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激素对小麦幼穗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激素对两个基因型小麦幼穗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在每个组合中均可达100%,诱导培养基中加入2,4-D对植株再生和绿点分化频率的效果要显著优于Picloram,在所采用的有效2,4D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绿苗的再生频率呈现上升的趋势,2,4-D的量为4.5mg/L时,植株的再生频率平均可以达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进展也比较快。虽然国内外均有人以小麦种子、胚、胚乳、根、幼茎、心叶、幼穗、花药等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培养出再生植株,但一般再生植株的诱导率比较低,如用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诱导率为5%左右,用心叶分化出芽频率为7.1%,用幼穗分化出芽频率为8%。我们用小麦幼穗做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再生植株的诱导率在73%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春小麦11个品种,通过幼穗和幼胚离体培养,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和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差异明显.幼穗长度以10~14mm 时接种为宜,幼胚以开花后11~14d 接种效果最好.诱导培养基的效果以 MB>MS>N_6>LS,2,4-D 以2mg/L 较为合适,不宜加6BA 和 NAA,但加适量甘氨酸和谷氨酰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加少量6BA 和 NAA 是必要的,而且 ZT 的作用优于 KT.通过以上研究,从中筛选出了3个能长期保持较高再生植株潜力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以一种极端类型籼粳亚种的二倍体杂种为材料,杂种幼穗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植株.幼穗在含不同浓度的2,4-D和KT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KT为1.0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55.6%.秋水仙碱在500mg/L的浓度加倍效果最高,达40%.同时比较分蘖期秧苗和萌发种子的诱导率,仍以愈伤组织的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青钱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幼胚期、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形态上差异较大,青钱柳种子发育至子叶胚中期较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青钱柳幼胚愈伤诱导时基本培养基以改良DKW效果最佳,诱导率达到了88.89%,且无褐化现象;含2,4-D与KT组合的培养基较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2,4-D(0.5 mg/L)+KT(2.0 mg/L)和2,4-D(1.0 mg/L)+KT(1.0 mg/L)的组合对青钱柳幼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为80.00%和78.33%。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油茶遗传转化受体系统,选择普通油茶‘长林'4号、53号和166号的幼胚为外植体材料,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的pH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不显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受油茶品种影响极显著; ‘长林'53号的幼胚极易实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完整植株再生,MS培养基是最佳培养基,2,4-D和TDZ为幼胚较敏感的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最大; 当MS+2 mg/L 2,4-D+0.5 mg/L TDZ处理时,‘长林'53号体胚诱导率为98%; MS+1 mg/L 2,4-D+2 mg/L KT+500 mg/L CH处理时,‘长林'53号体胚诱导率为89.6%。在不同2,4-D、KT、TDZ和添加物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中,除3个处理外,其他处理组合的‘长林'53号体胚诱导率都达到100%。已分化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可以实现胚状体的萌发、生长及完整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7.
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梗稻“日本晴”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统计愈伤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分析培养基中2,4-D和6-B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培养力的影响,得到二者的最适配比,愈伤组织的质量和组织培养中再生植株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必不可少的因子,与6-BA配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培养效果更好.对“日本晴”而言,当2,4-D为2.0mg/L,6-BA为0.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当2,4-D为2.0mg/L,6-BA为0.2mg/L时,绿苗分化率和培养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从白羊草成熟胚和幼穗培养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无融合生殖白羊草的成熟胚和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由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来源于成熟胚和幼穗的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分化频率分别为40%和85%.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柳杉种子合子胚的愈伤组织诱导技术,选取柳杉4个家系,采集其尚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并经器官发生再生途径得到再生植株。利用6-BA、2,4-D等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正交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柳杉种子合子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柳杉4个家系的愈伤组织诱导量在8月中旬采种时呈明显上升,至8月底时各家系的子叶胚愈伤诱导率达到最高,其中57号家系愈伤诱导率最高,达92%。柳杉4个家系,在不同激素组合中愈伤诱导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57号家系子叶胚在DCR+6-BA1.0 mg/L+2,4-D 1.0 mg/L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且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状态为白色、干燥、无针状突起,结构紧密。愈伤组织在DCR培养基上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家用洗涤剂和升汞设置不同的处理时间梯度,比较了家用洗涤剂和升汞作为消毒剂对小麦幼胚、幼穗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0%的白猫洗涤剂消毒处理20min与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消毒处理10min具有等同、高效的灭菌效果和组织培养效果,在单个组合中的抗污染率、愈伤组织胚性率、生根率、植株再生频率和绿点分化频率最高均可达100%,且显著高于所设置的其他各个梯度时间的处理效果;不同外植体的比较结果证实了幼胚的植株再生频率和每团愈伤组织的出苗数都显著高于幼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都能分化出绿苗,分化频率最高可达10.5%,没有白苗化现象;根的分化与绿点、绿苗的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鄂恩1号的植株再生能力显著优于其它基因型,其植株再生系统已具备了遗传转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小麦幼茎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小麦不同品种的幼穗幼茎在不同发育期,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了2年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实验,并将幼茎与幼穗作了比较。二棱末期至小花分化期是幼穗及幼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时期。不同品种对培养基的反应不一。不同时期的幼茎愈伤组织只有来源于二棱末期者能够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其它时期者则不分化。品种间分化率差异较大。幼穗的一块愈伤组织可以分化多个苗,而幼茎的一块愈伤组织只发生一个苗。植株再生是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单方法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提高从灿稻品种Pusa Basmati1建立的超过1年龄悬浮细胞系中游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两步再生法,即先将愈伤组织转入含高浓度琼脂糖(10g/L)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后再转入含低浓度琼脂糖(4g/L)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有助于植株再生,两步再生法结合使用含高浓度激动素Kinetin(10mg/L)的再生培养基,显著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利用此法,可使来源于超过1年龄的悬  相似文献   

14.
六个品种小麦成熟胚等外植体再生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按根尖、幼叶、茎节、幼穗、成熟胚的顺序递增。成熟胚再生能力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以上,出苗率可达44%,并且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方便、不受季节和发育时期限制等优点,因此是小麦体细胞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休来源。本文对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差异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组织学观察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属于器官发生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高频再生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8个品种的无菌实生苗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4种不同培养程序及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及成苗移栽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培养程序对苜蓿的出愈率影响差别不大,但不同培养程序对苜蓿的分化率和成苗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SHK-MSO-MSO在分化率和出苗率上表现较佳;另外,不同基因型在苜蓿出愈率和成苗率上反应不显著,但在分化率上反应显著,其中中苜一号,草原2号和保定苜蓿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16.
苜蓿不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大叶、甘农1号、甘农3号和陇东4个苜蓿品种的下胚轴、子叶和子叶节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苜蓿品种及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能力的差异,研究了不同浓度及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苜蓿品种再生能力依次为新疆大叶>甘农3号>甘农1号>陇东苜蓿,下胚轴外植体在愈伤诱导培养基(MS 2mg/L2,4-D 0.2mg/LZT)上出愈率分别为94%,83%,71%和58%,胚性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 0.2mg/LZT 50mg/L谷氨酰胺)上分化率分别为15.8%,9.2%,7.1%和4.5%;下胚轴再生能力优于子叶节和子叶;丛生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上生成完整的根;各品种的再生苜蓿植株均成功移栽到土壤中,成活率100%。上述4个苜蓿品种分化再生能力的阶段性研究结果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良苜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花生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成熟花生种子的上、下胚轴和叶片外植体为对象,在离体培养下,考察几种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差异并对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外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能够进一步再生出幼苗,但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有所差异,其再生能力大小依次为:上胚轴>叶片>下胚轴,培养基的差异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起决定性作用,不同预培养时间对愈伤诱导及再生也有影响,总的来看是预培养时间短的外植体要好于预培养时间长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18.
狭叶松果菊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狭叶松果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0.5-mg/L NAA1.0-mg/L;最佳的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5-mg/L.再生芽经附加IBA0.5-mg/L的1/2MS培养基生根后移栽成活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