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殷周时代是我国散义的萌发阶段,由史官记录下来的《尚书》,已经发展成为定型的成篇散文。其中《盘庚》、《无逸》、《秦誓》等较真实可信的篇章,为后代散文的勃兴奠定了基石。《尚书·无逸》是周初的文字,是周公旦对刚亲政的周成王所作的训辞。《无逸》虽出现于我国散文的早期,但说理透辟,前后照应,极有层次.说明我国早期的散文已初具规模。文中,周公的语气婉转深沉,活画出一个关注时政、谋思深远的老臣形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无逸》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体现了殷周散文发展的高度。一《无逸》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当时的社…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自成系统的一种新兴文体——言体,以独言、直言和论说作为文体特征,有格言警句型和专论型两种文本形态。格言警句型的作品有《老子》及《逸周书》、《文子》的某些篇目,专论型的言体作品见于《商君书》和《管子》。严格意义的言体作品集中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从战国后期开始,言体作品出现泛化倾向,至汉代消融在政论文中。  相似文献   

3.
《书》传求是札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序《尚书·周书》自《大诰》至《立政》十一篇,七千多字,内容相当具体而丰富;它们都是周公的文献,而周公乃是缔造周朝,制定典章制度的主要人物。《周书》所反映的,有对殷遗民的政策,有训诰成王施政和用人的原则,还有周公虑后的设想。如果我们通过《周书》把这些问题搞清楚,那末,周公在那些方面和在什么程度的,承袭  相似文献   

4.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5.
芮良夫是周代谏臣群体形象中的一员,在他身上凝聚着周代谏臣的共有特点。但是从文学发展的脉络来看,芮良夫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逸周书》是关键的一环,书中的芮良夫成为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辅弼重臣形象。  相似文献   

6.
周公在历史上被推崇为圣人,先秦典籍对周公事迹有所记载,但是从文学角度而论,这位圣人的形象是比较稀薄的、抽象的,无法从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层面加以关照。《逸周书》中的周公形象可以补充其他典籍的记载,从文学层面构建较为丰满的周公形象。  相似文献   

7.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五、六期载《〈书〉传求是札记》一文跋中所说“对歧异的注释,求其能通之全篇、通之各篇者,以定其可从与否”的方法,确为可贵的经验之谈。但是,文中第六则对《无逸》“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句的训解,则似未尽合“通之全篇”的原则,值得商榷。作者很正确地指出:“周公讲无逸,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古文占有很大比重。中华古文源远流长,体式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均踞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追溯中国古文的源流最早约是《商书·盘庚》、《周书·无逸》等篇。它们都保存在《尚书》(又称《书》、《书经》)中。《尚书》在春秋之前,是中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中国散文的发端之作。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产生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而以述志说理见长的诸子散文也应时而作,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周书》作为唐朝人撰写的有关北朝的史书,其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北朝时期的语音材料。这些语音材料,反映了北朝后期和隋至初唐时期北方语音方面的一些特点,有声母方面的,也有韵部声调方面的。有些材料所反映出的语音特点,与颜之推在《音辞篇》中所谈到的北人语音特点一致。其中几条特殊语音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似乎可以看成是"北杂夷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0.
《逸周书》和《左传》记载,东夷民族已有了以鸟名为官名的天文历法官员,《尚书·尧典》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历法,能确定二分二至.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文为上述文献记载提供了证据,说明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对遗址的实际测量,发现了陶文的天文意义.我国天文历法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5000a前,东夷民族天文学,是当时诸民族中较先进的天文学.  相似文献   

11.
“ADelightful Village”是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一篇介绍Garrick小镇风貌的文章,全文多处句子采用了介词短语主位的句法形式。本文从功能语法和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出发,从信息结构和篇章粘连性的角度结合认知对该篇章中的介词短语主位作深入的分析,发现介词短语主位不仅是篇章结构的要求,同时也是认知的要求和体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篇章整体信息的传达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汉书·张良传》“表商容间、式箕子门、封比干墓”,记述的是武王克殷后对旧殷贵族中的商容、箕子、比干等所谓贤人智士表示尊崇的做法。这段史实,《荀子》、《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新序》、《逸周书》、《尚书·武成》、《后汉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或援引,而所述略有参差。如“表商容闾”,《尚书·武成》作“式商容闾”,《后汉书·卢植传》作“封  相似文献   

13.
今人认为朱熹《诗集传》废《毛诗序》不用,直接从文学角度求之于《诗经》。而《诗集传》对诸诗的题解。有近三分之二沿袭《毛诗序》,故“废《毛诗序》不用”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反《毛诗序》的言论主要集中在“淫诗”和《诗经》尤其是“小雅”诸篇的写作时代两点上。“淫诗”说为朱熹承袭《论语》及《礼记·乐记》之说而来。但朱熹的推论犯了逻辑方面的错误,其“淫诗”说缺乏可靠的依据。《诗序》作者离开《诗经》写作时代下限不远、其所说时世较为可信。朱熹反《毛诗序》的主要目的,一是认为《毛诗序》为汉儒或村野妄人所作;二是认为《毛诗序》有害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其反《毛诗序》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解《诗》来为其理学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代,在大国争霸、小国图存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开展,大批杰出的外交人才应运而生。这些春秋行人大都通《诗》、《书》,懂《礼》、《乐》,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超强的个人素质,同时富有高度的使命感、舍已为国的精神。他们依据固有的话语模式、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创作了大量内容含蓄、形式优美的外交辞令。这些堪称经典的行人辞令在春秋时代渐趋成熟,成为后世语言的典范,不仅开启了辞令的时代,也开启了后世文学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逸周书·克殷》"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一句理解上历来分歧莫辨。本文根据西周金文中"假"及其音借字的用法,指出《克殷》之"假"实为连词,其功能相当于"且"、"又";"假"应属下读,而"又"字本是古人旁加的对"假"的注解,传抄中又将之误入正文。  相似文献   

17.
《逸周书》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依顺民众的欲恶而民众服从其统治,“设其利而民自至”的思想;德刑并用,赏罚兼施的思想;文与武两种政治手段配合运用的思想;“福在受谏”、“慎政在微”的听取反对意见,防止矛盾发展的思想;全面性、主动性、由表及里的识人思想。其中,有些思想与作者的无神论倾向、与作者的哲学辩证法思想因素有关联。其政治辩证法思想,吸取和综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学派思想,并且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学派倾向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简讯     
在1987年4月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1~4期发表的论文,有21篇获华东石油学院86年度优秀论文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1篇。这些论文报道了我院的部分科研成果或阶段成果,反映了我院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水平。 通过《学报》报道科技成果是高等院校向社会宣传科研工作、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形式。《学报》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在当前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已显示出它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中关于科学和教育的专门论著有五篇,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于科学和教育的几点意见》、《教育战线拔乱反正问题》、《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五篇重要著作以及邓小平同志在其他一些篇章  相似文献   

20.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