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众所周知,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与苹果从树上掉落有关。据他本人叙述,他当时是在埃尔斯索普庄园的家里靠着窗台坐着,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垂直掉下来,于是联想到引力的普适性。一个更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牛顿正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苦思冥想,突然一个苹果落下,正好砸中了他的头,  相似文献   

2.
<正>先入为主是一个很可怕的习惯,但是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就像谈到牛顿时,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牛顿被苹果猛砸脑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知不觉还衍生出"牛顿是不是爱吃苹果"、"牛顿是不是经常坐下苹果树下"这种旁门左道的观念,实质上牛顿还为物理学界作出了许多贡献。而如果谈起"直播"这个名词,很多人便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主播"就是娱乐产业的附属品,"美女"、"帅哥"、"游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凸函数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算法。方法提出求解该问题的一种混合牛顿算法。结果新算法能有效弥补牛顿算法要求目标函数"凸"的局限性,从而推广了牛顿算法的适用范围,在一定条件下新算法仍具有全局收敛性和二次收敛性。结论新的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含义的惯性力惯性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对其物理意义的解释上,各类力学书籍说法不同。传统的说法有两种:多数《工程力学》和工科用《理论力学》把它解释为完全真实的力。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产生加速度的同时,由于本身的惯性而表现出对施力物体有一种反抗作用,这种反抗作用就定义为惯性力。而多数理科用《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力学则把惯性力解释为一种虚拟的“假想力”。前一种说法是在讲授动静法原理(即达朗贝尔原理)时引入并定义的。而后一种说法是在讨论非惯性参考系中的相对运动时,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仍能适用于  相似文献   

5.
在微分中值定理的渐近性的结论的基础上,对非线性方程和超越方程f(x)=0的牛顿迭代法作了重要修改,构造了新的"牛顿类"迭代方法,给出的这个新的迭代算法,它具有四阶的收敛速度,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与牛顿迭代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正"比特币之父"现身?一名叫克雷格·赖特的澳大利亚男子近日声称,自己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赖特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证据,此外,他的说法也得到比特币圈内大老的认可。据报道,赖特提供了证实自身说法的证据,这样的证据为"比特币之父"所独有。在一段视频录像中,赖特使用了比特币上线交易之初的密钥。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乔恩·马托尼斯日前发表文章称,他"坚信"赖特就是中本聪,他已经见到支撑这一说法的三类证据。不过,也有媒体认为赖特的说法还有待确认。据悉,比特币的概念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存在于依据中本聪思路设计的开源软件以  相似文献   

7.
质点的意义在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中是有差别的。现在看来 ,牛顿力学中质点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其最初定义的内涵。相对论力学在揭示时空的本质方面比牛顿力学前进了一大步 ;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 ,物理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红外报警系统在牛顿环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等厚干涉-牛顿环实验,在读数显微镜中安装了红外反射式光耦报警系统,使实验者在寻找牛顿环的过程中一旦视觉感官被完全占用,报警器即发出"嘀、嘀"报警声从听觉感官上对操作者做出相应警示,从而避免了因违规操作而损坏仪器,也使其在读数显微镜的目镜视场中更容易找到牛顿环条纹,便于进行数据测量及计算.文章通过检测反射式红外报警装置的有效报警距离和灵敏度,将其很好地应用在读数显微镜上,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勇  孟建新  徐杰  郭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0,(8):251-251,253
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一个基础光学实验,该实验用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很大的曲率半径。本文阐述了牛顿环干涉原理,解释了牛顿环实验图样并就牛顿环实验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多种关于"牛顿第零定律"与"牛顿第四定律"的表述,基础物理教育应该在历史与教育的视角的下进行分析并合理应对.而启示意义则在于基础物理应该重视衔接教育并增强历史感.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落地"等地球引力现象为例,通过对照牛顿力学引力观与广义相对论引力观,进一步剖析和揭示两个理论体系的引力内涵,结果诠释了牛顿近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代自然科学以实证经验事实为基础,直接概括出经验科学定律。这种研究方法导致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即片面地认为:任何科学定律与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直接由经验事实导出,而假说则是不必要的。譬如牛顿就说过:“……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无论是属于隐蔽性质  相似文献   

13.
无偿献血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10多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时常有"献血义务"或"义务献血"的说法.笔者就"献血义务"这一说法是否合理,试用法律的角度来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经常用"三山五岳"来泛指祖国的名山大川。"三山"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据《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因此以后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中经常出现。然而那"三山"是传说的并不存在,现在广为流传的说法三山是指:安徽黄山、江西庐  相似文献   

15.
<正>翻开厚重的科学史册,1687年7月5日这一天的记录堪称是浓墨重彩。就在这一天,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标志着物理学革命的新纪元已经到来。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发现,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假说,首次创立了一个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的严密体系,完成了"天上力"与"地上力"的统一,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相似文献   

16.
正"白酒普遍存在塑化剂"的新闻,让许多人一如既往地质问"还有什么东西可吃"。而一些媒体渲染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更让人们忧心忡忡在谈论食品安全的时候,经常听到"某某毒性很大""某某的毒性是某某的XX倍"的说法。这些说法到  相似文献   

17.
拟牛顿方法在无约束优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般的拟牛顿方法是在每一步的迭代中,利用上一步产生的梯度信息,建立一个拟牛顿方程,进而求得目标函数Hessian阵的近似.多步拟牛顿法则是利用前m(m≥0)步的梯度信息,通过插值多项式建立一个扩展的拟牛顿方程.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没有利用已知的函数值信息.本文在标准多步拟牛顿法基础上,充分利用函数值信息,构造出一个修正的带有向量参数的多步拟牛顿方程,该修正方程的多步拟牛顿法保持了较好的正定性和局部收敛性,且效率较高.数值实验也表明这个修正的算法在解决中,高维问题中比标准的多步拟牛顿方法有着更好的数值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质点的意义在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中是有差别的。现在看来,牛顿力学中质点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其最补定义的内涵,相对论力学在揭示时空的本质方面比牛顿力学前进了一大步;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物理学获得了巨在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正时空"涟漪"华盛顿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引力波观测台的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这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各种报道铺天盖地,但朋友们可能对引力波还比较陌生。今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引力波。在讲引力波之前,我来说说什么是引力。引力又称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关于牛顿  相似文献   

20.
论牛顿环干涉法测定液体折射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物理实验中,牛顿环干涉实验只考虑在凸透镜与平面玻璃之间形成空气薄膜下的干涉现象。而该文讨论牛顿环所形成的是一般透明介质下的干涉现象,改进牛顿环实验,使之有更大的适用性,并提出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