医学类专业179名和非医学类专业178名(共357名)学生进行调查,从一般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态度、建议和意见6个方面,比较两类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共同点与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对开放式问题进行个别访谈。结果:93.56%选课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此门课程,满意度为99.16%(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选课目的、对内容感兴趣的程度、课程类型和受欢迎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育婴》作为通识公选课在地方综合院校开设,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欢迎,根据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的需求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拓展空间,应该继续探索完善公选课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武汉大学以新组建的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为平台,结合理工学部不同学院的专业特色,开设"动力工程装备技术实践"等一系列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实践选修课,建立了工程认知与基础实训教学层次,对非工程类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和工程文化教育。并从工程认知与基础实训教学的迫切性、教育目标和内涵特征、教学要求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培养和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推行通识教育,加强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学院校培育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该文从医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实施举措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望其能有效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要求,目前,几乎全国所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并把这门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列入了教学计划.在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党在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  相似文献   

12.
网络类通识课是高等学校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该类通识课常常按“线上学时∶线下学时=1∶1”模式安排教学,所以网课的教学质量是影响整门通识课的教学质量的关键。该校依托智慧树平台开设网络类通识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已累计7个学期。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期末开课报告”,详细地整理并分析了每个学期的该校与总体的教学数据,找出了该校网络类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指明了方向。因为以每个学期所有选修该门网课的平均值作为对照标准,所以该相对性比较有显著的可比性,可用来评价各选课高校的相对性教学水平。随着慕课平台及其课程越来越多,学生对慕课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早期的课程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终将会在选课竞争中淘汰。  相似文献   

13.
陶学宗  高连兴 《科技信息》2009,(36):I0028-I0029
结合当前高等农业教育形势,分析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探索农业院校《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实践,以推动《汽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济南大学面向全校非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通选课程《数学史》。文章探讨了开设通选课程《数学史》的必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子文 《潍坊学院学报》2007,7(3):120-121,139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核心环节。本文从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入手,透析高师公共教育理论课的现状,目前该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该课程的开设理念、内容和考核等改革构思。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管理措施缺位、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明确,通识课程设置欠完善、教学质量难保障等等。只有更新通识教育观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通识课选课指导;改变通识课教学模式;构建通识课多元评价的成绩体系;加强通识课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才能改进通识课教学和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背景下,近两年来,大理学院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普洱茶文化赏析》通识选修课,积极适应教育发展改革新形势;将课堂教学、实训、大学生创业指导"三合一",创新教改模式,不仅使学生学到通识教育知识,还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在教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以《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为例,探讨了通识教育课课程架构的设计及课程内容的精选;实践证明,如此打造的通识教育课具有很高的素质教育"性价比"。  相似文献   

19.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是我校面向全校非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选课,目标是提高非理工科专业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及教学效率了,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这门公选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影视作品的海量传播,影视艺术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大学中开设通识课程教育具有可行性。影视艺术通识课程建设要有正确的课程定位,科学的内容设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手段,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选择意识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