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2.
《字汇》是形义派字典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字典。它与《说文解字》、《玉篇》等字典共同对后世字典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释字体例方面,《字汇》更有着特殊的贡献。在收字方面实行“正俗兼收”的原则;附录第一次达到全面的程度;字形严格遵循收字原则;注音一依《玉篇》,又有所发展;释义源流并蓄,但更重支流,读音义项比《玉篇》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3,(9):40-45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的学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都非常重视。儒家古籍四书五经和道家主要经典均已有了俄译,最著名的古典小说却有了全译本,如《红楼梦》(1958)、《三国演义》(1954)、《水浒传》(1955)、《西游记》(1959)、《金瓶梅》(1977)等;许多第二流的小说也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翻译过去,如《镜花缘》、《儒林外史》、《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老残游记》等。 然而《文心雕龙》迄今没有俄译,并不是不受重视,而是由于难度大而令汉学家们生畏。几代学人都想要突破难关,有成就者却屈指可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伊·萨·李谢维奇博士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独到的见解而享誉俄国汉学界,几次来华参加《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引起了中国同行的注意,因而被邀请为《文心雕龙学综览》编委会的国外特约编委。  相似文献   

5.
6.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是目前几部规模大、质量高的字典辞书。经常翻检,不经意中发现有些不足之处,现把它抄出来,_作为修订再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4,(4):58-58
《拯救大熊猫》发行:京文唱片有限公司编辑推荐:著名摄影师深入中国西部秦岭山脉深不可测的丛林中,探索中国科学家发现熊猫的地点。您将首度亲眼目睹到洞窟内熊猫陪伴熊猫幼仔在荒野中度过其生命中的第一年的温馨母子情。  相似文献   

8.
《琉璃瓦》、《花凋》、《封锁》代表了张爱玲幽默生成的三级台阶,委婉的幽默——痛苦的幽默——尖刻的幽默,标志着张爱玲幽默艺术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9.
10.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名刊摘要     
《信息化建设》2004,(3):2-2
  相似文献   

13.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14.
《周礼》、《国语》记载宰夫为周代天子属官,至于诸侯和卿大夫是否设宰夫为属吏,文献罕有记载,只有《仪礼》留下一些资料。据《仪礼》可知,诸侯、卿大夫亦有宰夫,其职责主要是在燕礼上代君为主人,掌百官府之征令,掌宾客人饮食荐羞与献膳,主收藏,为主人赞礼,掌邦之吊事,尸祭受主人之啬忝,以及掌祭祀之荐羞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歧路灯》是真正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的杰出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这一写实主义传统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水浒传》《金瓶梅》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又是与《红楼梦》在几乎相同的历史条件下,由具有不同世界观、艺术观的作家的不同创作实践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曹禺早期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充满深厚的“自由”思想。剧中年轻人渴求着自由但又深受家庭伦理道德、残酷社会现实的束缚以及封建落后文化的精神扼制。自由思想在曹禺作品中具有较清晰的演变轨迹及其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数。《大荒经》等5篇是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才收录进来的,《山海经》由此变成了18篇,后人根据这个篇数把刘歆《上山海经表》中的数字“一十三篇”改成了“一十八篇”。《山经》与《海经》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不能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法》将公路工程等政府工程纳入该法的调整范畴,对公路工程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公路工程实施政府采购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作品篇幅虽短却包含着极大的感情重量与丰富的艺术魅力。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表达丝丝缕缕绵密的情意,但又无斧凿之痕,雕镂之迹。由此可以看出作在修辞技巧上具有极高的功力。  相似文献   

20.
《西游补》是晚明文人董说创作的一部通俗小说,但长期以来它的独特价值和特殊地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力图从作家创作宗旨、思想倾向、作品取材、作品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西游补》与《金瓶梅》、《红楼梦》的对比,论征《西游补》是我国古代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发初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