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游桂林 《工程与建设》2009,23(4):449-451,454
采用VC为主要开发语言,结合GIS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SCADA系统开发了安庆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阐述了安庆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探讨了安庆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邵阳市新开发的“三园一区”地面高程较高,通过提高出厂水压、改造原有管网来满足这些区域的供水要求的措施投资太大、运行成本太高.对“三园一区”分别建设区域加压站,运行成本经济,能满足其供水要求,有利于推进城市的发展建设,有利于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呼万林 《科技资讯》2010,(25):36-36
提出了将GIS应用到城市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相结合,为城市供水管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研究和设计了此类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组成,并就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时变化性以及多因素影响的特点,探讨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供水管网预测的原理,阐述了建立基于BP网络的城市供水时序预测模型方法.根据管网的节点压力历史数据纪录,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网压力时序预测模型,对未来某一时段的节点压力进行预测.从预测过程和结果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供水管网预测方法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误差修正方便,精度高.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的农村供水供水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远程分布式网络控制的恒压变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中间路由传输系统和本地供水控制系统三大系统,该设计能实现用户段不管用水量大小,总保持管网水压基本恒定,实现了满足各部位的用户对水的需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面向服务的供水管网模型应用模式,通过建立独立的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把模型构建与模型应用区分开。在该模式中,集中维护的模型与分布的模型应用通过模拟服务接口连接。进而基于提出的模式,构建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框架,包括管网模型管理模块和管网模型模拟服务模块,提供了管网模型参数管理、管网模型参数识别、管网模拟服务监控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可以解决供水管网管理系统中管网模型管理维护困难的问题。最后以东莞市典型供水管网为案例对象,选择EPANET作为水力与水质模拟的模型软件,采用微软ASP.NETXMLWeb服务和IIS服务器技术构建了模型模拟服务接口系统,构建了供水管网模型系统,并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城市管网系统的管理暗城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已开发实现的青岛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设计及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性和可靠性角度出发,应用数学建模与最优化理论,对城市供水管网优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已有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以经济性和可靠性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建模过程中,将系统可靠性定义为“节点富余水头加权平均值”和“管网恢复力”,使对管网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更加直观和定量化.同时将管网年费用作为经济性衡量指标;管径组合方案优化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对某一管网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方法产生的优化设计方案在经济性、水力性和可靠性方面均好于传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节能降耗的城市水管网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晓春 《科技信息》2008,(1):222-224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网漏失率普遍高于国家规范.城市水管网管理系统是面向城市水管网管理和给水管网漏损控制与管理的软件系统.系统旨在为自来水公司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解决方案,解决管线设计、管网管理等各个层面的各种问题,对供水管线及其设备的图形和属性数据进行查看、统计和分析,为爆管抢修等事故处理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能源结构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远程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能源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基于无线电台通讯和基于GPRS通讯两种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达到对供电、供热、供水、环境监测等管网系统进行远程实时数据采集、实时传输、实时处理,动态地反映管网的运行状况,并通过远程控制,对管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以实现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以实现某市供水管网分区管理为目标,在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方城市供水系统的特定要求,将网络社区划分算法与管网分区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分区后东一区和西二区的管网压力有所上升,其他四个子区域压力呈现下降趋势,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得以均衡。拓扑算法分区与理论分区相结合的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管网漏失水量,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西二区一级水质百分比上升59.13%,其他区域水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优质水百分比上升,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得到有效缩短。管网分区后可为水务公司带来114.038万元的年收益。研究成果对改善供水管网管理及提高水务公司运行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袁文麒  闫卿  江伟  黄敏 《河南科学》2012,30(8):1126-1129
EPANET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管网建模软件,在管网设计、运行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从CAD导入管网拓扑结构时由于缺乏管道直径属性,制约着管网建模效率.EXCEL中的VBA功能具有简单易学特点,通过VBA针对EPAENT管网模型拓扑结构开发的管道直径自动赋值程序简明易懂,操作便捷,大大增强了管网建模速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的水力特性,考虑节点流量随节点水压的动态变化,构建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基于EPANET计算管网节点实际流量和水压,评价供水管网水力特性.案例分析表明,构建的模型和提出的水力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为城市供水管网抗震防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现行给水管网电算程序的一些缺陷,作了若干改进,使其输入原始数据简单方便,并能自动圈划回路,适用于不同结构或多水源管网设计与运行管理,能输出管段流量、结点水压、水塔高度或水泵工况及其轴功率等结果,比现行程序更方便、通用、有效。简例介绍了新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供水管网水质模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水管网水质评价是供水企业了解管网运行状况和用户水质情况的重要途径.针对管网水质评价结果难以量化的问题,提出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管网水质进行评价.首先建立水质指标因素集和评价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最后以我国南方某市2008年供水管网浊度测试指标为例,进行水质评价计算,结果可靠合理,客观反映了管网水质状况,从而为供水管网运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供水产销差率,可以看出南阳市的供水管网漏失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原因有管材老化、施工质量差、水锤破坏和管理创新不够等因素。要控制供水管网漏损,需合理选用管材、加快旧管网更新改造、提高施工质量、建立管网动态模拟系统、合理进行分区供水、加强管理创新等,把主动查漏和积极防漏相结合,才可将供水管网的漏损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于VisualBasic的OLE技术连接AutoCAD实现供水管网图纸的计算机管理,把AutoCAD中的管网图形作为一个二进制字段与其它管网信息一起存放在MicrosoftAccess数据库中,从而实现在同一系统中把管网图形和其它属性联系在一起。为中小自来水公司提供一种简便、灵活、低开发费的计算机管理管网图纸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管网平差的定义和在供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采用哈代.克罗斯法的弊端和EPANETH在管网平差中的算法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个有清水池和水塔的给水管网的例子,在软件上直接建立管网模型,从管段、节点信息输入及处理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应用EPANETH来计算有水塔管网情况.结果用管段流量.节点压力图、管段流速一节点需水量图、节点总水头.管段流量图等表现,并详细说明了管段直径设计原则和做法;详细校核了水塔转输工况和自由水压情况,通过分析得出根据最高时确定的管径,不能满足转输时进入水塔流量的结论;最后通过反复调整个别管段管径,达到了要求,各节点的自由水压均满足要求;指出了软件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给水管网模型中管段重要性判断的实际需求,利用算例,构造了树状管网、不同环数的环状管网、供水压力变化、连通管段直径变化以及多水源供水等情况下的各种给水管网布局,结合水力计算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助于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与管段重要性相关的结论:树状管网从水源到每一需水节点仅存在一条输水路径,不存在连通性冗余和能力冗余;环状管网具有连通性冗余,但能力冗余取决于整体布局;环状管网基环数目依次增多时,存在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即在所添加连通管道附近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但远离小环部分的管段重要性未受影响;随着供水压力的升高和水源的增多,成环部分各管段重要性下降,管网的能力冗余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