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知识》2008,(17):70-70
据英国媒体8月14日报道,多国考古学家经过挖掘考察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人类骸骨,最终证实撒哈拉大沙漠在数千年前的确是气候宜人的绿洲。这支由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带领的考古队原本是想在尼日尔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恐龙化石,结果碰巧发现了一座迄今已知最大的石器时代墓葬群,其中不仅有巨大的鳄鱼和恐龙化石,还埋藏有大量的人类遗骸。  相似文献   

2.
库里.   《科技潮》2000,(2):93-93
毛里塔尼亚乌阿丹绿洲深藏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从那里到下一个绿洲,乘坐汽车要用6~8个小时;如果骑马或骆驼去,那就得在沙漠中跋涉3灭。乌阿丹绿洲与沁盖地、乌阿拉塔、笛切特一道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当年人们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往来贸易,这几个绿洲成了商品集散中心。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持续干早更给这里雪上加霜。沙丘不断逼近,椰枣价格持续下跌,人们纷纷逃离家园,经济从整体上萎缩——对于这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09,(4):14-14
美国国家地理学地的考古学家在非洲尼日尔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出了一种身体构造非常奇特的恐龙。这种恐龙的骨骼非常轻盈,而且多为空心,嘴中布满了数百颗牙齿。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九乡溶洞“雄狮大厅”的大溶洞内,有一只长方形的玻璃鱼缸,几十条从暗河里涝上来的盲鱼悠闲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身细,体灰白色,每条也就十公分左右长。由于没有了眼睛,盲鱼的嘴边都长着几根胡子,游时用以感觉方向。据科学考证,盲鱼的祖先和其他鱼类一样,是有着一双明亮的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为典型的碳酸盐岩古潜山.潜山储层主要为与古暗河相关的溶蚀缝洞,而这些缝洞正是该区油气主要富集场所.为了提高优质缝洞储层的准确预测,在井震精细标定基础上,开展暗河系统的正演,认识到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古暗河系统在地震上主要表现为连续强振幅特征.利用振幅信息精细预测了轮古地区奥陶系暗河系统的空间分布,并明确了暗河系统中主暗河、暗河分支在地震上的不同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暗河不同部位储层发育的差异性以及基于暗河型油藏有利勘探目标的优选方向.  相似文献   

6.
梦幻的雨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人们很难遇到一次下雨的机会。偶然下一次,但见天空浓云低垂,偶尔响起几声闪雷,接着串连成丝的雨水往下掉,可是,地面却看不到潮湿之处。人们把手伸得高高的,幸运的人有时可以略微接触到一些潮湿的水汽。这种“高空下雨,低空无雨”的景象,人们叫它“干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一片茫茫的沙的海洋,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热,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撒哈拉,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空虚”和“无物”,在这无边无际的沙漠上旅行,人们携带的水喝完了,酷热难当,多么希望找到一个绿洲,在绿阴下纳凉休息,或者期待着…  相似文献   

7.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特点宜万铁路八字岭隧道地处湖北省鄂西南山区。隧道区的不良地质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岩溶和岩溶水,隧道区大部分经过碳酸盐岩地区,地表岩溶强烈发育,漏斗、落水洞、岩溶洼地密布,地下暗河发育,牛鼻子暗河、凉水井暗河可能通过各种通道与隧道连通,极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突水、突泥和涌水。二是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8.
沙漠中最宝贵的是水,因为缺少水才使它成为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然而就是因为少水条件恶劣才激发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古代的克里米亚人从空气中取水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几十年前考古学家在克里米亚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大贵族的遗址。那里有一个石筑金字塔,金字塔中有数不清  相似文献   

9.
鸵鸟     
现今地球上的鸟类大约足有近万种,其中体型最大者则是生活在非洲大陆荒原沙漠中的非洲鸵鸟。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身高可达3米,体重可达150公斤左右。它长得头小,眼睛大,颈部很长。它的羽毛蓬蓬松松,不具副羽,已经不能再适应飞翔。鸵鸟的形态结构上显示了一系列原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到了炎热的夏天,许多动物纷纷采用换毛、夏眠、补充水分、躲进巢穴和洗泥水浴等方法避暑。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动物能耐高温。撒哈拉银蚁撒哈拉沙漠的地表温度可达70℃,干旱、炎热和昼夜温差大让许多动物难以存活。但有一种蚂蚁能在这里生存,它们被称为撒哈拉银蚁,是已知的最耐  相似文献   

11.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大荒漠”。横亘非洲北部的一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因此被称为撒哈拉。在撒哈拉沙漠的西缘,东邻阿尔及利亚,西濒大西洋,北接摩洛哥,南至毛里塔尼亚的那一部分,习惯上称为西撒哈拉,或西属撒哈拉。西撒面积26.6万平方公里,黄沙千里,人烟稀少,是一块典型的不毛之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柏柏尔人,外界称撒哈拉维人,主要以放牧为生,人数不足10万。西撒曾先后沦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1976年西班牙撤离西撒以后,根据它与西撒邻国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在1975年签署  相似文献   

12.
撒哈拉之行     
1964年9月下旬,我由阿尔及尔乘飞机赴撒哈拉,在世界闻名的大沙漠里度过了难忘的二十天。西北部的门户——科隆—贝沙尔我们乘飞机离开阿尔及尔,朝正南后转西飞行。当飞机进入撒哈拉的上空、我们透过机窗向外俯瞰时,只见一片浩瀚无垠的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的淘金热潮正席卷法国,开发撒哈拉成了法国的救命符。成百的法国勘察者奔走在这片比美国还大的沙海里,他们着了魔似地喊着:“有石油!”法国的报纸在鼓吹:明天的撒哈拉将是欧洲的得克薩斯(美国的盛产石油的一州),将是法国的沙特阿拉伯!法国非洲工业组织总局总经理路易·阿芒颇有得色地嚷嚷:“从沙漠里可以获得明天的世界,法国必须利用撒哈拉而成为欧非世界的领导。”法国总理摩勒更加起劲,他在国民议会振臂高呼:“我们有使撒哈拉开花的庄严任务!我们这一代的前程在撒哈拉!”国民议会已通过政府提出的成立“撒哈拉地区共同组织”的计划。撒哈拉的石油味也引来了西德、英、美、荷的垄断资本,意大利也在想把成百万的失业大军移到这里来……。撒哈拉是什么样的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将成为一个工业区吗?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面积很大,从非洲的大西洋岸横展到尼罗河,从北面的地中海南下到法属苏丹,绵亘  相似文献   

14.
深入天坑600米?这是干嘛?挖地洞吗?哪里呀,我们这是要去一个神秘洞穴探险,据说洞口终年冒烟,洞底激流涌进,还有数不清的地缝暗河,生活着没眼睛的鱼、“会飞”的猫……怎么样?有胆量就一起来吧。  相似文献   

15.
沙漠旅游,前程无量要想持续,全靠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斯  S 《科技潮》2000,(6):96-96
发展旅游,是否有助于保护撒哈拉大沙漠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产业,旅游能否让这里的居民摆脱贫困?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专家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要有一个条件:撒哈拉地区的发展道路要正确。那么,对于撒哈拉地区,什么是正确的发展道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完  相似文献   

16.
蜥蜴的智慧     
没有一种动物的繁衍,会比澳大利亚蜥蜴承受的痛苦还大。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生活在南澳大利亚沙漠中的雌性蜥蜴,怀孕时  相似文献   

17.
6000年前的壁画上画着外星人? 在非洲北部,从大西洋海岸到红海之滨,方圆约9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除了个别一些点状绿洲外,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这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这里的气候格外炎热干燥,烈日下沙丘上的气温竟超过70℃。19世纪,一些探险家深入撒哈拉大  相似文献   

18.
穿越撒哈拉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是许多探险家,尤其是生态学家向往的地方。但直到20世纪末,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穿越过撒哈拉。然而,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1世纪第一个金色的秋季——2001年10月16日,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年逾花甲的袁国映教授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中  相似文献   

19.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其天然的矿产资源禀赋,极具投资吸引力。能源矿产领域是中国与非洲众多合作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增强与撒哈拉以南地区能源矿产投资合作建设,将会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本文综合考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储量、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理情况及政治外交等,通过鱼骨图方法分析找出能源矿产投资的主次要因素,重点考虑能源矿产投资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构建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投资分析模型,通过评价指标选取、指标体系建立和指标权重分析,对主控投资因素进行研究和评价分析,得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能源矿产行业投资权重排名,其中能源储量大、地理适宜度良好是最大的投资吸引力;外交能力、法制环境和文化交融程度是投资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综合投资环境属于“优”。  相似文献   

20.
一条穿过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公路干线目前正在紧张地施工。这是非洲国家为了发展贸易等联合兴建的。根据设计,公路全长为八千二百六十六公里,柏油路面。它将阿尔及利亚同马里、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等国家联接起来。公路建成后将使一些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得到有效的开发。参加修筑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公路干线的,有与之直接有关的国家,非洲统一组织,联合国国际开发协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