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和手段.以框架分析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叙事的3层次框架要素,认为《角度篇》是以“立足于真实,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作为叙事主题,在结构上着重突出文化软实力,淡化硬实力,在表达上采用西方世界容易形成优先式解读的符号和话语方式.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叙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当今时代,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和谐世界“思想既是对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千年交往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向世界做郑重推荐,更是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是国家形象塑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是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其他环节和要素起主导作用,指示着国家形象塑造的方向。以现代化作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顺应了历史和时代潮流,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同时符合良好国家形象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形象本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化国家形象目标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进步、和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阶段要着力推动三个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在指导方针 上由“效率优先”向“更加重视公平”或“公平优先”转变;在实际操作上由片面追求GDP向追求社会和谐转变。构建和谐社会 应该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和评价考核系统。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应重点实施三大基础性工程,即公民素质提高工程、社会公平 促进工程及和谐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6.
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由意识形态所主导,并始终围绕着国家核心利益服务而展开的过程。当代中国建构"国家形象",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和新特点,以明确"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指向。努力向世界展示、传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崛起和刚健有为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天和、人和、心合”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和谐校园的精神实质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认为高等院校和谐校园应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8.
“天朝大国”形象陨落后,清政府在“中国”观念的调适中,一度重塑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但是伴随传统大一统外围屏障丢失和国家主权危机加深,这种努力收效甚微;随着“民族国家”话语霸权的形成,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出现了“汉民族”国家和“大民族”国家的分野。基于“大民族”国家观念,清政府在整合东北和藏区疆域过程中,重塑了近代中国整体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利新 《科技信息》2007,(2):111-111
对于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是要看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语境来适当调整是“归化”还是“异化”的。本文从这一翻译原则出发,结合目前的“龙”是否可以继续代表中国形象的争议,建议用中西合璧的“Chinalong”来代替“Dragon”在英语中对“中国龙”这一形象的表达,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地位,主动构建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洞察国际局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不断彰显负责任、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形象。中国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军队的形象是整个国家形象的重要支撑,而军队形象又要靠营造有利于我军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来支持和实现.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舆论环境对一支军队建设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加强国际舆论环境建设,尤其要做到:一是在善于应对挑战中树立我军形象;二是在说与做的统一中展示我军形象;三是在用好各种媒体形式中提升我军形象.  相似文献   

12.
形象的间接性是文学形象区别于其他艺术形象的突出特点,“形象”与“间接”本是一对矛盾,但在文学形象里却是和谐统一的。本文认为,这一矛盾得以统一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文学语言内涵的丰富性;二是语言本身的文化积淀;三是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果。长卷漫画《中国抗疫图鉴》以图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的抗疫历程,从医生、人民到国家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的抗疫精神和形象。本文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对《图鉴》中的隐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图鉴》中图文互补,共同激活了“战争”架构、“天气”架构和“春天”架构,构建了“疫情抗击是战争”“疫情是天气”“抗疫胜利是春天”的概念隐喻;上述表层架构进一步激活了深层架构,建构了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坚强勇敢的中国医生形象,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积极乐观的中国人民形象,领导有方、人民至上、不屈不挠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描写自然,抒发诗人情怀和志向的“托物明志”类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生动丰满的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为传唱。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托物明志”类诗歌在“形象群体”相互关系上以及“形象”、“诗人自我形象”和“诗歌主题”相互关系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和关键在于干部。广大干部要从传统与现代、整体与个人、大是与小非、内质与外化等关系层面的理解上,形成自觉践行荣辱观的文化自觉;要以“规矩”与“方圆”的逻辑理念构建干部新形象,即努力铸造一种内在的恪守原则性、纪律性的“内方”形象,外在的体现和谐性、团结性的“外圆”形象,以及整体优化的原则性、和谐性兼备的“方圆统一”的道德人格喻义形象。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现代性社会应该具备的一种治国理念、治国方式,法治文化则是法治理念、方式在整个文化中的投射。研究建立在中国本土资源基础上的法治文化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警察文化是法治文化中的重要一元,是以执法性为特征的文化。而警察形象可以说是一国的警察文化在国民头脑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概括性、稳定性的富有直观色彩的总印象。警察作为执法机关的执行主体,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建构民众对政府的支持、认同与信任,促进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法治视野下的警察形象的现状分析,可以透视和发现公安这一国家重要职能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问题、改善治理的方案,这将有利于建构先进的警察文化,加快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哆啦A梦”让世界亲近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咏梅 《世界知识》2008,(16):59-61
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务省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外交使节就任仪式”。在这里,日本乃至世界各国都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哆啦A梦”(中国别名“机器猫”、“小叮当”)正式“接受”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的“任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承担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文化和提高日本对外形象的重任。这也是日本外务省在其2007年11月1日开始的海外安全宣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大学在当代中国拥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度,对大学的评价应在内部标准的基础上引入并凸显社会尺度.从外部视角来看,提升和优化社会形象,建设富有时代感的形象文化,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文化的建设应具有强烈的社会情怀和时代意识,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文化、质量文化、责任文化、竞争文化、和谐文化、品牌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定量分析了平潭旅游发展的物质形象要素、文化形象要素和自贸区发展要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平潭构建和打造“国际旅游岛”提供策略和建议:把握滨海旅游资源,打造原生态海岛形象;加强文化形象建设,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举办文体赛事,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