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等性块段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块段体的概念、地质条件模型以及比较合适的类别划分标准。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具体块段体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类,从而对煤层地质条件给予了评价,为采矿设计的采区划分、回采工艺选择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研究了不同类型煤层稳定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在分析煤层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煤层稳定性评价的特征因子,构建了不同类型煤层的模糊评价语言模式及其隶属函数,提出了煤层稳定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煤层稳定类型的定量划分和归属判定,可为煤层的可采性分析、开采安全性评价以及采煤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集一矿单一煤层11煤首采面-111100面的成功回采,填补了矿区单一煤层回采工艺的空白,丰富了安全生产经验,为今后相邻(类似)工作面的回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以木冲沟矿11 ̄#煤层为例进行了回采工艺方式选择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结构化程序设计中选择结构实现的需要,给出了集合划分特征函数的定义,讨论了集合划分特征函数的表现形式,并应用到程序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刀具切削状态模糊性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刀具切削状态识别过程中存在的模糊问题及识别方法。方法对刀具切削状态模糊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将模糊划分理论与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相结合,给出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作用一般扩展原理的推论以及模糊模式识别及推理规则;结果对不同切削负载,给出相应模糊推理机制和模糊判别规则。  相似文献   

7.
孙强 《科技信息》2010,(23):382-382,349
基于双龙公司张怀珠工作面实际地质状况,分析了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现有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大采高单体液压支柱炮采采煤法。实践证明,该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满足了该煤层的回采要求,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剪胀锚固理论是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贾喜荣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锚固理论,应用该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对上社煤矿9号煤层和15号煤层的回采巷道进行了锚固计算分析和锚固设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以上社煤矿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进风巷锚固设计为例.给出了顶板岩层锚固强度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模糊系统的逼近精度及扩大基函数的选择范围,定义了论域的正规二次多项式模糊划分.在标准模糊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以正规二次多项式为基函数的一类模糊系统;通过采用数值分析中的余项与辅助函数方法,对该类模糊系统进行了逼近误差精度的理论分析,给出了从SISO到MISO的一阶和准二阶误差逼近精度公式;指出该系统逼近精度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刘桥矿回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式。提出了本区普采工作面地质影响主要因素包括煤层稳定性、构造复杂程度及煤层顶底板。在对现场地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刘桥矿回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场实测及实验室相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弹性深梁力学模型,对顶煤破坏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确定合理顶煤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场实际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概念和基本框架,认为煤自燃倾向性、煤层厚度、倾角、煤的坚固性系数、采煤工作面(U型)供风量、采煤率、推进度7个指标是构成衡量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的一组有效指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过程由计算机实现简单而实用。该方法可在矿井设计阶段(或生产时期)对煤层开采的自燃危险性程度进行预先分析和评估,初步的应用表明,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论观点,提出了中国煤炭企业整体优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并对整体优化的原则、必备条件、重点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国煤炭企业整体优化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套描述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诸因素定量特征的数据处理模型。应用这套模型,对所调查的30个典型工作面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模糊控制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陕西神府煤田煤层自然面积大、强度高、延展深的特点,研究了自燃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层自燃的三级烈度,探索了煤层自燃使煤层变薄与形态以及自燃区大小与煤层结构及厚度的关系、对煤质和自燃煤层范围大小的影响等。通过野外观察和勘探实践,提出了有效的勘探方法与辅助手段。对确定煤层纵横边界线、探明自燃区煤田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无预掘煤巷前进式工作面,尤其是下隅角存在突出危险性,并结合秋湖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利用前进式工作面支承应力的充分前移来控制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秋湖煤矿试验工作面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合理作业循环方式,对该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图4、参2。  相似文献   

17.
酸性介质中煤电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介质中铁离子对煤浆电化学氧化动力学影响的分析,表明煤是由Fe~(3+)催化氧化的,且还原而成的Fe~(2+)在阳板上又氧化生成Fe~(3+)。推导出煤浆液中固体颗粒电氧化的数学模型。在含有Fe~(2+)的酸性煤浆中,用此模型计算了煤氧化化学步骤的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18.
把引起地表点移动的地下开采范围视为椭圆形区域,提出用影响椭圆法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步骤。通过实例表明,该法适应于各类受护边界形状及基岩和煤层标高变化较大情况下的保护煤柱留设,是确定矿区建筑物保护煤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南桐矿务局砚石台煤矿的具体情况,对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其评判结果与该矿的实际情况吻合,表明了模糊论方法学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本文所得结果对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图1,表5,参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尚庄煤矿突出预兆的模糊聚类分析,将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分为3类:立即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延期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完全不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进而获得一个评价掘进工作面突出的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