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洪婷 《科技信息》2009,(31):I0164-I0165
本文旨在讨论前景化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作者首先探讨了前景化理论的概念;其次从前景化理论角度解析文学文本的语言特点,指出文学翻译中不能忽略前景化的表达,只重内容而忽略形式易造成"假象等值"。最后通过对几个文学作品中前景语言翻译的分析,阐明前景化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媛媛 《科技资讯》2011,(26):239-240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突出于背景之上的事物。因为前景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美学效果,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体分析中。把前景化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评价文学效果在翻译中的保存或流失。本论文运用前景化理论,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把前景化这一概念更好的运用到小说翻译研究之中。作者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的研究表明,译者注意到了该小说中的部分前景化现象,并尽力对此进行了保留;然而也忽视了部分前景化现象,导致了小说文学效果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文学作品通过采用特殊的、有别于非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特定的意义,从而实现其审美艺术价值。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其本质是要再现原作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为例,从主位推进模式这一语言形式入手,考察译文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与原文"审美忠实",达到"形神兼似"。  相似文献   

4.
对文学翻译标准的探索反映了翻译学者不同的翻译追求,深化了学者对文学翻译本质的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从文本因素来讲,是对文学作品风格和内涵的阐释;从文本外因素来说,是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双重操纵下的重写或改写。  相似文献   

5.
在数千年的人类翻译史中,与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始终是翻译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可译派和不可译派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纵观整个翻译史,持可译论的翻译家无论在人数还是建树上都是胜利的一方.在文学翻译领域.自但丁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观点,由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既在形式又在内容,还涉及文化内涵.因此文学翻译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由于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语言基础、语言功能基础、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以及语言的代偿性.形成了足以抗衡语言相对性和特殊性的不可译性.在翻译中,如果能适当地运用翻译补偿.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文本,不论是文学作品或是科技作品的可译性.(夏廷德,2007:32)本文试图通过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的运用及其效果,论证文学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6.
用功能文体学构建出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的一个模式和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证明此模式应用于风格翻译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理论上,功能文体学的文体观非常全面(风格是前景化;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突出的功能当中;篇章是风格分析的单位等等),这有利于文学作品翻译者获得对原文风格更为充分的识别和理解,并通过在译文中做到功能对等而达到完美的风格对等。因此功能文体学是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研究的更为全面和有效的理论基础,并能为风格分析和翻译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模式。三个例子是对理论分析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中常常会碰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处理这些差异的策略:意译、直译、归化、异化。而策略的选取受到翻译的形式、目的和意图,文本的体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主要目的是引进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宜采用直译、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文化、艺术风格等差异,充分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理想的文学分析材料,因为它本质上涉及到深层次的语言思考,。范畴化是对复杂的现象分类的过程。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经久不衰,但多从纯文学角度考察。本文从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隐喻和范畴化出发,考察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婚姻隐喻,对其作品进行整体动态分析,总结出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9.
宗端华 《奇闻怪事》2009,(8):146-148
非标准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和话语形式,是在多种语言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尊.在特定情况下,,非标准英语具有同标准英语一样的语用功能;在文学作品中,它能产生标准英语难以替代的语言效果.文章在简述非标准英语的形式特征和语用功能基础上,对文学非标准英语的汉译方法做了尝试性探讨.文章指出,谐音错字法、方言替代法、语序/词序倒错法和俗语替换法是翻译文学非标准英语可供选择的有效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德烈.列弗维尔为代表的操纵派翻译理论认为,文学系统内赞助制度、诗学和专业人士三方面的约束力,改写了文学作品的面貌。作为社会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电影作品也受到这三方面力量的操控,尤其是引进外国电影时对电影本身的改写。赞助制度内的相关机构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电影类型的选择及翻译的改写以"建构"某种预期的"文化",诗学因素与意识形态紧密结合以强化影片的成功,而专业人士通过语言的力量影响着外国电影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夏云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30-133
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重要手段,标记主住通过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在诗歌文本中可以产生特殊的文体效果,如促成语义前景化、实现篇章音乐美等。英汉诗歌翻译中既要正确理解标记主位展示的文体效果,把握诗歌神韵,力争做到形神兼顾,实现文体功能对等,又要灵活处理,注意英汉表这习惯的差异,对原语信息的传递以不超出译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为准。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的补偿就是用译入语语言形式补足在转换原文语言形式时造成的语义损失.补偿手段在唐宋诗词英译时常用.  相似文献   

13.
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翻译起来似易实难。结合《名利场》中典型的人物话语成功译例,帮助译者正确认识文学作品中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现象,并对其翻译策略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The Age of Innocence第一节、第二节的译文为例,以文本的语言功能在源语和译语中的体现和构建为基础,分析语言功能在翻译中的作用。小说翻译中,译者应使原文的语言功能尽可能在译文得以体现,译语与原语语言的功能尽量达到对等。译者应准确识别语言功能,突出主要功能,当然也应兼顾次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16.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17.
翁显良的古诗《春晓》英译是基于对中西思维差异透彻理解之上而形成的翻译佳作,也给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参考:诗歌翻译有别于普通文学文本翻译,只有遵循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诗歌翻译方能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8.
译文得体性指译文的语言和文体在译语语言文化语境中自然且具有可接受性。它是翻译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方面。然而,这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却常常被忽略。本文拟从语言和文体两个角度来探讨译文得体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互动交际中的语言频频发生对于现实语言的变异。理想认知模型中范畴成员地位的变化,造成网络语言变异的"突出"效果。为有效地在跨语符交际中传递网络语言变异"突出"的意图,可采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在明示变异话语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明示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语境效果,推理出原文语言变异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