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北碑和南帖作为中国书法的两大体系,自“永嘉之乱”后分庭抗礼一于六百余年,而今分头递进的空间日趋狭小,融合势在必行。本文尝试在书法史的背景下,对碑帖的分疆进行宏观地梳理,进而从书法的社会性及其发展规律人手,揭示碑帖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杨守敬所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未及时出版和手稿遗失是一个悲剧,使它错过了木该属于它的时代。数十年之后它失而复得并在日、中两国刊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它是杨守敬近百部著述巾的处女作,也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合之以碑帖概念为类、以金石资料为基、以书史脉络为经、以作品评鉴为纬的书学研究专著,并将考据之法引人书学,首倡“碑帖融合”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帖浅析     
读帖是通过观察、研读碑帖,了解和把握碑帖的笔画、结构、章法等形式特点,感悟和领会碑帖的精神风貌。读帖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人就初学书法的学生如何读帖从“读形”和“读神”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代诗坛存在着两个联系紧密同时又有重要区另4的“闽派”:诗钟之“闽派”与同光体“闽派”。本文阐述了诗钟“闽派”之得名、影响、代表人物和同光体“闽派”得名之经过,并比较了两个闽派的异同点。诗钟之“闽派”乃清末名实相埒之名称,同光体是清末“有实无名”之闽派;诗钟之“闽派”的形成与得名都要早于同光体“闽派”。  相似文献   

5.
“教”有两种读音、两种用法,衍生为教育和教学,与之对应有间接道德教育和直接道德教学之分。由于教育之“教”直接指向学生,教学之“教”以教材为中介,因此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又有教规范与教知识之别。秉承苏格拉底的传统,知识即道德,德性之教是教知识;现代哲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德性之教是教规范;而在现代教育哲学中价值辨析占有一席之地,又有教价值之说。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感慨“德性难教”,假如从教的概念和内容方面作些清理,或许有助于我们减少些困惑。  相似文献   

6.
一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作品里,都表现了出了“爱国主义思想”,甚至把她与赵明诚共同收藏金石碑帖、铭器书画等,也被说成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因而即是“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所以得出结论说;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前后期是一贯的。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词作里,并没有表现爱国思想,只是在其后期诗赋里才具有爱国思想。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南渡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李清照在社会生活中有爱国行动。从有关史料中我们知道,由于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存在权力之争,李格非和赵挺之成为对立的两党中的成员。宋徽宗时代赵挺之为礼部侍郎,“排击元枯诸人不遗力”,李格非“以党籍罢”。李清照为救其父,曾向赵挺之进言说;“何况人间父子情。”被苏轼斥为“聚敛小人,学行无取”的赵挺之,自然不会听取李清照的请求。由于赵挺之不择手段“排击”元祐党人,竟步步高升,后来又投靠宰相蔡京,升为尚书右仆射。在其权势显赫,炙手可热时,李清照又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表示对赵挺之极为不满。在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利之争问题上,李清照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李清照是一个颇有识见的勇敢女性,但这与“爱国思想”并不沾边。有人认为,李清照和赵明  相似文献   

7.
郭象“物之自造”、“自尔”、“独化”论释义束际成,金荣昌郭象字子玄,是两晋元康永嘉年间最著名的玄学家之一。《庄子注》是他的代表作。在《庄子注》的序中,他对《庄子》之旨作了概括:“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这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造成了教学方法上的一个误区,即过分注重知识分析的深刻和完整。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恰当地运用好“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偏废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刘纪新 《奇闻怪事》2006,(10):44-44
在新课标高中必修③模块,算法案例一节介绍了用“更相减损术”来求两个正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其原文如下: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中的“更相减损术”也可以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到数约之。”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因“材”施“乐教”是集两位伟大古人留给教育界的两份瑰宝而成的: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我认为两者只取其一效果不佳,甚至不会有效果。因为如果是没有乐趣的“因材施教”,就犹如有人拿枪逼你吃下对你无益的熊掌鱼翅一样,你食之无味、食之无益也;  相似文献   

12.
今天讲的题目是“生物是物、生物有理”,说一点“活物”的物理。“物理”这两个字来自庄子。我非常喜欢庄子的这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做物理的人是圣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把火自然的美弄清楚,达万物之理。  相似文献   

13.
陇两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物华天宗,人杰地灵,是李氏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巩昌雄镇”、“南安福地”之美誉,秦设陇两郡,汉置襄武县,历史上一直是甘肃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镶嵌在丝绸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行高一语文教材的两处文言注释提出疑问,并阐明如下观点:一、《勾践灭吴》中“疾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疹”通“疢”,音Chen。二、从先秦礼仪的角度入手,援引相关史料分析了先秦诸侯已嫁之女“归宁”、“来归”的两种情形,挖掘出《触龙说赵太后》中“必勿使反”之“反”的文化蕴含,指出“反”具有“古代已嫁之女被夫家遣返回娘家”的特指义。行文的目的是试图为传统说解提供些许文化性补注。  相似文献   

15.
金华这个“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的城市,因其人杰地灵,被明太祖赞誉为浙江之心。如今,金华这块镶嵌在浙江中部的宝石,正闪耀着璀璨的两化深融之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治《人间词话》,从“两种阅读”契入,以溯望“境界范式”之生成(Becoming),通过手定本与原稿之逻辑比较,论及对一种诗学体系之可能的真理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中国种业之都”“世界两系杂交水稻之都”,努力把合肥种业提升为百亿产业,并规划建设种业发展集中产业园。目前,合肥市种业营销总收入达20亿元,占全国种业企业营销总额的10%,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冠,两系杂交水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相似文献   

18.
“辛”,“ ”二字声近形似,意义相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为两部。但历来各家争说纷纭,或谓“辛”,“ ”当为一字,或谓两字。关于二字的本义,各家又从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上加以分析,各有说法。本文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认为“辛”、“ ”甲骨文字形一致,古音相近,意义相通,本为一字,假借而为十干之辛。“辛”、“ ”为会意字。二字的本义当为“罪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干亦声。”干之本义为盾,引申为“犯也。”犯上即罪也,“辛”、“ ”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9.
文慧生 《科技智囊》2013,(12):71-78
世界上最古老的都城之一——北京,即将跻身垒球最具活力的“设计之都”。根据北京市政府近期公布的首份“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两年内设计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35万人,  相似文献   

20.
“人本”思想在柯岩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两个大的层面,即“人民”与“人”。这种以“人”为介体和载体的生活之美与时代之美,永远都是谍智与道德的结合、表象与本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变绎。所以,柯岩对“美”的发掘和表现,也总是自觉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最后又笃定要落脚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柯岩的“人本”思想已经在其文学追求与审美取向中扬励和体现得十分深广,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实践和真真灼灼的目标追求。这也正是柯岩文学创作的潜力、活力、引力与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