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wus)群落物种组成及种群结构特征,选取保护区内白辛树群落主要分布范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群落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2科, 71属, 84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 1属, 1种;种子植物41科, 70属, 83种;无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1科, 70属, 83种;单子叶植物4科, 5属, 7种;双子叶植物37科, 65属, 76种.物种组成较为单一.白辛树虽占据优势,但龄级结构不正常,呈"两头多,中间少".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不高.白辛树幼苗和幼树极少,更新困难,且受林下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干扰较强,大径阶植株比重大,年龄结构总体呈衰退型.种群在该区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野外考察资料 ,采用以濒危系数 ,遗传多样性损失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求取急切保护值的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14种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属一级保护的有珙桐、光叶珙桐、鹅掌楸和水青树 4种 ;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金钱槭、紫茎、延龄草、白辛树 5种 ;三级的有穗花杉、黄连、领春木、天麻、八角莲 5种 ,并提出了加强珍稀植物保护的 5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大别山腹地山地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11.56ha(340m×340m)的动态监测样地内,对胸径(DBH)≥1cm的所有乔木和灌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分析了群落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垂直结构、树种空间分布、种-面积格局和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运用GIS软件分析重要值前12位树种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地落叶阔叶林群落内共有乔木灌木35科57属103种;重要值前4位的树种为茅栗(Castanea seguinii)、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群落中小径木较多,平均胸径为8.04cm,整体径级结构呈倒J型;群落乔木层分为两个亚层,茅栗、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等在第Ⅰ亚层中占优势,第Ⅱ亚层茅栗、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黄山松占优势;重要值前12位的物种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随调查范围的扩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了湖北省长阳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群落1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光叶珙桐、华西枫杨(Pterocarya in-signis)、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和Ba值分别为1.8478、0.8031,1.5881、0.6336,1.3969、0.4171和1.3482、0.452 4;白辛树(Pterostyrax hispidus)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和Ba分别为0.5466和0.0941.光叶珙桐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56对,占总对数的60.2%,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表明光叶珙桐群落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较激烈,群落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鄂西狮子关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鄂西宣恩县狮子关森林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了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结果结果:①优势种群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值大小顺序均为:构栲,丝栗,马尾松,锥栗,山合欢,杉木,枫香,亮叶桦,虎皮楠,总状山矾,柏木(白辛树);②柏木与杉木、锥栗与山合欢、丝栗栲与白辛种对之间重叠值最高,而同属植物构栲与丝栗栲生态位重叠值较低,仅为0.108和0.077。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有792属,其中蒙古与内蒙古共同的属为452属,相异的属为205属(只分布在蒙古的属有92属,在内蒙古的属有113属)。含有10个以上不同属的科是:菊科(28属),禾本科(18属),十字花科(17属),伞形科(12属),玄参科(11属),紫草科(10属),本区有10个大属,它们是:苔属(131种),黄芪属(94),棘豆属(90),蒿属(90),柳属(61)。风毛菊属(56),蓼厮(51),委陵菜属(46),马先蒿属(36),葱属(30),本区有3个特有属:四合木属,绵刺属和革苞菊属。  相似文献   

7.
百合科(狭义)植物分类及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百合科 (狭义 )植物分类和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 ,猪牙花属 (ErythroniumLinn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Endl.)Lindl.)、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近年来未发现新种 ,其他六属均有新种发现 .其中 ,顶冰花属 (GageaSalisb .)、洼瓣花属 (LloydiaSalisb .)、郁金香属 (TulipaLinn .)分别发现一新种 .豹子花属(NomocharisFranch .)有三新种 .贝母属 (FritillariaLinn .)和百合属 (LiliumLinn .)发现大量新种 .关于花粉形态的研究 ,国内仅有贝母属 (FritillariaLinn .)、百合属 (LiliumLinn .)和豹子花属 (NomocharisFranch .)、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的少量报道 ,其他 5属均未见相关文献 .国外洼瓣花属 (LloydiaSalisb .)、大百合属 (Cardiocrinum(Endl.)Lindl.)和假百合属 (NotholirionWall.exBoiss .)的花粉形态未曾报道 ,其他六属仅有少量报道 .  相似文献   

8.
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有的鸟类特有属包括朱鹮属(Nipponia)、雉鹑属(Tetraophasis)、锦鸡属 (Chrysolophus)、马鸡属(Crossoptilon)、血雉属(Ithaginis)、拟地鸦属(Pseudopodoces)、山鹛属 (Rhopohpilus)、藏雀属(Kozlowia)、朱鹀属(Urocynchramus)、蓝鹀属(Latoucheornis),共10属,其 中朱鹮属、血雉属、拟地鸦属、山鹛属、藏雀属、朱鹀属和蓝鹀属为单型属,雉鹑属、锦鸡属和马鸡属 皆为多型属.首先建立了这些特有属的地理分布数据库和生境分布数据库,并利用GIS(ArcView 3.1)软件进行水平和空间格局上的叠加分析,进一步对特有属的时空分布以及属内物种的分化予 以探究,确定了这些特有属的分布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不同级别的物种特有性优先保护区域. 这些都为研究该地区鸟类的特有性、动物区系形成历史和物种分化,以及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了 参考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1)当代蝗虫类的种属比率 ,单型属、寡型属和多型属的百分比同鸟类非常接近 ,即单型属高居首位 ,寡型属次之 ,多型属沦于末位。 (2)蝗虫类分布在中国的有217属 ,其中单型属、寡型属和多型属的百分比同全世界的情况完全相反 ,多型属最多 ,寡型属居中 ,单型属最少。(3)中国的蝗虫类单型属同近缘属的主要区别特征标准较为一致 ,属的地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正>A:鲑是硬骨鱼纲、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鱼类的通称。它们属于北半球溯河性鱼类,也是世界重要的冷水性大中型经济鱼类。鲑科鱼类包括白鲑属(C0regonus)、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哲罗鲑属(Hucho)、鲑属(Salmo)、细鳞鲑属(Brachymystax)等ll属,全球共有222种,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冰洋海区和沿岸诸水系流域中。有些种类终生生活在淡水中,如细鳞鲑;有些栖息于海洋中,生殖季节长距离洄游,溯河产卵。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音译,主要指鲑属和大麻哈鱼属的种类,有时也翻译成鲑。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统计得出澜沧江(西藏段)流域共有种子植物68科204属396种(包含变种和亚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14种,被子植物64科197属382属;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中较大科(含20~35种)和中型科(含10~19种)共计有10科89属230种,分别占流域内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4.71%,43.63%、58.08%,表明流域内的较大科和中型科在流域植物区系组成中起关键的构建作用,而流域内大属(含10种以上属)占的比重不大,属、种在区系中数量变化基本保持一致;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中北温带分布的属达到83属,占流域总属数的47.16%,在流域内的属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明显的北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属只有2属,占到流域总属数的1.14%,表明流域内植物属的特有性不高.  相似文献   

12.
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SCPV)感染处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ctatus wenshanensis),从处理前后的松毛虫体中均分离出了真菌和细菌,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松毛虫体内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等处理后大为减少,枝孢霉属、木霉属不再出现,而短梗霉属、盘多毛孢属、根霉属、毛壳菌属、酵母菌属、交链孢属、假丝酵母属则在处理后新出现。细菌中葡萄球菌属、氮单胞菌属等处理后减少,而芽孢杆菌属、不动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则增多或新出现。总趋势是细菌在数量和种群的变化上都不如真菌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产自花坪的广西藓类植物31个新记录种,其中,灰藓科(Hypnaceae)有4属9种,羽藓科(Thuidiaceae)有2属5种,蔓藓科(Meteor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均有2属3种,提灯藓科(Mniaceae)有2属2种,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孔雀藓科(Hypopterygiaceae)和短颈藓科(Diphysciaceae)均有1新记录种;在19个属中,鹤嘴藓属(Pelekium)和长灰藓属(Herzogiella)为广西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松树寄生线虫分类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松树体内已经发现有寄生线虫46个已知种和一些未定种。分属于3目9科17属。其中,滑刃目(Aphelenchida)线虫数量最多,包括滑刃科(Aphelenchidae)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外滑刃科(Ektaphelenchidae)外滑刃线虫属(Ektaphelenchoides)、外真滑刃线虫属(Ektaphelenchus)、隐滑刃线虫属(Crytaphelenchus),长尾科(Seinuridae)长尾线虫属(Seinura)等,总共40个已知种。垫刃目(Tylenchida)包括粒科(Anguinidae)茎线虫属(Ditylenchus),伪垫刃科(Nothotylenchidae)柱形垫刃线虫属(Cylindrotylenchus),纽带科(Hoplolaimidae)拟盘旋线虫属(Pararotylenchus),环科(Criconematidae)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鞘线虫属(Hemicycliophora)等,共6个已知种。矛线目(Dorylaimida)仅有1个未定种。根据不同目、科、属、种的线虫主要形态鉴定特征,编制了46种松树寄生线虫分类检索表,从而有利于人们方便地鉴定和区分松树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木犀科代茶植物的多样性与开发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研究、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民间使用的木犀科植物代茶植物至少有17种,其中以女贞属中代茶植物种类最多(10种),其余的代茶植物分布于流苏树属(1种),雪柳属(1种),素馨属(1种),木犀属(2种)以及丁香属(2种)。有9种木犀科代茶植物在我国不同文献、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中被称之为"苦丁茶"。在我国所有的木犀科代茶植物中,以粗壮女贞和茉莉花最具影响,已在西南地区大面积人工栽培和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6.
鄂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2.1.2 东亚分布属的分析东亚分布是从喜马拉雅一直分布到日本的一些属。东亚分布属(包括变型)在本区系有91属,136种(包括变种),分别占本区系属种数的20.40%和13.01%,隶属于46科。中国东亚分布属共294属,木林子东亚分布属占其31.29%。本区系91属中木本属有48属。木本科18科。在这91属中,仅猕猴挑属(Actinidi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各有5种,25属2~4种,其他64属仅1种出现于本区系。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单种属达13属,占本区系该分布型的14.13%;少种属(2~6种)26属,占该分布型的28.26%;其中古老、孑遗的属种会多,也不乏较为特化的类群,这反映了该分布型植物在亚洲温带区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1700年 Tourneferot 建立龙胆属(Gentiana),后由林奈在“植物属志”(1737)与“植物种志”(1753)中予以承认并重新描述以来,至少已有40多位中外学者对其作过研究.他们不仅发表了大量新种,而且对属的范围进行了不断的划分.根据本世纪大多数学者的观点,Crowfurdia、Tripterospermum、Megocdon、Pterygocalyx、Gentianella、Gen-tianopsis 和 Comastoma 在性状上与龙胆属有明显的不同,应当是独立的属.但至今有一些人仍然认为扁蕾属(Gentianopsis Ma 1951)和喉毛花属(Comastoma(Wettst.)Yoyokuni1961)应并入假龙胆属(Gentianella Moench.1794).我们在对“甘肃所产上述三个属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沟眶象成虫肠道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is)成虫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属(Sta phylococcus)是优势菌群.同时,还分离出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idp,pmas)、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asarcina)、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孤菌属(Vibirio)等共9个属.利用纤维素碳源培养基分离到了纤维素降解菌,它们与沟眶象营养及消化生理可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运城盐池湖区藻类植物的组成及与盐度的关系,对该区域进行了4次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分析了优势类群,对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藻类植物共9门,55科,120属,366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居多,随着盐度增加,绿藻门种类有所减少,而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有所增加,真盐和高盐水体与淡水和混盐水体相比,种类明显减少;(2)优势类群有11个属,包括颤藻属(Oscillatoria)、衣藻属(Chlamydomonas)、栅藻属(Scenedesmus)、针杆藻属(Synedra)、脆杆藻属(Fragi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桥弯藻属(Cymbella)、菱形藻属(Nitzschia)、裸藻属(Euglena)、鳞孔藻属(Lepocinclis)和扁裸藻属(Phacus),包含的种数在各水体总种数中占到34%~49%;(3)多数种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只分布于淡水水体和混盐水体,有些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不同盐度水体中都有分布,还有少数种类只分布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130.09e-0.114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