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晚清社会思潮经历了从经世到维新再到立宪的演变进程。在这个纵向的演变进程当中,晚清的社会思想也在逐步的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也就是它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影响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选择。晚清社会思潮对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陈独秀的启蒙思想与晚清社会思潮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法律移植是法律近代化的有效途径,晚清旧法体制的困境与严重的滞后性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的必要性。晚清法律移植作为中国近代法律移植的开端,初步建立了中国法律近代体系与法律原则,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起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晚清法律移植也遭遇了法的"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传统的有力抵制,从而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近代化推动作用的有限性。近代法制的核心精神——法治,在近代中国并未能真正地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晚清文人经商热潮的社会历史原因,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魏源、郑观应、张謇等人的经商活动来反映整个社会文人经商的阶段性进展,揭示了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在商业贸易危机的冲击下,催生了以“商战”思潮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的复兴。影响所及,引发了近代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诸如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晚清政府的所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以及制度重构等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简述轮船招商局的成立的条件以及运作模式,从而探讨出轮船招商局的经营体制—官督商办。随着这种经营体制的运行,以及它逐渐成为晚清的主流体制,给晚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当今股份公司的最初实践,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近代司法理论是在晚清时期开始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之所以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源自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晚清时期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主权理论、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理论、司法文明理论以及司法中立理论.该理论对晚清时期的司法改革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清徽州历经十年咸(丰)同(治)兵燹,致使民众失望与无助情绪蔓延,传统信仰受到冲击.伴随西方传教士深入内地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东进,基督教始在徽州社会出现.在传播过程中,传教士与徽州社会各阶层时有往来,基督教在冲击徽州传统民间信仰,引发民教矛盾的同时,亦为普通民众提供了生活、启蒙等方面的机会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禁烟失败,货币危机比战前更严重,迫使全国上下继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币制改革。时人纷纷主张"重钱贱银",推行大钱制度,恢复制钱,发行纸币,自铸银元,改铸铜元等。这些币制改革思想是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晚清货币的近代化进程,也加剧了晚清币制的紊乱程度。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论述了其对中国晚清物理学在大众中的传播、物理学教育和近代物理科技期刊三个方面的影响,指出了<格致汇编>在普及科技知识和传播科学观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来,庐州社会经过长时间的灾害与战争摧残,民生重困,乱象已成,传统社会秩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晚清淮军士绅的发展壮大,他们在基层社会保障、教化乡里、儒学传承等领域的理念传播与社会实践为晚清安徽社会带来一股劲风。他们的言论和具体实践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格局的演进与形成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汉医的成功,使中国人产生了效仿日本建立现代医疗卫生制度的动机,直接促成了大批留日医学生的涌现。这一留学生群体回国以后,在20世纪初承担起传播西医学的职责,成为中西医学跨文化传通的中介,并在推动中国医学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历史事件既为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在客现上造就了一批具有废止中医思想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丁福保(1874-1952年)是20世纪前期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他在中日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详细介绍了丁福保1909年赴日考察近代医学和进行医学交流的情况;对丁氏翻译日文医学著作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对丁氏医学译著的种类、数量、质量和传播情况的分析,着重探讨了他在引进近代西医学和日本学者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电影曾经给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荣耀,回顾早期西部电影,大都是在国外拿到大奖后才逐渐被国内观众熟知的,但是大部分获奖影片的国内票房却远没有所获奖项光鲜,国内传播的受阻引发了人们对西部电影海外传播"效益"的质疑。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既应当具有商品属性,也应当具有文化属性。新西部电影除了在继承传统西部电影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应当在传播方式上积极探索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积极拓展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4.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影响下,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继续蔓延,必须从意识形态、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全民历史意识的增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正确的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杜绝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万国公报》上发表的与医学相关的文章,发现其中大部分是由传教士撰写的有关西医科学的。它们不仅涉及到各类西医学专业知识。还包含大量有关医院、医学堂、医学书籍的信息,另外还有倡导西医卫生观念和介绍西医科技的内容。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为例,以西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为视角,分析它们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万国公报》上刊登的这些文章为晚清的中国人提供了了解西方医学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加快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势在必行。为推进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规范统计口径和完善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医"的努力--《医学周刊集》与丙寅医学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丙寅医学社主办的《医学周刊》及其合集《医学周刊集》,是当时华北地区很重要的一份医学刊物。丙寅医学社成员以该刊为宣传阵地,主张创立适应近代中国社会机制以及民众需要的新医学,努力建构中国近代新医学的科学化、学术化、民众化、社会化、国家化形象,用近代医药卫生知识对民众进行洗礼,重构民众日常医药卫生习俗。  相似文献   

18.
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介绍中药与西药药物理论的根本区别,阐述当前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以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长期(半)封闭式的生产销售,造成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大量数据显示,通过正当有效的销售渠道。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大有潜力。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中药本身的研究开发,还依赖于各国对药品审核的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城市公园的形成源于西方列强侵华后的文化移植和当时沪人对西方社会生活形态的向往。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第一座公园——"公共花园"的开放,上海租界开始出现许多欧美式花园,它们是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在租界公园未全面向华人开放前,孕育多元文化的近代上海陆续出现了一批以营利为目的、对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向公众展示其开放性及中西杂糅的新面貌。它们融合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蕴含雅、俗文化的丰富性与社会思潮、艺术流派等多种内容,为近代上海市民提供了具有现代休闲游憩意义的城市游乐场所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信息交流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掌握中成药的使用规律。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结合销售金额、日用药金额、功效、剂型综合分析该院2010-2011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2010-2011年该院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药物的DDDs连续两年位居前列,药物的剂型、价格、功效等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该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剂型先进、价格适中的医保类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