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河道建设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就河道生态建设的现状、必要性、原则以及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河道作为构成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形象对杭州的城市发展和环境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杭州河道水环境的现状情况,并从河道水环境的内涵、河道综合整治的目标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一、现状概况⒈地表水环境现状2000年杭州市通过“一控双达标”验收,2001年4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水环境质量仍不…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城市河岸带连通城市生态系统中水陆生态系统,不仅在城市行洪排涝,水土保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景观和生态学价值.为克服传统硬质河道护岸的种种弊端,生态护岸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环节.从生态水利学角度分析了城市河道的特点和城市河道护岸工程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并在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河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建设生态护岸的一些设想,以期为当前蓬勃开展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保障城市防洪泄水的重要水利设施,也是城市环境独特的风景线。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各种弊端,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对河道景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曹仲宏2010)。该文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的特征,并对城市河道景现存在的问题以荆州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国内现状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集生态、景观等多重属性于一身,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生态护坡不仅是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是建构水陆交界生态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城市河道为研究对象,根据合肥地区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生态护坡立体绿化的概念和结构;提出了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参考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最后提出了维护管理的重点,旨在为城市河道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戴斌  尉红星 《科技资讯》2009,(22):108-108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以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为主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河道为目标,形成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从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纳,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也有了相应的重视。为此,该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道当中的护坡进行分析,以提高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的混凝土护坡结构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并为城市注入自然美景,加速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生态护坡在整治城市河道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丽城市”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城市更新建设的保证者,而美丽城市的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两者互动发展、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的蓬勃开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推动与滋养,生态文明建设是休闲体育发展的至高境界,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和内部动力。城市休闲体育通过亲近自然、绿色消费、健身怡情、协调“三生”等实际行动,起到了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拉动低碳经济增长、实现生命价值延展和促进城市休闲功能提升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践行手段。  相似文献   

9.
海湾型城市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建设集美生态城区,将成为厦门市“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及“海湾型生态城市”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该文参考国内生态市、县建设指标体系,结合集美区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评价,来衡量城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轶伦  王延荣 《河南科学》2014,32(7):1320-1324
基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郑州市河道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为例,对郑州市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郑州市水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建设,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蒿海磊 《广东科技》2014,(12):83-83,71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网的关键组成,城市河道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防洪排涝、抗旱救灾的重要功能。但是,近几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有关部门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对于城市生态保护的关注,使得河道的生态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研究目前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城市生态河道修复与治理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复方案,为促进城市有关部门更好的做好城市生态河道修复与设计工作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生态治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生态护岸型式.结合太原市河道的具体特点,分析了传统河道护岸型式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建设生态河堤是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规划概况1.项目背景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使厦门市面临着溪流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逐年恶化的严重问题;另外也存在河道无序开发、堤岸硬质化、河道渠道化及河道生态  相似文献   

15.
山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山区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特征,探讨山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认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与水生生物栖息场所需水量、污染物稀释净化需水量、景观功能要求的适宜水深和适宜水面面积等因素有关,据此建立了山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水深的计算模式,并用该模式对浙江省丽水市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水深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丽水市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生态护坡技术,探讨了生态护坡的特点、机理,对护坡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南通濠河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最优景观格局理论”、“斑块”和“廊道”相关原理、群落生态学的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原理、植物多样性保护原理、生态演替和顶级群落原理,从景观格局、景观结构和植物景观构建3个方面分析城市河道绿地景观的生态性,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廖剑波 《科技资讯》2023,(20):172-175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河流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生态文明的真实写照。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血脉”,河道环境监测是每个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无人机设备作业机动灵活,无论是河道全流域的周期性监测,还是特殊地区的定点全天候高频率监测,无人机航拍技术都能主动适应河道管理新常态的需要。该文针对当前河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辅助河道环境监管的方案,并结合相关实例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马林 《科技潮》2006,(10):1-1
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国际化大都市,是首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十五”以来,北京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城市快速发展和区域生态退化给全市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与国家标准和“绿色奥运”、“宜居城市”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一度承担着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城市河道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